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0631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包括工件加工池、工件安装平台、加工工具、运动模块、磨粒流循环池、磨粒流过滤器、载流体存储箱、气泡发生器、载流体管路、磨粒流管路、入水口自吸泵、出水口自吸泵和磨粒流自吸泵,待加工工件安装在工件安装平台上,所述工件安装平台固定在所述工件加工池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文丘里管结构实现加工工具和待加工工件之间的微距间隙内气泡的生长和溃灭,从而实现磨粒的无序、高速湍流流动,相比于借助于超声波的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更加的简单,成本更加的低廉;相比于普通的气泡自由溃灭式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控性更好,气泡溃灭驱动效果更佳明显。

High efficiency fluid finishing device based on structural cavitation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efficient fluid structure cavitation finishing device based on including workpiece pool, workpiece installation platform, processing tools, motion module, abrasive flow pool, abrasive flow filter, carrier fluid storage box, bubble generator, load flow, abrasive flow pipe and the inlet self suction pump, self suction pump outlet and abrasive flow self-priming pump, the processed workpiece mounted on the work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platform, the workpiece installation platform is fixed on the workpiece pool.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growth and collapse of Venturi macro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machining tools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pieces to be processed in the bubble, so as to realize the high-speed turbulent flow disorder, abrasive, compared to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with the help of ultrasonic wav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simple and more low cost; compared to the ordinary bubble free collapse type processing equipment, better controllab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driving effect obvious bubble collap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面约束磨粒流光整加工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信息、国防航空等领域,需要使用到一类大直径平面工件,该类工件厚度较小,直径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其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及面形精度。现有的加工该类工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工具接触式加工及磨粒流加工,其中工具接触式加工通过工具施力与磨粒使之去除被加工表面的微隆起;由于难以避免磨粒及杂质粒径尺寸的不一致,因此,必然会导致磨粒受力不均,从而造成工件表面的亚表面损伤;而使用传统磨粒流加工技术虽然可以有效避免工件表面的亚表面损伤及加工变质,但是加工效率很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前期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泡溃灭驱动磨粒在工件表面运动从而实现研磨抛光的面约束流体光整加工技术,并结合超声波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设备;借助气泡溃灭所释放的能量,磨粒流能够以更高速、无序的方式加工工件,从而极大的提高加工效率。目前基于气泡溃灭的磨粒流加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气流多向注入法,这类方法通过往加工工具内注入气泡,借助气泡在流道内随机溃灭的方式达到高效率的加工,该方法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但是可控性不强,不能有针对性的实现工件表面的光整加工;另一类方法主要是借助超声波实现气泡在工件表面针对性的溃灭,这类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流道内磨粒流有针对性的加速,从而实现工件表面加工强弱的可控。