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化合物、其合成及精制法、诊断用组合物、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及循环可视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56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解决了以往的吲哚菁绿对水和生理食盐水的溶解性等问题的吲哚菁化合物、其合成及精制法、含该吲哚菁化合物的诊断用组合物。并且提供利用该诊断用组合物的评价吲哚菁化合物在体内动态的方法、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使生物体内的血液等的水分的循环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还发现了在环状糖链环糊精的空洞内包合近红外荧光性吲哚菁分子的疏水性部位、用葡萄糖披覆吲哚菁分子的疏水性部位的吲哚菁化合物及其合成法和精制法。通过利用包含所述新吲哚菁化合物的诊断用组合物,实现了静脉给药时的肝脏以外的器官的荧光摄像方法、吲哚菁化合物体内动态评价方法、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以及使生物体内的血液等的水分的循环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

Indole compound, its synthesis and refining method, diagnostic composition, biological dynamic measuring device and circulation visualization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indole compound tha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olubility of water and physiological saline in the past indocyanine green, synthesis and refinement thereof, and diagnos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indole compound. And provide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docyanine compounds in vivo by using the dynamic diagnosis organism dynamic measuring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vivo blood circulation visualization of water. Also found indocyanine hydrophobic hydrophobic compounds site location, inclusion of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t indocyanine molecules in the empty ring chain in sugar dextrin coated with glucose indocyanine molecules and their synthesis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By using the diagnosis comprising the new indocyanine compounds with composition of the fluorescent intravenous drug outside the liver organ imaging method, biological indocyanine compounds in vivo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dynamic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vivo blood circulation visualization of th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吲哚菁化合物、其合成及精制法、诊断用组合物、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及循环可视化装置本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80006735.X、申请日为2011年1月2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新吲哚菁化合物、其合成法及其精制法、使用该吲哚菁化合物的诊断用组合物、使用该诊断用组合物的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以及循环可视化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对医疗诊断技术、医疗外科手术技术、科学测定分析技术、印刷技术、笔记技术、涂装技术、染料技术、染色技术有用的绿色色素,且具有发出近红外荧光的性质的新吲哚菁(indocyanine)化合物、其合成法及其精制法以及诊断用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属于绿色色素且具有发出近红外荧光的性质的环状糖链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合成法及其精制法、使用该吲哚菁化合物的诊断用组合物、使用该诊断用组合物的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以及循环可视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已合成了各种各样的属于绿色色素的发出近红外荧光的吲哚菁化合物,例如,它们在医疗领域中作为眼玻璃体手术用染色用色素,肝功能检查药用色素,循环功能检查药用色素,外科手术用色素,外科手术用近红外荧光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吲哚菁化合物、其合成及精制法、诊断用组合物、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及循环可视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是以下述化学式15、16、19或20表示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化学式15]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1.28 JP 2010-017255;2010.06.10 JP 2010-132921.一种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是以下述化学式15、16、19或20表示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化学式15][化学式16][化学式19][化学式20]其中,在所述化学式16和20中,吲哚菁的萘基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合在环糊精的空洞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由化学式19或20表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由化学式15或16表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由化学式16或20表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由化学式20表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由化学式16表示。7.一种由下述化学式15或19表示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化学式15][化学式19]所述方法包括:(i)将分别由下述化学式13或18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下述化学式14表示的氨基环糊精在溶剂中混合的步骤;以及(ii)向混合物中加入脱水缩合剂进行所述混合物的脱水缩合反应的步骤,[化学式13][化学式18][化学式14]8.一种由下述化学式16或20表示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其中吲哚菁的萘基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合在环糊精的空洞中,[化学式16][化学式20]所述方法包括,使分别由下述化学式15或19表示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在水中进行包合反应的步骤:[化学式15][化学式19]9.一种由下述化学式(15)或(19)表示的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包括用含HCl的溶剂对所述化合物进行柱层析法洗提从而对其进行精制的步骤,[化学式15][化学式19]10.一种诊断用组合物,其为含有一种或多种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的水溶液,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选自由以下述化学式(15)、(16)、(19)或(20)中的任一者表示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并且所述诊断用组合物通过向体内注入而使用,[化学式15][化学式16][化学式19][化学式20]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诊断用组合物,其实质上不含碘。12.一种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的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包括:激发光照射单元,其在施用了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诊断用组合物的生物体的一部分,向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照射激发光;荧光强度测定单元,其测定通过所述激发光照射单元激发的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发出的荧光的强度;以及生物体内动态计算单元,其由从所述荧光强度测定单元经时获取的所述荧光强度,获得该荧光强度的经时变化,从而算出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在所述生物体的所述一部分中向间质组织液中移动的速度和/或向间质组织液外移动的速度。13.一种循环可视化装置,包括:激发光照射单元,其在施用了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诊断用组合物的生物体的一部分,向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照射激发光;荧光成像单元,其二维性地获取通过所述激发光照射单元激发的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发出的荧光的强度,从而得到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在所述生物体内的分布状态数据;形态成像单元,其二维性地获取波长不同于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所发出的所述荧光的波长的光的强度,从而得到所述生物体的所述一部分的形态数据;以及显示单元,其将通过所述形态成像单元得到的所述形态数据和通过所述荧光成像单元得到的所述分布状态数据进行重叠而显示所述生物体的所述一部分中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的分布状态。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循环可视化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将其中所述生物体的所述一部分中的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的分布量低于规定基准的部分,作为坏死部分进行显示。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还包括:肿胀进展预测单元,其由所述生物体的所述一部分中的向间质组织液内或外移动的速度,预测所述生物体的所述一部分以后进展的肿胀程度。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体内动态测定装置,其中,所述肿胀进展预测单元预测与经过规定时间以后的向所述间质组织液中的移动速度所相应的肿胀进展程度,所述规定时间是从施用所述诊断用组合物至所述环糊精结合吲哚菁化合物分散于全身的血液中为止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西克伦平田仁新井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三重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