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831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01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包括:芽诱导培养和根诱导培养,以优良野生或驯化单株的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培养基的筛选,制成诱导的专用培养基,成功的建立了毛叶山桐子树组织培养育苗的全套体系,为毛叶山桐子树大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技术和方法。经过数代培养后,芽生长正常,炼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可以显著提高毛叶山桐子树的产量。

Breeding method of Idesia polycarpa tissue culture

This disclosure is a method for breeding Idesia polycarpa tissue culture. Including: bud induction medium and root induction culture, bud stem of good wild or domesticated plants as explants. After screening culture medium, made of special culture medium induced,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Idesia polycarpa tre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full system, provides a reliabl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 for a large number of Idesia polycarpa tree tissue culture. After several generations, bud growth, seedling survival rate reached more than 90%,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yield of Idesia polycarpa t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本公开涉及植物繁殖
,尤其涉及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毛叶山桐子(IdesiapolycarpaMaxim.var.vestitaDiels)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变种,为我国的一个乡土树种。为落叶乔木,具有速生、水土保持功能好,且果实产量大、含油率高、油质好、可食用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生态经济林木。毛叶山桐子树高达10~15m,树皮平滑,叶互生,宽卵形至卵状心形,端尖,长8~20cm,宽6~20cm,边缘有疏锯齿,冠幅大,在自然生态中是中、低层植被的良好屏障。该树种属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但侧根非常发达,成水平分布,根系密集层为20~60cm,根端根须密集成网,这一特点使其对土地表层水土的保持能力极强。同时,毛叶山桐子产量高,单株产量高的可达200~300Kg,产果的持续时间长达70~100年。毛叶山桐子果实含油率高,干果达36%~38%,油品质量好,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2%以上,亚油酸就高达68%以上,维生素E含量高达1‰以上,是良好的食用油、保健油和工业用油原料。毛叶山桐子素有“绿荫护夏,红果迎秋”的美誉,可作为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培养基注入玻璃瓶中,经高温高压消毒待用;步骤2:采用优良野生或驯化单株的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乙醇‑纳米银溶液消毒,用无菌水冲洗4‑5次;步骤3:无菌条件下,将消毒的外植体接种在含有抗褐变成分的启动培养基中,将其置于8℃低温暗培养7天,然后转为温度23℃,日光为光源、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下,每日照光10小时,湿度为60%,培养30天,分化长成单芽苗;步骤4:将长成的所述单芽苗,剪切成带有隐芽的小段,接种于注入增殖培养基的所述玻璃瓶中,进行增殖培养,不断增殖,得到试管芽苗;步骤5:将培养的所述试管芽苗,对基部剪切去愈伤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培养基注入玻璃瓶中,经高温高压消毒待用;步骤2:采用优良野生或驯化单株的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乙醇-纳米银溶液消毒,用无菌水冲洗4-5次;步骤3:无菌条件下,将消毒的外植体接种在含有抗褐变成分的启动培养基中,将其置于8℃低温暗培养7天,然后转为温度23℃,日光为光源、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下,每日照光10小时,湿度为60%,培养30天,分化长成单芽苗;步骤4:将长成的所述单芽苗,剪切成带有隐芽的小段,接种于注入增殖培养基的所述玻璃瓶中,进行增殖培养,不断增殖,得到试管芽苗;步骤5:将培养的所述试管芽苗,对基部剪切去愈伤组织,接种于消毒的注入壮苗培养基的玻璃瓶中,进行壮苗培养30-35天;步骤6:将试管壮苗,去掉基部愈伤组织和部分叶片,留3-5片叶片,接种于消毒的注入生根培养基的玻璃瓶中,进行生根培养10-15天;步骤7:将生长的带有完整根的小苗,取出清洗,移栽到含有草炭和花生壳粉的基质中,浇透水,保持温度25-28℃,相对湿度80%以上,前10天遮光70%,后逐渐见光,20天后生根成活,35-45天后,全光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将培养基配好调节pH值,加热溶解后分装注入玻璃瓶中,经115℃高压消毒15min后凝固待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采用优良野生或驯化单株的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0.5%乙醇-纳米银溶液消毒15min,用无菌水冲洗4-5次放于无菌0.1%PVP水中保存待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组织培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无菌条件下,将消毒的外植体用手术刀斜切成带有隐芽的1cm-2cm长茎段。接种在步骤1的含有抗褐变成分的启动培养基中,将其置于8℃低温暗培养7天,然后转为温度23℃-25℃,日光为光源、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士伟周翔田琨朱强陈金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