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具构造、压力加工装置及压力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加工用的模具构造、使用此模具构造的压力加工装置和压力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电子设备、家电、产业机械、汽车、通信周边设备等中,为了将多个回路零部件电气性地连接,使用了金属制的连接器端子、导电杆(以下总称为连接器端子)。
[0003]例如,在近年生产的增加显著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中,连接器端子承担了继电器、电阻、熔丝、电源传感器等的作用,是进行高电压电源的供给、断开、分配等的重要的零部件。今后,为了应对进一步的高电压化、提高安全性、方便性,预计搭载在电源箱内的电子零部件增加。与此相伴,连接器端子也需要应对高密度化,要求实施了更微细的加工的连接器端子。
[0004]连接器端子的制造,一般来说由薄板的金属材料的压力加工进行。作为压力加工的方法,已经知道各种方法,有单次压力加工、顺次输送压力加工等。在作为最单纯的压力加工的方法的单次压力加工的情况下,分别单独准备在剪切加工、弯曲加工、拉伸加工等各工序中所需要的模具。单独加工,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具构造,其用于配置在压力机主体的可动台和固定台之间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压力加工,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具构造具备固定在上述固定台上的下模;设置在上述下模的上方的上模;设置在上述上模和上述下模之间的第一弹性体及止动器;和与上述上模的上述可动台侧连结的压力调整装置,上述压力调整装置具有与上述可动台抵接的压力板;和设置在上述压力板和上述上模之间的第二弹性体,在上述压力加工的非加压时,上述第一弹性体使上述上模和上述下模离开,在加压时,上述止动器一边规定上述上模的下死点位置,一边从上述压力调整装置的上述压力板经上述第二弹性体向上述上模施加来自上述可动台的压力,在上述上模和上述下模之间夹入上述被加工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弹性体的上端的端面以非固定方式与上述压力板的下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弹性体是流体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弹簧具有壳体、封入上述壳体的内部的流体和可在上述壳体的轴向伸缩的活塞杆,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角真一,池浦良淳,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三重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