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至少三层的层压件和生产包括至少三层的层压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382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括至少三层的层压件,该层压件的一层由至少一层由连续长丝制成的无纺织物形成。这是一种通过热流体效应热硬化的无纺织物。该层压件的另一层同时设置在该无纺织物的上面和下面并被牢固地连接到该无纺织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三层的层压件,该层压件的一层由至少一层由连续的长丝制成的无纺织物形成。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包括至少三层的层压件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该连续的长丝由热塑性合成物制成。在下面,连续的长丝也称作长丝。该连续的长丝通过纺纱装置生产并且其在一表面上呈现缠结的绒头织物(tangledfleece)的形态。随后该缠结的绒头织物或无纺织物通常被硬化。已知在实际中上述类型的层压件具有不同的实施例,其中的一层是由无纺织物形成的。该无纺织物可被例如薄膜覆盖。用于这种类型的层压件的无纺织物通过加强的轧光来硬化。通过这些加强的轧光方法,无纺织物的厚度通常减小了相当高的程度。通过这种方式,无纺织物或具有无纺织物的层压件被生产出来了,而其抗挠刚度不令人满意。对于这些带有无纺织物的已知层压件来说,也未必预期有高水平的抗挠刚度。然而,由无纺织物和薄膜制成的已知层压件具有其它缺点。由于无纺织物的加强轧光,压痕将由于轧光点效应而出现在相应的无纺织物的表面,结果导致了粗糙的结构。然后,如果例如要把薄膜粘结到该无纺织物的表面上,为了填充无纺织物表面中的不平整,需要不合乎需要地大量使用粘结剂,或者该薄膜仅仅粘结到部分无纺织物表面上,从而在薄膜和无纺织物之间引起相对弱的连接。另一方面,如果薄膜将以熔融覆层的形式被施加到不平的无纺织物上,这将导致施加的薄膜形成粗糙的或不平直的外表面,从而导致层压件对于美学外观来说不令人满意。而且,由于层压件的粗糙或不平表面,随后的可印刷性将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开始指定的那种类型的层压件,其中这些层一方面有效地并且彼此牢固地连接,而且它们的特征在于,具有高表面质量和最佳的美学外观,而且层压件还具有高水平的抗挠刚度。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另一技术问题是一种生产包括有至少三层的这种类型的层压件的方法。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包括有至少三层的层压件,该层压件的一层由至少一层由连续的长丝制成的无纺织物形成,这是一种已由热流体效应热硬化的无纺织物,薄膜同时设置在该无纺织物的上面和下面,并且该薄膜通过粘结剂或者通过熔融覆层的方式牢固地连接到该无纺织物。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用热流体来热硬化无纺织物是通过热空气硬化来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无纺织物的硬化是完全通过热流体或热空气的热硬化实施的,并且没有通过轧光和/或针刺来预硬化。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所指定的用于层压件的无纺织物在热硬化之前被轻微的或较小的轧光,或者被轻微的或较小的针刺。这在下面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了一种三层或三排层压件,它的中间层由无纺织物形成,而其两个外层中的每一层由薄膜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使用由热塑性合成物制成的一层或多层薄膜。有利地是,由热塑性合成物制成的两层薄膜被提供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件,这些薄膜中的一层附着在无纺织物的上面,而另一层则附着在下面。这些薄膜是通过例如合适的宽缝工具(wide slittool)生产的挤压成形的合成薄膜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优选地,至少一层连接到无纺织物的合成薄膜,优选地两层附着在无纺织物的两面的合成薄膜,包括至少50%重量比的合成物,而无纺织物长丝也由该合成物制成。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整个层压件重量的至少50%并优选至少60%只由一种合成物,例如聚丙烯制成。该层压件的其它组分可以特别是无机物组分,它们特别地存在于毗连无纺织物的其它层中。如果合成薄膜邻接该无纺织物,这些薄膜包括例如碳酸钙。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直接邻接无纺织物的薄膜通过粘结剂或以熔融覆层的形式牢固地连接到无纺织物。