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8857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抗氧化剂溶液槽、风干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流量管连接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抗氧化剂溶液槽中有液位检测器及排放开关;液位检测器与流量控制开关、排放开关之间连接有控制线;铸型铜杆牵引装置安装在抗氧化剂溶液槽中。铸型铜杆从连铸机上牵引下来后,经过抗氧化剂溶液槽,抗氧化剂溶液附着在铜杆上,同时槽内溶液对铜杆有一定清洗作用,风干装置使抗氧化剂溶液中的酒精挥发,抗氧化剂就覆盖在铜杆表面,起到抗氧化作用,同时保持铜杆表面干燥,有效减少铸型铜杆的表面氧化现象,提高铸型铜杆连续挤压的质量。

Anti oxidation device for top lead continuous casting rod bl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inuous casting rod blank anti oxidation device, antioxidant solution storage tube, antioxidant solution tank, air drying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machine frame and the flow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tioxidant solution storage tube; a liquid level detector and a discharge switch antioxidant solution tank; liquid level detector and flow control switch, the switch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discharge control line; cast copper rod traction device installed in antioxidant solution tank. Cast copper rod from continuous casting machine traction down, after antioxidant solution tank antioxidant solution attached to the copper rod, while the tank solution has certain cleaning effect on copper rod, air drying device and the alcohol volatile antioxidants in solution, antioxidants covered on the surface of copper rod, played the role of anti-oxidation, while keeping the surface of copper rod dr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urface oxidation phenomenon of cast copper ro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st copper rod continuous extr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铜材加工生产
,涉及上引连铸加工,尤其是用于连续挤压的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上引连铸法是铜材加工生产的主要方法,铜杆的铸型成型是在结晶器内的石墨模中完成的。其铸型原理是保温炉内的高温铜液从石墨模底部进入石墨模,高温铜液在石墨模内连续水冷冷却成铜杆后被牵引出结晶器,完成铜杆的铸型。铸型完成的铜杆从连铸机上牵引下来和存放的过程中会因空气的湿度等原因使表面氧化,氧化的铸型铜杆经连续挤压工序进行挤压时,会造成挤压产品表面气泡等缺陷,降低挤压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铸型铜杆表面氧化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目的在于尽量减少甚至消除铜杆表面的氧化现象,提高铸型铜杆的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包括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流量管、流量控制开关、抗氧化剂溶液槽、液位检测器、排放开关、铸型铜杆牵引装置、风干装置、机架、第一控制线以及第二控制线;所述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抗氧化剂溶液槽以及风干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风干装置位于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上方;所述流量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的下部,另一端位于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的开口上方,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流量管上;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的中部安装有液位检测器、下部安装有排放开关;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流量控制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一控制线,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排放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二控制线;所述铸型铜杆牵引装置安装在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中。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和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中装有抗氧化剂溶液。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中的抗氧化剂溶液的液面高度需保证:所述铸型铜杆牵引装置位于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中的抗氧化剂溶液的液面下方。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中抗氧化剂溶液的下液位和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中抗氧化剂溶液的上液位之间有高度落差H。