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膜,其用于氧化聚合型油墨印刷品及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印刷品,该树脂膜具有油墨密着性,而且使印刷品具有耐划痕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膜含有固化型树脂(A)及烯烃类树脂(B),所述固化型树脂(A)以JIS-K-5600-5-4为基准的铅笔硬度大于等于HB,并且该热塑性树脂膜外表面的至少一面具有涂布层,所述涂布层含有由烯烃类树脂(B)形成的凸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树脂膜,所述热塑性树脂膜用于氧化聚合型油墨及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印刷品时具有优异的油墨密着性和耐划痕性。
技术介绍
在室外海报及粘贴于冷冻食品用容器上的标签等要求耐水性的印刷品中,要用到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印刷适宜性得到改善的白色聚烯烃类合成纸可用于凹版印刷、苯胺印刷、活版印刷(letter press)、胶印等的印刷,获得表现丰富的印刷品。对于这种聚烯烃类合成纸,由于它的原料聚烯烃类树脂是非极性的,所以一般来说,对该类合成纸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后则为其提供油墨转印性及油墨密着性等印刷适宜性。作为上述表面处理的一种,已知有对树脂膜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然后将涂布剂涂布于其上的方法。作为该氧化处理方法,已知有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等方法。作为上述涂布剂,例如在特开平01-141736号公报、特开平06-025447号公报及特开2000-29041号公报中所报道的将聚乙烯亚胺或吖丙啶·亚乙基脲共聚物等作为涂布剂进行涂布。但是,对于经过上述表面处理后的聚烯烃类合成纸,其表面容易产生划痕,在剪裁和装订等加工过程中如果印刷品被划破,则油墨就易于从表面剥离下来,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问题。若需要这种防油墨剥离性(耐划痕性),则印刷时要使用耐摩擦性油墨,或者在印刷过程中或印刷后进行表面上漆加工。与普通的印刷品相比,这种印刷品的价格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膜,当将该树脂膜用于凹版印刷、苯胺印刷、活版印刷、胶印等的印刷时,所得到的印刷品具有油墨密着性并具有印刷品的耐划痕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具有下述构成的热塑性树脂膜、印刷品及有粘着剂层的标签来完成的。1.一种热塑性树脂膜,其含有固化型树脂(A)及烯烃类树脂(B),所述固化型树脂(A)以JIS-K-5600-5-4为基准的铅笔硬度大于等于HB,并且该热塑性树脂膜外表面的至少一面具有涂布层,所述涂布层含有由烯烃类树脂(B)形成的凸起。2.上述1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涂布层中含有5重量%~99重量%的固化型树脂(A)、1重量%~95重量%的烯烃类树脂(B)。3.上述1或2任意一项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烯烃类树脂(B)的重量平均粒径d(μm)和热塑性树脂膜每10000μm2面积上由烯烃类树脂(B)所产生的凸起数n满足下列数学表达式(1)100≤3n(d/2)2≤10000 (1)。4.上述1~3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固化型树脂(A)以JIS-K-7113为基准的伸展率为小于或等于300%。5.上述1~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固化型树脂(A)为热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电子射线固化型树脂中的至少一种。6.上述5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固化型树脂(A)为下述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聚酯丙烯酸酯类树脂、聚醚丙烯酸酯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树脂、环氧丙烯酸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尿素类树脂、酚类树脂、不饱和聚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硅酮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醇酸树脂及聚氨酯类树脂。7.上述6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固化型树脂(A)为聚氨酯类树脂。8.上述7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聚氨酯类树脂为聚醚氨酯类树脂及聚醚酯氨酯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9.上述1~8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烯烃类树脂(B)的最低造膜温度为大于或等于40℃。10.上述1~9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烯烃类树脂(B)的重量平均粒径d为0.1μm~10μm。11.上述1~10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烯烃类树脂(B)含有烯烃共聚物,所述烯烃共聚物与羧酸及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结合。12.上述11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烯烃共聚物的酸含量为小于或等于30重量%。13.上述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热塑性树脂膜含有无机微细粉末及有机填充物中的至少一种。14.上述13中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无机微细粉末和有机填充物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小于或等于75重量%。15.上述1~1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热塑性树脂膜为多层结构。16.上述1~15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热塑性树脂膜至少延一个方向延伸。17.上述1~16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其中热塑性树脂膜的空孔率为大于或等于1%。18.一种印刷品,其使用上述1~17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19.一种标签,其在上述1~17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膜的至少一面设有粘着剂层。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热塑性树脂膜的涂布层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图中的符号意义如下。A固化型树脂B烯烃类树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I)热塑性树脂膜层(基材层)(1)作为用作原材料的热塑性树脂,可举出例如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等乙烯类树脂;丙烯类树脂;聚甲基-1-戊烯树脂或乙烯-环状烯烃共聚物等聚烯烃类树脂;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等聚酰胺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其共聚物、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脂肪族聚酯等热塑性聚酯类树脂;聚碳酸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间规立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苯硫醚等热塑性树脂。上述树脂也可以2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上述热塑性树脂中,优选使用下述物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其共聚物,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其共聚物与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1-戊烯树脂、乙烯-环状烯烃共聚物等的混合物,或者非极性聚烯烃类树脂。从耐化学性、成本等方面考虑,上述聚烯烃类树脂中进一步优选丙烯类树脂。作为相关的丙烯类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丙烯均聚物,其为显示出等规立构、间规立构或各种立体规整性的聚丙烯;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其以丙烯为主要成分,所述α-烯烃为乙烯、1-丁烯、1-己烯、1-庚烯、4-甲基-1-戊烯等。所述共聚物可以是2元共聚物、3元共聚物或4元共聚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另外,使用丙烯均聚物时,为了增加延伸性,优选加入2重量%~25重量%的熔点低于丙烯均聚物的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树脂。热塑性树脂膜可以是2层结构或至少3层的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的延伸轴数可以是1轴/1轴、1轴/2轴、2轴/1轴、1轴/1轴/2轴、1轴/2轴/1轴、2轴/1轴/1轴、1轴/2轴/2轴、2轴/2轴/1轴、2轴/2轴/2轴。多层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书写性、印刷性、热转印适宜性、耐擦写性、2次加工适宜性等。另外,热塑性树脂膜中可以不含有无机微细粉末或有机填充物,也可以含有无机微细粉末或有机填充物。(2)无机微细粉末、有机填充物热塑性树脂膜中所含有的无机微细粉末及/或有机填充物的种类不特别限定。作为无机微细粉末,例如有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烧制粘土、滑石、硫酸钡、硅藻土、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钛、氧化硅等,这些物质也可用脂肪酸等进行表面处理。其中,重质碳酸钙、烧制粘土、滑石价格便宜且成型性好,所以是优选的。作为有机填充物,例如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苯乙烯、三聚氰胺树脂、聚醚砜(ポリエチレンサルフアイト)、聚酰亚胺、聚乙基醚酮、聚醚醚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塑性树脂膜,其含有固化型树脂(A)及烯烃类树脂(B),所述固化型树脂(A)以JIS-K-5600-5-4为基准的铅笔硬度大于等于HB,并且该热塑性树脂膜外表面的至少一面具有涂布层,所述涂布层含有由烯烃类树脂(B)形成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足利光洋,
申请(专利权)人:优泊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