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87574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通过将含二芳胺的交联基团的单体、烷基芴单体和烷基芴的硼酸酯单体通过Suzuki聚合反应后,再依次采用苯硼酸和溴苯进行封端反应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适合进行溶液加工和印刷显示,用于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基于该交联型聚合物的发光层在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时不用退火处理,使得制备工艺更简单。

Crosslinked conjugated polymer based on two aromatic amine group,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ross-linked conjugated polymer based on two aromatic amine group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crosslinking of conjugated polymer with two aromatic amine groups based on alkyl fluorene through boric acid ester monomer, crosslinking groups containing two aromatic amine monomers and fluorene monomer by Suzuki polymerization, followed by phenylboronic acid and bromobenzene capping reaction system. Crosslinking type conjugated polymer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olubility,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and printing solution for display, light emitting layer preparation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of cross-linked polymer in the preparation of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ithout annealing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more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有机电子和光电子产业,包括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逐渐实现产业化。有机电子产品具有价格低廉,体轻便携等优点。使其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开发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有机电子产品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研究机构和科研团队的关注,而在这其中,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材料成为关键。但是,目前有机发光器件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问题,就是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达不到实用化要求,这大大限制了OLED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个问题,各个研究机构都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因为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适用于溶液加工,以及较好的荧光量子产率,其发光器件不仅高效稳定,而且为更饱和蓝光,可以同时实现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提高,可以满足全彩显示的要求。所以在有机电子显示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芳胺基团的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式中,Ar为芳香环基团;R1-R8选自-H、-F、-Cl、-Br、-I、-D、-CN、-NO2、-CF3、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烷烃基、碳原子数1~20的烷烃醚、碳原子数1-10的烷烃硫醚;0≤x≤1;0≤y≤1;聚合度n为1-300;Ar为如下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9,10-二烷基菲;2,7-取代芴;3,6-取代芴;2,7-取代硅芴;3,6-取代硅芴;2,7-取代螺芴;3,6-取代螺芴;2,7-取代-9,9-二烷氧基苯基芴;3,6-取代-9,9-二烷氧基苯基芴;2,7-取代咔唑;3,6-取代咔唑;2,6-取代-二噻吩并噻咯;2,6-取代-二噻吩并环戊二烯;2,5-取代吡啶;2,6-取代吡啶;3,5-取代吡啶;3,5-双(4-取代-苯基)-4-基-1,2,4-三唑;3,5-双(4-取代-苯基)-1,2,4-噁二唑;4,7-双(5-取代-4-烷基噻吩基)-2,1,3-苯并噻二唑;4,7-双(5-取代-4-烷基噻吩基)2,1,3-苯并硒二唑;4,7-取代-5,6-烷基-2,1,3-苯并噻二唑;4,7-取代-5,6-烷基-2,1,3-苯并硒二唑;2,5-取代-3,4-二烷基噻吩;2,5-取代-3,4-二烷基硒吩;5,5-取代-4,4-二烷基-联噻吩;茚芴;吲哚咔唑;4,9-取代-6,7-烷基-萘并噻二唑;4,9-取代-6,7-烷基-萘并硒二唑;萘并茚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磊赵森郭婷杨伟彭俊彪曹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