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的注塑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95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应用一种经过含2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和3-甲基-1-丁烯相继预聚合处理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制成含该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在该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聚合和共聚合烯烃;和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聚丙烯的注塑制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的注塑制品。更准确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高产率地生产聚烯烃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由聚烯烃制得模制品具有极好的能见度特性和透明度,同时具有良好性能;催化剂组分和在该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烯烃制备这种聚烯烃的方法,以及由聚烯烃制造的薄膜及注塑制品。关于生产含有必要成分镁、钛、卤素和电子给体的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已有许多建议,众所周知,在至少含有3个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过程中使用这种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可以得到高产率高有规立构聚合物。而且,人们知道,在用含上述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和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分组成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制备丙烯系列聚合物时,通过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上预聚合3-甲基-1-丁烯,可以得到具有极好能见度特性的丙烯系列聚合物。据推测,当3-甲基-1-丁烯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上预聚合时,聚(3-甲基-1-丁烯)在丙烯系列聚合物中起到了聚合物成核剂的作用,使聚丙烯的球晶大小减小,因此,提高了所得丙烯系列聚合物的能见度特性。然而,当使用上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预聚合3-甲基-1-丁烯后,主聚合丙烯或丙烯与另一种α-烯烃时,存在下述问题,即所得丙烯系列聚合物的一部分颗粒有时会被损坏,这就导致最终形成聚合物粉末。另外,由于颗粒大小不均,使上述所得的丙烯系列聚合物的表观堆积密度较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生产具有极好能见度特性和良好颗粒性的聚烯烃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特别是提供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催化剂的一个组分的含有镁、钛、卤素和铝并经过3-甲基-1-丁烯和2~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连续预聚合的催化剂组分,以及提供制备本专利技术上述催化剂组分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或共聚合烯烃高产率地制备一种聚烯烃, 这种聚烯烃在模塑制品如薄膜和注塑制品中具有极好的能见度特性和透明度,具有良好的颗粒性并且表观密度大,从而提供用具有极好的能见度特性和透明度和良好颗粒性的聚烯烃制备的注塑制品。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以下描述来阐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经预聚合处理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而获得,该烯烃聚合催化剂是通过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X)用一种含2~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和3-甲基-1-丁烯进行相继的预聚合处理,对每克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分别含有0.1至300克的2~5个碳原子直链α-烯烃聚合单元和0.1至100克的3-甲基-1-丁烯聚合单元而生成,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X)由下列成分形成(A)含有镁、钛、卤素和电子给体作为必要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成分,(B)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成分,和如果需要,(C)电子给体。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可以由(1)制备(1)首先用烯烃催化剂组分(X)进行预聚合2~5个碳原子直链α-烯烃,其量对每克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为0.1至300克;然后再预聚合3-甲基-1-丁烯,其量对每克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为0.1至100克,也可以由(2)制备(2)首先用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预聚合3-甲基-1-丁烯,其量对每克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为0.1至100克;然后预聚合2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其量对每克该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为0.1至300克。