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牢固地连接到无纺织物指的是该薄膜不是松散地设置在无纺织物上并且不会容易地或无需较大的力就从无纺织物上脱落。如果一层或多层薄膜通过粘结剂附着到无纺织物,使用热熔性粘结剂是有利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热熔性的粘结剂施加到无纺织物和直接邻接该无纺织物的薄膜之间。正如上文已经解释的那样,一层或多层薄膜以熔融覆层附着到无纺织物也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一层薄膜或两层薄膜作为熔融体或以熔融流体的形式施加到无纺织物上。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生产包括有至少三层的层压件的方法,首先通过纺纱装置生产出连续的长丝,并且该长丝作为缠结的绒头织物或无纺织物沉积到一个表面上,并且通过热流体来实施该沉积的缠结绒头织物或无纺织物的热硬化,无纺织物的热硬化被实施以便该无纺织物在热硬化后的厚度是无纺织物在热硬化之前的厚度的至少40%,之后,该热硬化了的无纺织物的上面和下面均牢固地连接薄膜。术语“牢固连接”在上面已经作出了限定。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框架内,如果无纺织物的热硬化是在没有较小程度的预硬化的情况下发生,无纺织物的热硬化被实施以便该无纺织物在热硬化之后的厚度是该无纺织物在热硬化之前的厚度的至少40%,优选至少50%,更优选的是至少60%,而更优选的是至少70%。如果在热硬化之前通过较小程度的轧光或较小程度的针刺进行了较小程度的预硬化,无纺织物的热硬化被实施以便该无纺织物在热硬化之后的厚度是该无纺织物在较小程度的预硬化之后以及热硬化之前的厚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60%,更优选的是至少70%,而更优选的是至少80%。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无纺织物的厚度指的是与无纺织物的正面或表面成直角的或者与绒头织物的长度的层状表面成直角的无纺织物或绒头织物长度的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无纺织物因此通过使用热流体介质尤其是热空气而硬化并最终硬化。硬化在这里指的是无纺织物或无纺织物长丝的热粘合。为此,有利地是,热流体介质流过该无纺织物。优选地,热空气烘箱被用作硬化装置或热粘合装置,特别是呈桶式干燥机的形态。因此,硬化在热空气硬化干燥机中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正如上面已经明确过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硬化通过热流体介质来实施以便无纺织物的厚度没有或者基本上没有减小。为此,热流体介质起作用的时间长度和/或热流体介质的温度和/或有效的热流体介质的量优选地被相应地设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非常优选的实施例,热硬化因此同时被非常小心地实施以便无纺织物的厚度尽最大可能的得到维持。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热硬化在处于长丝合成物的软化温度和熔化温度之间的硬化温度实施。长丝合成物指的是制成长丝的合成物。无纺织物和长丝的热粘合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实施。在这方面,该硬化不同于低温就足够的热固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在于,无纺织物中的部分长丝暂时达到了它们的熔化温度。通过这种方式,在相邻的长丝之间得到了有效的连接。如果纤维混合物和/或双组分长丝或多组分长丝被用于无纺织物,上述硬化温度由熔点最低的合成物或通过双组分或多组分长丝的长丝表面中的熔点最低的合成物来确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无纺织物不仅完全被热硬化,而且在最终热硬化之前被轻微的或较小的预硬化。通过这种轻微的预硬化,无纺织物应该被稳定以用于输送至热硬化并且其稳定地能承受一定的力,特别是在热硬化过程中作用在无纺织物上的气动力。根据第一种变型,轻微的预硬化通过较小程度的轧光来进行。与预定的无纺织物的传统轧光相比,较小程度的轧光在降低的轧光辊温度和/或降低的轧光辊接触压力或轧光辊单位长度荷载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至少三层的层压件,该层压件的一层由至少一层由连续的长丝制成的无纺织物形成,这是一种通过热流体效应热硬化的无纺织物,薄膜同时设置在该无纺织物的上面和下面,并且这些薄膜通过粘结剂连接方式或通过熔融覆层方式牢固地连接到无纺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佐默D弗赖J古登
申请(专利权)人:赖芬豪泽机械工厂有限及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