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用于连续挤压的上引铸杆的防氧化装置。在铸型铜杆从连铸机上牵引下来的过程中,设置本技术,铸型铜杆经过本技术的抗氧化剂溶液槽中的铸型铜杆牵引装置时,槽内的抗氧化剂溶液就会附着在铸型铜杆上,起到抗氧化作用;同时抗氧化剂溶液对铸型铜杆有一定的清洗作用;风干装置可挥发抗氧化剂溶液里的酒精,酒精挥发之后,抗氧化剂就覆盖在铜杆表面,起抗氧化作用,同时保持铜杆表面干燥。综上所述,本技术集抗氧化、清洗、干燥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本技术上引铸杆的防氧化装置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铸型铜杆的表面氧化现象,提高铸型铜杆连续挤压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抗氧化剂溶液储筒;2-流量管;3-流量控制开关;4-抗氧化剂溶液槽;5-液位检测器;6-排放开关;7-铸型铜杆;8-铸型铜杆牵引装置;9-风干装置;10-机架;11-抗氧化剂溶液;12-第一控制线;13-第二控制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其结构如下:包括抗氧化剂溶液储筒1、流量管2、流量控制开关3、抗氧化剂溶液槽4、液位检测器5、排放开关6、铸型铜杆牵引装置8、风干装置9、机架10、第一控制线12以及第二控制线13。机架10固定在地面上,抗氧化剂溶液储筒1、抗氧化剂溶液槽4以及风干装置9安装在机架10上,且风干装置9位于抗氧化剂溶液槽4上方。流量管2的一端连接在抗氧化剂溶液储筒1下部,另一端位于抗氧化剂溶液槽4的开口上方,流量控制开关3安装在流量管2上。抗氧化剂溶液槽4的中部安装有液位检测器5、下部安装有排放开关6,液位检测器5与流量控制开关3之间连接有第一控制线12,液位检测器5与排放开关6之间连接有第二控制线13。铸型铜杆牵引装置8安装在抗氧化剂溶液槽4中。参考图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抗氧化剂溶液储筒1用于储存非油性的抗氧化剂溶液11。抗氧化剂溶液11是由抗氧化剂、水和酒精按照配比1:200-600:200-600组成的。抗氧化剂溶液储筒1的下液位和抗氧化剂溶液槽4的上液位之间有高度落差H,有助于抗氧化溶液11从抗氧化剂溶液储筒1向抗氧化剂溶液槽4的自动补充。流量控制开关3用于控制并补充新鲜的抗氧化剂溶液11,以维持抗氧化剂溶液槽4中有效的化学浓度。抗氧化剂溶液槽4中的液面高度需保证,使铸型铜杆牵引装置8浸没在抗氧化溶液11液面下。在高度落差H处设有液位检测器5。液位检测器5用于检测液位,并在液位不足时通过第一控制线12控制流量控制开关3打开;液位到达所需高度时,通过第一控制线12关闭流量控制开关3。排放开关6主要用于抗氧化剂溶液槽中溶液的定期更换,以维持有效的化学浓度,液位过高时也可通过第二控制线13控制排放开关6工作降低液位。铸型铜杆7在铸型铜杆牵引装置8的牵引下,从抗氧化剂溶液槽4一侧的液面上方进入抗氧化剂溶液槽4,经过液面下方并从抗氧化剂溶液槽4的另一侧穿出时,其表面就会附着有抗氧化剂溶液11,随后,抗氧化剂溶液11中的酒精被风干装置9吹散蒸发,酒精蒸发会带走部分铸型铜杆7热量,保持铸型铜杆7表面低温、干燥,抗氧化剂就保留在铸型铜杆7表面并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膜起抗氧化作用,该氧化膜对铸型铜杆7后续的连续挤压过程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提高铸型铜杆7的挤压质量。抗氧化剂溶液槽4由于具有清洗作用,会累积由铸型铜杆7带入的杂质成分,因此抗氧化剂溶液槽4要每周清洗,废液通过排放开关6排放,并整槽换新,以保证铸型铜杆7的抗氧化质量。抗氧化剂、水和酒精的配比应视现场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环境变化致使氧化加速时,配比应取下限,以增强铜杆的抗氧化性;反之,配比取上限,降低铜杆的抗氧化性。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流量管、流量控制开关、抗氧化剂溶液槽、液位检测器、排放开关、铸型铜杆牵引装置、风干装置、机架、第一控制线以及第二控制线;所述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抗氧化剂溶液槽以及风干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风干装置位于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上方;所述流量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的下部,另一端位于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的开口上方,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流量管上;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的中部安装有液位检测器、下部安装有排放开关;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流量控制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一控制线,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排放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二控制线;所述铸型铜杆牵引装置安装在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引连铸杆坯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流量管、流量控制开关、抗氧化剂溶液槽、液位检测器、排放开关、铸型铜杆牵引装置、风干装置、机架、第一控制线以及第二控制线;所述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抗氧化剂溶液槽以及风干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风干装置位于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上方;所述流量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抗氧化剂溶液储筒的下部,另一端位于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的开口上方,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流量管上;所述抗氧化剂溶液槽的中部安装有液位检测器、下部安装有排放开关;所述液位检测器与所述流量控制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一控制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恒雷杨卫良梁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成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