显然,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聚合”除了表示均聚以外,有时还表示共聚;术语“聚合物”除表示均聚物以外,还包括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可以通过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X)用含2~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和3-甲基-1-丁烯按照(1)或(2)相继进行预聚合处理而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X)由下列组分生成,(A)含镁、钛、卤素和电子给体作必要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成分,(B)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成分,和如果需要,(C)电子给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中,每克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含0.1至300克的2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聚合单元,优选的为0.1至100克,更优选的为1至50克;每克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含3-甲基-1-丁烯聚合单元的量为0.1至100克,优选为1至50克,更优选为2至50克。本专利技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由以下组分形成,(Ⅰ)本专利技术上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以后也称为预聚合催化剂),(Ⅱ)有机铝化合物,如果需要的话,和(Ⅲ)电子给体,如果需要的话。构成上述预聚合催化剂组分和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各个成分分述如下。正如所述的那样,预聚合催化剂组分可以通过用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X)预聚合某种烯烃来制备,组分(X)是由固体钛催化剂成分(A),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成分(B)和如果需要,电子给体(C)来形成。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固体钛催化剂成分(A)是含镁、钛、卤素和电子给体作为必要成分的高活性催化剂成分。这种固体钛催化剂成分(A)可以通过分别将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和电子给体按已提及的以下方法接触来制备。四价钛化合物属于上述的这种钛化合物,用式Ti(OR)gX4-g表示,其中R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原子,0≤g≤4。钛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包括四卤化钛,如TiCl4,TiBr4和TiI4;烷氧基三卤化钛如Ti(OCH3)Cl3,Ti(OC2H5)Cl3,Ti(On-C4H9)Cl3Ti(OC2H5)Br3和Ti(Oiso-C4H9)Br3;二烷氧基二卤化钛如Ti(OCH3)2Cl2,Ti(OC2H5)2Cl2,Ti(On-C4H9)2Cl2和Ti(OC2H5)2Br2;三烷氧基单卤化钛如Ti(OCH3)3Cl,Ti(OC2H5)3Cl,Ti(on-C4H9)3Cl和Ti(OC2H5)3Br;和四烷氧基钛如Ti(OCH3)4,Ti(OC2H5)4,Ti(on-C4H9)4,Ti(Oiso-C4H9)4和Ti(O2-乙基己基)4。在这些化合物中优选使用含卤素的钛化合物,特别是四卤化钛,更特别的是四氯化钛。这些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或多个结合起来使用。它们可以用烃化合物或卤代烃化合物来稀释。至于镁化合物,任何具有还原性和没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都可以使用。用来制备固体钛催化剂组分的镁化合物可能是如具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和没有还原性的镁。具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可以是,如含有镁-碳键或镁-氢键的镁化合物。具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包括二甲基镁、二乙基镁、二丙基镁、二丁基镁、二戊基镁、二己基镁、二癸基镁、癸基丁基镁、乙基氯化镁、丙基氯化镁、丁基氯化镁、己基氯化镁、戊基氯化镁、丁基乙氧基镁、乙基丁基镁和丁基卤化镁。这些镁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后述的有机铝化合物形成配合物而使用。这些镁化合物可以是液体或固体。没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包括卤化镁如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和氟化镁;烷氧基卤化镁如甲氧基氯化镁、乙氧基氯化镁、异丙氧基氯化镁、丁氧基氯化镁和辛氧基氯化镁;芳氧基卤化镁如苯氧基氯化镁和甲基苯氧基氯化镁;烷氧基镁如乙氧基镁、异丙氧基镁、丁氧基镁、正辛氧基镁和2-乙基己氧基镁;芳氧基镁如苯氧基镁和二甲基苯氧基镁;镁的羧酸盐类如月桂酸镁和硬脂酸镁。没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可以从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衍生而得,这种衍生是通过诸如将具有还原性的镁化合物与一种化合物如聚硅氧烷化合物、含卤素的硅烷化合物、含卤素的铝化合物、酯或醇相接触而产生的。而且,如上所述的镁化合物可以与另一种金属或该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注塑制品,该聚丙烯是通过在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聚合丙烯而制备的,其中含有10至10000重量ppm的3-甲基-1-丁烯聚合单元,所述催化剂是由下列组分形成:(Ⅰ)经预聚合处理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它是通过将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X)用含2~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和3-甲基-1-丁烯相继进行预聚合处理而生成的,对于每克聚合催化剂组分(X)的固体部分,分别含有0.1至300克的2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α-烯烃聚合单元和0.1至100克的3-甲基-1-丁烯聚合单元,其中组分(X)是由以下成分形成的:(A)含必要成分镁、钛、卤素和电子给体的固体钛催化剂成分,(B)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成分,和如果需要,(C)电子给体,(Ⅱ)如果需要,有机铝化合物催化剂组分,和(Ⅲ)如果需要,电子给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冈护中野政男土居贤治丰田昭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