但是,针对大直径的工件表面加工,需要布置多个超声波发生器,或周期性移动超声波发生器以实现工件加工均匀性,这使得加工设备过于复杂,成本较高。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气泡溃灭所释放的能量,并且能以较低成本实现工件表面加工均匀性的设备,是一件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气泡溃灭驱动磨粒式加工设备过于复杂,难以实现大直径工件表面均匀性加工的难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加工更加均匀的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包括工件加工池、工件安装平台、加工工具、运动模块、磨粒流循环池、磨粒流过滤器、载流体存储箱、气泡发生器、载流体管路、磨粒流管路、入水口自吸泵、出水口自吸泵和磨粒流自吸泵,待加工工件安装在工件安装平台上,所述工件安装平台固定在所述工件加工池上方;所述运动模块安装在所述工件加工池的上方,运动模块连接所述加工工具并驱动所述加工工具的周期性自转以及沿待加工工件表面进行沿x轴和y轴的平移运动;所述加工工具包括上封盖和工具本体,所述工具本体的下表面与待加工工件之间形成微距间隙,所述上封盖与工具本体固定连接,上封盖上设置有多个载流体入口,所述工具本体为圆盘形结构,工具本体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磨粒流入口,所述工具本体内设置有文丘里管结构,所述文丘里管结构为设置在工具本体内并沿工具本体的周向方向均布的多个文丘里管空化单元,每个文丘里管空化单元均包括入水槽、出水槽和多个节流孔,所述入水槽设置在所述工具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入水槽与上封盖上的载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入水槽从内向外呈弧线形布置,所述出水槽与所述入水槽一一对应,出水槽的槽宽小于所述入水槽的槽宽,所述出水槽沿着与入水槽相同的方向呈弧线形布置,出水槽与入水槽之间通过设置在入水槽底部的多个节流孔连通;所述磨粒流加工池安装在磨粒流循环池的正上方,所述工件加工池底部设置有磨粒流回流孔,磨粒流加工完成后经磨粒流回流孔流入磨粒流循环池内;所述磨粒流循环池连接磨粒流管路的一端,磨粒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磨粒流入口,所述磨粒流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将磨粒流循环池内的液固二相磨粒流注入所述磨粒流入口中的磨粒流自吸泵;所述磨粒流循环池通过载流体管路依次连接磨粒流过滤器、入水口自吸泵、载流体存储箱、出水口自吸泵和加工工具的载流体入口,所述载流体存储箱连接用于向所述载流体存储箱内通入气体的气泡发生器。进一步的,所述节流孔的长度和孔径之间的比值在3-4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磨粒流自吸泵与磨粒流循环池之间的磨粒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温度计、第一流量计和第一流量控制阀,每个磨粒流入口和载流体入口均连接压力表,所述出水口自吸泵与所述加工工具之间的载流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温度计、第二流量计和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入水口自吸泵和所述磨粒流过滤器之间的载流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流量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载流体入口、磨粒流入口、文丘里管空化单元的最优数量为三个。进一步的,所述节流孔均布在所述入水槽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利用文丘里管结构实现加工工具和待加工工件之间的微距间隙内气泡的生长和溃灭,从而实现磨粒的无序、高速湍流流动,相比于借助于超声波的加工设备,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的简单,成本更加的低廉;相比于普通的气泡自由溃灭式加工设备,本技术的可控性更好,气泡溃灭驱动效果更佳明显。2)本技术通过控制气泡发生器主动注入气泡的速度来调节空化溃灭的强度,控制方便简单,可以针对不同的加工材料指定相适应的空化加工工艺,防止有些软性材料由于空化效应过于强烈而导致工件表面的疲劳破坏,提高本方法和本装置的适应性。3)本技术所采用的文丘里管空化单元沿着加工工具由内向外呈弧形布置,配合运动模块驱动加工工件做周期性自转以及纵横向的平移运动,可以有效保证大直径工件表面空化效应的均匀性,从而达到更好的面型精度。4)本技术利用磨粒流循环池形成液固二流磨粒流的循环管路,加工完成后的液固二相磨粒流回到磨粒流循环池内并进行再次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加工过程中液固二相磨粒流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5)本技术在加工工具每一个磨粒流入口和载流体入口处均安装有一个压力表,用于测定磨粒流入口和载流体入口的压力,便于随时进行加工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保证了加工的顺利进行。