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582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该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所得弱捻混纺纱具有手感柔软、蓬松保暖的特性,适合制作毛衣、内衣等。

Weak twist blended yar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eak twist blended yarn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weak twist yarn by ultra-fine fibers, water-soluble PVA fibers and other common staple fibres after removal of dissolved water-soluble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the inch twist factor is 2 ~ 2.8, fluffy degree is above 70%, the fineness of monofilament ultra-fine fibers is 0.5 ~ 1.0dtex. The weak twist blended yar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feel, fluffy and warmth retention. It is suitable for making sweaters, underwear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对保暖内衣、毛衣等保暖服装要求在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求具有轻量、蓬松以及柔软手感。目前,为了使织物具有轻量、蓬松以及柔软手感,市面上的产品大多通过采用高纱支、低捻系数的纱线,再结合对织物进行单面或者双面起毛使得织物与人体间形成空气层的技术手段,最终获得薄而轻、手感柔软,且保温性优异的贴身衣服。如专利文献CN201010536626.6中公开的一种保温性优异的针织物和使用该针织物而成的贴身衣服,通过选用弱捻长绒棉细纱编织后再进行起毛加工获得,虽然所得针织物手感比较好,但是,保温性能的提高非常有限。又如专利文献CN201310313430.4中公开了一种羊毛混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通过使用超细抗起球腈纶纤维、羊毛以及普通涤纶短纤维形成的纱线进行织造获得,所得织物具有抗起球、蓬松保暖以及羊毛织物般的手感,但该专利技术为了获得纯羊毛的手感和光泽,纱线捻系数设定偏高,导致纱线蓬松度不够,而且最终产品与普通腈纶100%产品相比,保暖性没有明显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柔软、可纺性高、轻量蓬松保暖的弱捻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本专利技术的弱捻混纺纱线,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后,纤维空隙增大,蓬松性明显提高;而且捻系数较低,手感比较柔软;混纺纱线中混入超细短纤维可以使得单位断面上纤维根数增加,纤维间抱合力得到提高,不会因较低的捻系数而降低生产性。而混纺纱线中混入其他普通短纤维,可以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湿、透气以及抗起毛起球性能。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弱捻混纺纱制作的毛衣、内衣等,具有极佳的手感以及蓬松保暖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超细短纤维,增加了单位断面上的纤维根数,纤维排列均匀、紧密,纱线强度提高,有效控制了纱线断头以及纱支粗细不匀的发生机率,同时与100%常规纤度的纱线相比手感更加柔软。本专利技术所用超细短纤维的细度为0.5~1.0dtex。超细短纤维的细度低于0.5dtex的话,前纺梳理较困难,易被梳短形成短绒,降低成纱品质;而细度高于1.0dtex的话,相同总纤度的单位断面上纤维根数变少,导致纤维间抱合力降低,使得纱线的可纺性以及强力降低。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伸度低,纤维间不粘连,与其他纤维混纺时可提高可纺性;而且将混纺纱中的聚乙烯醇纤维通过热水处理溶解去除后,混纺纱的纤度降低,将原先聚乙烯醇纤维占据的空间空出来,形成空气层,提高保暖性。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后的弱捻混纺纱的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英制捻系数小于2.0时,混纺纱强力损失大,编织加工断头率会增加,同时纤维间易滑移,容易形成编织疵点。英制捻系数大于2.8时,纤维的扭矩过大,混纺纱结构过紧,手感变硬、蓬松性变差,影响保温性能。蓬松度是评价纱线的纤维间结构蓬松性能性能。蓬松度低于70%的话,织物的保温性不良。本专利技术所用其他普通短纤维的细度没有特别限定,考虑到纱线品质、可纺性等,优选为1.2~2.2dtex。本专利技术所用超细短纤维的成分优选为涤纶、腈纶、尼龙或者粘胶。更优选为腈纶或者涤纶。使用超细腈纶短纤维,主要是利用腈纶质轻、保暖的特点;使用超细涤纶短纤维,是利用涤纶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回复能力,以实现最终产品坚牢耐用、抗皱免烫。