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及配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926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及配重方法,包括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上料称重分拣装置位于筒纱自动配重装置的输入端,配重装置与上料称重分拣装置相连,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均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不仅具有自动称重以及自动筛选功能,而且还能利通过两条间歇动力滚筒机通道进行自动配重,利用三轴坐标机器人进行抓取,相比于现有的人工称重配重,提高了筒纱的包装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配重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强、操控简单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

Automatic balance device for barrel yarn and counterweight method

Automatic balance device and the weigh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of yarn, including feeding weighing and sorting device and a counterweight device, the input end of the feeding device in the automatic weighing and sorting yarn weight device, the counterweight device and fee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eighing and sorting, feeding weighing and sorting device and a counterweight device are connected through signal line with a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not only ha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utomatic weighing, automatic screening function, but also through the two channel automatic intermittent power roller machine weight, crawl using three axis robot,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manual weighing weight, improve yarn packing efficienc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The invention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counterweight efficiency, strong automation,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cost performanc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及配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纱的自动化包装
,具体的说是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及配重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筒纱包装过程中,对整袋的筒纱重量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重量要求,操作工需要搭配出符合重量的一组筒纱进行包装。现有的筒纱包装一般都由人工完成,操作工将一组筒纱放置于台秤上,通过经验进行挑选、兑换,将该组筒纱的重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内,然后对其包装。而在人工称重、配重过程中,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配重的成功率以及包装的效率不高。而且由于设备、管理、工艺等各方面的影响,从络筒机上生产的筒纱的重量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更加重了筒纱包装的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筒纱的包装效率,减少人员投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及配重方法,用以取代传统的筒纱手工配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包括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上料称重分拣装置位于配重装置的输入端,配重装置与上料称重分拣装置相连,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均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的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机、动态称重机构、分拣气缸组件、异常置物盒,所述的动态称重机构位于上料输送机的左侧,所述的分拣气缸组件安装于动态称重机构的前侧,所述的异常置物盒位于动态称重机构的后侧,异常置物盒与分拣气缸组件位置前后相对,所述动态称重机构包括自右向左依次水平相接排列的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三皮带,第二条皮带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配重装置包括分拣输送机、安装在分拣输送机上的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所述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上均匀分布有纱线分隔装置、与纱线分隔装置一一对应的感应传感器,在位于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和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之间设有打包输送机,在位于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和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之间的上方安装有三轴抓取机械手,所述三轴抓取机械手的末端法兰上安装有筒纱抓取夹具。所述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分别对应安装于分拣输送机右部前侧、右部后侧,所述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分别对应安装于分拣输送机左部前侧、左部后侧。所述的筒纱分隔装置包括分隔装置气缸、分隔装置齿条、分隔装置齿轮、外框盒架和分隔杆,所述的分隔装置齿条与分隔装置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的分隔装置齿轮与分隔装置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的分隔杆以偏心方式铰接安装在分隔装置齿轮的端面上,分隔装置气缸上对应安装有感应传感器。所述的外框盒架上开有可使分隔杆上下升降的导向槽。所述的分拣气缸组件上、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上、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都安装有感应传感器。所述的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和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均采用无动力滚筒和有动力滚筒间隔分布所构成,三个无动力滚筒和三个有动力滚筒组成一个输送单元组,每个输送单元组由一个电机带动传动。所述的筒纱分隔装置和感应传感器在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上的安装位置为左侧;筒纱分隔装置和感应传感器在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上的安装位置为右侧。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相连的状态指示灯、触摸显示屏、与PLC控制器相连以对应控制各个气缸的电磁阀,还包括与PLC控制器配合的上位机,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有操作面板按钮。