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714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接收发动机的旋转力并使阀单元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开闭通往吸气多歧管的通路以再循环汽车内燃机产生的排放气体,将接收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并使所述阀单元进行直线移动的动力传递齿轮部和运转齿轮部布置在与所述阀单元的直线移动方向保持一条直线上以减少侧向力和摩擦力,从而最小化动力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损耗,并能够稳定地开闭气体流道,并提高运转可靠性。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device of cam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cam structure, turning force receiving engine and the valve unit of linear movement, thus opening exhaust gas passage to the closed suction manifold to recycle car engines produced, will receive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and the rotating force of the valve element linear movement the transfer gear and running gear is arranged to maintain a straight line to reduce the lateral force and friction force in the linear moving direction and the valve unit, thereby minimizing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ower loss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and can stably open and close the gas channel,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过在一条在直线上布置、基于阀单元传递动力的齿轮和阀的移动轴,从而能够稳定地接收发动机的动力并运转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引擎中排出的排放气体经过安装在汽车上并用于防止引擎中排出的排放气体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气体再循环(EGR;ExhaustGasRecirculation)阀冷却并部分气体与混合气混合后吸入到汽缸内。为了再循环排放气体,在排气多歧管和吸气多歧管的节流阀的下流之间形成通路以再循环排放气体,在所述通路上设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并开闭所述通路。所述排放气体再循环阀包括具有吸入和排出排放气体的气体流道的外壳、选择性的开闭所述气体流道的阀单元、用于产生运转阀单元的动力的发动机及向所述阀单元传递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的动力传递部。所述动力传递部将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方向转换为直线方向并向所述阀单元传递,基于所述发动机的运转所述阀单元做直线移动,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开闭所述气体流道。现有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具有动力传递部中传递动力的齿轮互相错开布置,且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开闭通往吸气多歧管的通路以再循环汽车内燃机产生的排放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外壳,其具有吸入和排出排放气体的气体流道;阀单元,通过直线移动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气体流道;发动机,产生动力以运转所述阀单元;阀转动部,通过接收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以使所述阀单元进行直线运动;以及动力传递部,用于将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阀转动部,所述动力传递部包括用于传递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的动力传递齿轮部,所述阀转动部包括与所述动力传递齿轮部咬合旋转的运转齿轮部,所述动力传递齿轮部和所述运转齿轮部与所述阀单元的直线移动方向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开闭通往吸气多歧管的通路以再循环汽车内燃机产生的排放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外壳,其具有吸入和排出排放气体的气体流道;阀单元,通过直线移动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气体流道;发动机,产生动力以运转所述阀单元;阀转动部,通过接收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以使所述阀单元进行直线运动;以及动力传递部,用于将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阀转动部,所述动力传递部包括用于传递所述发动机的旋转力的动力传递齿轮部,所述阀转动部包括与所述动力传递齿轮部咬合旋转的运转齿轮部,所述动力传递齿轮部和所述运转齿轮部与所述阀单元的直线移动方向保持在一条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齿轮部与偏心于旋转中心的凸轮孔形成一体,所述阀转动部包括:驱动滚筒部,插入于所述凸轮孔中并在所述凸轮孔内滚动;以及滚筒支架部,可旋转地连接有所述驱动滚筒部且安装在所述阀单元的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转动部还包括为所述阀单元提供弹性支撑的弹簧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孔具有一侧与所述运转齿轮部的旋转轴近,另一侧与所述运转齿轮部的旋转轴远的结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单元包括:阀移动轴,基于所述阀转动部进行直线移动;阀盘,位于所述阀移动轴的端部并开闭气体流道的排出口,所述滚筒支架部包括:第一滚筒支撑部和第二滚筒支撑部,分别安置在所述运转齿轮部的两侧面并支撑所述驱动滚筒部的滚动轴两端;以及支架底部,在所述运转齿轮部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滚筒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滚筒支撑部并安装有所述阀移动轴的端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轴上具有主齿轮部,所述动力传递齿轮部包括:第一中间齿轮部,其与所述主齿轮部咬合;第二中间齿轮部,其直径比所述第一中间齿轮部的直径小,且凸出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部的一侧并与所述运转齿轮部咬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部、所述运转齿轮部、所述驱动滚筒部及所述阀移动轴布置在同一垂直线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齿轮部与所述主齿轮部互相咬合并与所述运转齿轮部隔离且平行布置。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结构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外壳包括:底盘躯干部,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第一轴支撑部,具有在所述底盘躯干部的上面向上部一侧延伸的形状,且支撑所述动力传递齿轮部和所述运转齿轮部的一侧;第二轴支撑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轴支撑部隔离且在所述底盘躯干部的上面向上部一侧延伸形状,且支撑所述动力传递齿轮部和所述运转齿轮部的另一侧,且使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轴贯通;发动机插入部,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千守申东彬朴墉淳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