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2738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根据所有变量中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有变量中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唯一确定对应的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并根据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续驶里程计算的准确性,减小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Adaptive method, device and automobile for vehicle mileage calcul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aptive method, a vehicle mileage calculation device and a car,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determining the default variable set with the measured vehicle mileage of all variables relate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class variables of all variables, determine the measured vehicle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and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the variables of all variables, determine the battery capacity model of vehicle to be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determine the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of vehicle to be tes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model, determine the available capacity of the vehicle battery to be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available capacity of the vehicle battery test and vehicle test unit, determine the measured vehicle mileage. The invention uniquely determines the corresponding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attery availability according to all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mileage of the vehicle to b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available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the driving mileage of the vehicle to be measured is determin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mileage is calculated, the error is reduced,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整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车辆的续驶里程主要是依靠电池电量、单位能耗等进行计算的。而对于整车控制器而言,其开发都是基于模块化、平台化的。整车控制器适用于十几款甚至数十款车型。其中不同车型的模式定位也不一样,例如:有的只有正常模式,有的同时具备正常模式、经济模式、运动模式等。而同一款车型其配置也不一样,例如:同一款车型装配的电池、电机可能不同;同一电池供应商对应的电芯类型也可能不一样;甚至同一电池供应商、同一类型电芯,其充放电矩阵表也可能不一样。现有技术中基于续驶里程的计算是采用固定的配置,未考虑配置不同对应的单位能耗也是不同,从而导致计算不精准。若采用项目配置与策略维护一一对应的方式,其软件的版本管理工作会很繁多,相对应的测试、检验工作也同步增加,同时手动更改也容易出错,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续驶里程计算不精准且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包括: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电池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包括:变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第二匹配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优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第二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修正单元,用于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整车控制器、换挡装置、电池、电机、直流-直流变换器、动力附件、真空泵、车载充电机以及其他用电设备;其中,所述换挡装置、所述电池、所述电机、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所述动力附件、所述真空泵、所述车载充电机以及所述其他用电设备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并根据所有变量分别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和电池容量模型。根据单位能耗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电池容量模型匹配对应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这样,根据待测车辆对应的续驶里程相关变量,唯一确定对应的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并根据单位能耗和电池可用容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保证了续驶里程计算的准确性,减小了计算误差,并且避免了手动配置各个模型造成的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的流程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的步骤;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的框图之一;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的框图之二;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装置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电池容量模型;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单位能耗模型与车辆单位能耗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根据所述单位能耗模型中第一类变量的变量值,计算得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电池容量模型与电池的可用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电池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根据所述电池容量模型中第二类变量的变量值,确定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和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可用容量与所述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之间的比值;修正所述比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比值确定待测车辆的续驶里程。7.一种车辆的续驶里程计算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预设变量集合中与待测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所有变量,其中所述预设变量集合包括与多种车辆续驶里程相关的多个变量,所述待测车辆为所述多种车辆中的一种;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单位能耗相关的第一类变量,确定待测车辆的单位能耗模型,以及根据所述所有变量中与电池容量相关的第二类变量,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丽娟代康伟梁海强李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