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的配重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S1:将筒纱按“大头向下、小头向上”,统一摆放至上料输送机上,筒纱由上料输送机输送至动态称重机构上;S2:当筒纱经过动态称重装置上的第一条皮带加速后,该筒纱拉开与后面筒纱的距离,经过第二条称重皮带时,控制系统检测到压力传感器的变形量,将变形量换算成电压信号进而转换为筒纱的重量值采集到处理器中,处理器接收到筒纱的重量后,与触摸显示屏上设定的重量区间值进行比较,属于重量区间的筒纱正常流至后续设备进行配重,不属于重量区间范围的筒纱在经过动态称重装置的第三条皮带上时,会被分拣气缸组件剔除;S3:筒纱经上料称重分拣装置进入至分拣输送机上后,控制系统采集到筒纱的重量,进而控制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或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将筒纱推入相应的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或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入口;S4:推入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或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后的筒纱,在输送单元组的电机的作用下,连续向后运动,直至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末端或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末端的感应传感器感应到筒纱时,此时输送停止,同时该感应传感器所对应的筒纱分隔装置上的分隔装置气缸动作,推动分隔装置齿条直线运动,带动分隔装置齿轮旋转,进而分隔杆随之旋转“落下”,完成筒纱分隔,并对下一个筒纱实现限位,后续的筒纱依次进行分隔;S5:当感应传感器未感应到筒纱时,对应的分隔杆升起,同时前一工位的输送单元组的电机带动输送单元组传动,使前一输送单元组上的筒纱输送到本输送单元组,直到感应传感器检测到该工位有筒纱时,降下该工位的分隔杆,同时本单元的输送单元组停止传动,其余每个输送单元组均采用于此相同的控制策略,从而保证配重区内配重通道上的筒纱能紧密有序排列;随着筒纱在通道内依次排列完成,控制系统中对应的生成了配重区域内的筒纱的两组数据;S6:根据预先设定的整袋筒纱的重量范围,控制系统从这组数据中挑选出合适的12个或15个,使之组合在一起的总重量在要求的重量范围内,计算成功后,控制系统依据选定的该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物理位置,根据相应的筒纱分隔装置的间距,映射到筒纱在通道上的实际位置,并将该组筒纱的位置坐标传输给三轴抓取机械手,三轴抓取机械手根据该组位置依次抓取对应的筒纱,放置于打包输送机上,完成一组筒纱的配重,同时抓取过的筒纱位置处的分隔杆升起,后面的筒纱依次向前运动;如果计算不成功,则正偏差通道末端挡板或负偏差通道末端挡板打开,同时偏重通道或偏轻通道的筒纱分隔装置上的分隔杆上升,将偏重通道或偏轻通道内的筒纱流出一个至相应的正偏差置物盒或负偏差置物盒,然后关闭正偏差通道末端挡板或负偏差通道末端挡板,同时相应通道的筒纱分隔装置上的分隔杆依次落下,控制系统中的数据组重新生成,再次重复计算循环,直至配重成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不仅具有自动称重以及自动筛选功能,而且还能利通过两条间歇动力滚筒机通道进行自动配重,利用三轴坐标机器人进行抓取,相比于现有的人工称重配重,提高了筒纱的包装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还具有配重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强、操控简单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配重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图3为筒纱分隔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以及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条皮带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筒纱抓取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框图。图中:1——上料输送机;2——动态称重机构;3——分拣气缸组件;4——异常置物盒;5——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6——分拣输送机;7——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8——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9——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及配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包括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称重分拣装置位于配重装置的输入端,配重装置与上料称重分拣装置相连,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均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的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机(1)、动态称重机构(2)、分拣气缸组件(3)、异常置物盒(4),所述的动态称重机构(2)位于上料输送机(1)的左侧,所述的分拣气缸组件(3)安装于动态称重机构(2)的前侧,所述的异常置物盒(4)位于动态称重机构(2)的后侧,异常置物盒(4)与分拣气缸组件(3)位置前后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包括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称重分拣装置位于配重装置的输入端,配重装置与上料称重分拣装置相连,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和配重装置均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的上料称重分拣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机(1)、动态称重机构(2)、分拣气缸组件(3)、异常置物盒(4),所述的动态称重机构(2)位于上料输送机(1)的左侧,所述的分拣气缸组件(3)安装于动态称重机构(2)的前侧,所述的异常置物盒(4)位于动态称重机构(2)的后侧,异常置物盒(4)与分拣气缸组件(3)位置前后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装置包括分拣输送机(6)、安装在分拣输送机(6)上的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5)、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16)、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7)、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8),所述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8)、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16)上均匀分布有纱线分隔装置(9)、与纱线分隔装置(9)一一对应的感应传感器(17),在位于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8)和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16)之间设有打包输送机(13),在位于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8)和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16)之间的上方安装有三轴抓取机械手(10),所述三轴抓取机械手(10)的末端法兰上安装有筒纱抓取夹具(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5)、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16)分别对应安装于分拣输送机(6)右部前侧、右部后侧,所述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7)、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8)分别对应安装于分拣输送机(6)左部前侧、左部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纱分隔装置(9)包括分隔装置气缸(19)、分隔装置齿条(20)、分隔装置齿轮(21)、外框盒架(23)和分隔杆(22),所述的分隔装置齿条(20)与分隔装置气缸(19)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的分隔装置齿轮(21)与分隔装置齿条(20)啮合传动,所述的分隔杆(22)以偏心方式铰接安装在分隔装置齿轮(21)的端面上,分隔装置气缸(19)上对应安装有感应传感器(1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盒架(23)上开有可使分隔杆(22)上下升降的导向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拣气缸组件(3)上、负偏差通道推入气缸(5)上、正偏差通道推入气缸(7)都安装有感应传感器(17)。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8)和负偏差通道间歇滚筒输送机(16)均采用无动力滚筒和有动力滚筒间隔分布所构成,三个无动力滚筒和三个有动力滚筒组成一个输送单元组,每个输送单元组由一个电机带动传动。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纱分隔装置(9)和感应传感器(17)在正偏差通道间歇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邓科邓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