6)本技术在磨粒流管路和载流体管路上均设置有温度计和流量计,用于实时监控磨粒流管路上的温度和流量,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流量和温度的异常,保证了加工能够顺利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工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具本体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工具本体的后视图。图中,1-载流体管路、2-第二流量控制阀、3-第二流量计、4-第二温度计、5-第一压力表、6-第二压力表、7-第三压力表、8-加工工具、9-待加工工件、10-运动模块、11-工件安装平台、12-工件加工池、13-第一温度计、14-第一流量计、15-磨粒流管路、16-磨粒流自吸泵、17-第一流量控制阀、18-磨粒流循环池、19-第四压力表、20-第五压力表、21-第六压力表、22-磨粒流过滤器、23-第三流量控制阀、24-入水口自吸泵、25-载流体存储箱、26-出水口自吸泵、27-气泡发生器、82-上封盖、821-载流体入口、83-工具本体、831-磨粒流入口、832-入水槽、833-节流孔、834-出水槽、835-文丘里管空化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并参照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加工池(12)、工件安装平台(11)、加工工具(8)、运动模块(10)、磨粒流循环池(18)、磨粒流过滤器(22)、载流体存储箱(25)、气泡发生器(27)、载流体管路(1)、磨粒流管路(15)、入水口自吸泵(24)、出水口自吸泵(26)和磨粒流自吸泵(16),待加工工件(9)安装在工件安装平台(11)上,所述工件安装平台(11)固定在所述工件加工池(12)上方;所述运动模块(10)安装在所述工件加工池(12)的上方,运动模块(10)连接所述加工工具(8)并驱动所述加工工具(8)的周期性自转以及沿待加工工件(9)表面进行沿x轴和y轴的平移运动;所述加工工具(8)包括上封盖(82)和工具本体(83),所述工具本体(83)的下表面与待加工工件(9)之间形成微距间隙,所述上封盖(82)与工具本体(83)固定连接,上封盖(82)上设置有多个载流体入口(821),所述工具本体(83)为圆盘形结构,工具本体(83)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磨粒流入口(831),所述工具本体内设置有文丘里管结构,所述文丘里管结构为设置在工具本体(83)内并沿工具本体的周向方向均布的多个文丘里管空化单元(835),每个文丘里管空化单元(835)均包括入水槽(832)、出水槽(834)和多个节流孔(833),所述入水槽(832)设置在所述工具本体(83)的上表面,所述入水槽(832)与上封盖(82)上的载流体入口(821)连通,所述入水槽(832)从内向外呈弧线形布置,所述出水槽(834)与所述入水槽(832)一一对应,出水槽(834)的槽宽小于所述入水槽(832)的槽宽,所述出水槽(834)沿着与入水槽(832)相同的方向呈弧线形布置,出水槽(834)与入水槽(832)之间通过设置在入水槽(832)底部的多个节流孔(833)连通;所述磨粒流加工池安装在磨粒流循环池(18)的正上方,所述工件加工池(12)底部设置有磨粒流回流孔,磨粒流加工完成后经磨粒流回流孔流入磨粒流循环池(18)内;所述磨粒流循环池(18)连接磨粒流管路(15)的一端,磨粒流管路(15)的另一端连接磨粒流入口(831),所述磨粒流管路(15)上设置有用于将磨粒流循环池(18)内的液固二相磨粒流注入所述磨粒流入口(831)中的磨粒流自吸泵(16);所述磨粒流循环池(18)通过载流体管路(1)依次连接磨粒流过滤器(22)、入水口自吸泵(24)、载流体存储箱(25)、出水口自吸泵(26)和加工工具(8)的载流体入口(821),所述载流体存储箱(25)连接用于向所述载流体存储箱(25)内通入气体的气泡发生器(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结构空化效应的高效流体光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加工池(12)、工件安装平台(11)、加工工具(8)、运动模块(10)、磨粒流循环池(18)、磨粒流过滤器(22)、载流体存储箱(25)、气泡发生器(27)、载流体管路(1)、磨粒流管路(15)、入水口自吸泵(24)、出水口自吸泵(26)和磨粒流自吸泵(16),待加工工件(9)安装在工件安装平台(11)上,所述工件安装平台(11)固定在所述工件加工池(12)上方;所述运动模块(10)安装在所述工件加工池(12)的上方,运动模块(10)连接所述加工工具(8)并驱动所述加工工具(8)的周期性自转以及沿待加工工件(9)表面进行沿x轴和y轴的平移运动;所述加工工具(8)包括上封盖(82)和工具本体(83),所述工具本体(83)的下表面与待加工工件(9)之间形成微距间隙,所述上封盖(82)与工具本体(83)固定连接,上封盖(82)上设置有多个载流体入口(821),所述工具本体(83)为圆盘形结构,工具本体(83)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磨粒流入口(831),所述工具本体内设置有文丘里管结构,所述文丘里管结构为设置在工具本体(83)内并沿工具本体的周向方向均布的多个文丘里管空化单元(835),每个文丘里管空化单元(835)均包括入水槽(832)、出水槽(834)和多个节流孔(833),所述入水槽(832)设置在所述工具本体(83)的上表面,所述入水槽(832)与上封盖(82)上的载流体入口(821)连通,所述入水槽(832)从内向外呈弧线形布置,所述出水槽(834)与所述入水槽(832)一一对应,出水槽(834)的槽宽小于所述入水槽(832)的槽宽,所述出水槽(834)沿着与入水槽(832)相同的方向呈弧线形布置,出水槽(834)与入水槽(832)之间通过设置在入水槽(832)底部的多个节流孔(833)连通;所述磨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江勤计时鸣谭大鹏郑晨亮袁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