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双线束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68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双线束扎带,包括卡接盒和扎带,其中,所述卡接盒包括扣合成一体的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所述扎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扎带的一端与所述顶盖或者底盖固定连接,所述扎带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第三穿孔、第四穿孔和第二穿孔,或者依次穿过所述第三穿孔、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四穿孔,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锯齿能与所述第二穿孔或者所述第四穿孔的边沿卡接。通过设置卡接盒,将线束分层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多根线束同时捆扎,并且不会发生干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双线束扎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双线束扎带。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贯穿于整个车身,是整车的关键零部件,线束固定及防护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整车的安全可靠。目前,普遍采用汽车线束扎带固定的方式,其操作简单,适合汽车批量生产装配的节奏。汽车扎带形式有多种多样的,以适应不同线径和不同车身孔位(或螺栓大小)的变化。图1中所示为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线束扎带,其包括扎带本体1'和卡紧部2',扎带本体1'的一端与卡紧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扎带本体1'上设置有锯齿11',卡紧部2'上设置有穿孔21',穿孔21'中设置有能与锯齿11'相啮合的凸台22',使用时,将扎带本体1'的自由端穿过穿孔21',并使锯齿11'与凸台22'相配合即可。但是,目前的汽车线束扎带功能简单,一根扎带只能实现对单根线束的捆扎;有多根线束需要捆扎时,容易发生干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双线束扎带,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管线分层布置,解决管线干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双线束扎带,包括:卡接盒,所述卡接盒包括扣合成一体的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双线束扎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双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盒,所述卡接盒包括扣合成一体的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扎带,所述扎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扎带的一端与所述顶盖或者底盖固定连接,所述扎带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第三穿孔、第四穿孔和第二穿孔,或者依次穿过所述第三穿孔、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四穿孔,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锯齿能与所述第二穿孔或者所述第四穿孔的边沿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双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盒,所述卡接盒包括扣合成一体的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扎带,所述扎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扎带的一端与所述顶盖或者底盖固定连接,所述扎带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第三穿孔、第四穿孔和第二穿孔,或者依次穿过所述第三穿孔、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四穿孔,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锯齿能与所述第二穿孔或者所述第四穿孔的边沿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双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盒上开设有开口,所述锯齿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盒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汽车双线束扎带还包括:两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卡接件包括本体部、活动杆和卡接扣,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卡接扣分别与所述本体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的内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腰型孔,两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腰型孔中,并能沿所述第一腰型孔移动,所述卡接扣能与所述卡接孔相配合;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并旋转连接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锁止件的第二端裸露在所述开口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双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能与所述锁止件相配合控制所述卡接扣与所述卡接孔相配合或者分离,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裸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超韩光杰王春芝史正玉汪振兴章剑兵张艳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