本专利技术所用其他普通短纤维优选为涤纶、腈纶、尼龙、粘胶、棉和蛋白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腈纶、尼龙或者棉。其他纤维使用腈纶短纤维,主要是利用腈纶质轻、保暖的特点;使用尼龙短纤维,是利用尼龙纤维极佳的抗磨性,以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而使用棉短纤维,主要是利用棉纤维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本专利技术的弱捻混纺纱可通过如下方法制得:选用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进行混合→梳理→并合→粗纱→细纱→络筒,得到弱捻混纺胚纱,再经过80~95℃热水处理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英制捻系数2.0~2.8、蓬松度为70%以上的弱捻混纺纱,其中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其中超细短纤维的用量优选为20~60重量%;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用量优选为5~40重量%;其他普通短纤维的用量优选为20~50重量%。如果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用量高于40重量%的话,将其溶解去除后,混纺纱的蓬松度变高,纤度变低,强力损失变大,有可能会导致编织加工断头率增加。如果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用量少于5重量%的话,混纺纱内部空气层变少,有可能会导致混纺纱的蓬松性变低,手感变硬。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单丝纤度优选为1.0~2.2dtex;其他普通短纤维的单丝纤度优选为1.2~2.2dtex。捻度降低后,纤维受到的扭矩小,纱线变得蓬松;但捻度过低的话,有可能会对纱线的可纺性、纱线强力产生影响;捻度过高的话,纤维受到的扭矩增加,有可能会导致纤维排列更紧密,手感变硬。因此上述混纺加工过程中,细纱英制捻系数优选为2.5~3.0,更优选为2.6~2.9。本专利技术的弱捻混纺纱可用于制作毛衣、内衣等针织物。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各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1)混纺纱的蓬松度纱线中纤维间空隙的体积占混纺纱总体积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纱线蓬松度=[1-(584.65/Ne)/(A×D2×103)×100%式中:Ne为纱线的英制支数,单位为Ne;A=π×ρ0/4ρ0=ρ1×ω1+ρ2×ω2…其中,ρ1、ρ2…为各组分纤维密度(参照中国纺织出版社《现代纺织工程棉纺手册(第三版)》87页表1-2-102常用纺织纤维的密度),g/㎤;ω1、ω2…为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后各组分纤维混率(参照《GB/T29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检测方法),%;D为纱线的外观直径,mm,显微镜下测量整体纱线整体直径,取值Ne=30。(2)英制捻系数英制捻系数=T×Ne-0.5式中:T为混纺纱的捻度,捻/inch;Ne为混纺纱的英制支数,Ne。(3)风格评价采用实施例、对比例制得的纱线进行编织,对获得的织物进行风格评价。随机选取10组人员,每组有两男两女,进行感官评价,依据下表要点进行打分记录,最后采用平均值方法进行汇总,以平均分值对应◎○△×记入表1,。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选用由60重量%的0.6tex的超细腈纶短纤维、10重量%的1.2dtex的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与30重量%的1.2dtex的粘胶短纤维为原料,进行混合→梳理→并合→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形成混纺纱,其中细纱工序中细纱的英制捻系数设定2.5。再经过95℃热水处理去除聚乙烯醇纤维,然后经过常规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弱捻混纺纱,其特征是:该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所述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捻混纺纱,其特征是:该弱捻混纺纱由超细短纤维、水溶性聚乙烯醇短纤维以及其他普通短纤维混纺后再溶解去除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得到,其英制捻系数为2.0~2.8、蓬松度为70%以上,其中所述超细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5~1.0dtex。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捻混纺纱,其特征是:所述其他普通短纤维的单丝细度为1.2~2.2dtex。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弱捻混纺纱,其特征是:所述超细短纤维的成分为涤纶、腈纶、尼龙或粘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弱捻混纺纱,其特征是:所述其他普通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兴峰包庆蔡东照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