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根望专利>正文

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327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涉及工业炉技术领域,包括集气室和中空的蓄热箱体,所述蓄热箱体的内腔填充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与蓄热箱体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燃气道,所述燃气道内设有燃气分配管。将燃气道设置在夹层内,燃气在燃气道内的燃气分配管内流动,夹层与蓄热箱箱体呈分体式设计,可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燃气在蓄热箱内腔不会发生泄露现象,而且即使燃气道、燃气分配管出现损坏泄漏时,也可方便地检修更换,而不必停炉进行更换,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
本技术涉及工业炉
,具体涉及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的主要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燃气通道布置在蓄热箱体的箱体内侧的浇注料砌体内,空气与烟气从蓄热箱体中部的蓄热体内交替通过;另一种是:燃气通道布置在蓄热箱体的中部浇注料砌体内,中部浇注料砌体与蓄热箱体砌体一次性浇注成型,为一体式结构,蓄热体布置在中部砌体与四周砌体形成的空间内,空气与烟气从蓄热体内交替通过。上述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哪一种结构,燃气通道都是伴随着蓄热箱体的浇注一次性浇注成型,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燃气通道内的燃气由炉外向炉内单向流动,而布置在通道外部的蓄热体则频繁经过冷热气体(空气—烟气)的交互冲击,燃气通道受到由此产生的热震的影响容易出现破裂漏气。一旦出现燃气泄漏,不但会影响正常生产,还会因燃气混入空气或烟气中而产生爆炸危险。此外,当发现燃气通道损坏需要更换时,必须停炉,整体更换蓄热箱体,由此造成的停产损失及能耗损失都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气通道密封性好、持久耐用、更换方便的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包括集气室和中空的蓄热箱体,所述蓄热箱体的内腔填充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与蓄热箱体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燃气道。优选的,所述燃气道内设有燃气分配管。优选的,所述夹层为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优选的,所述夹层也可由成型砖钻孔加工而成。优选的,所述夹层紧贴在蓄热箱体内壁成对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夹层设置在蓄热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或设置在蓄热箱体内壁的上下两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燃气道设置在夹层内,燃气在燃气道内的燃气分配管内流动,夹层与蓄热箱体呈分体式设计,可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燃气在蓄热箱体内腔不会发生泄露现象,而且即使燃气道、燃气分配管出现损坏泄漏时,也方便检修更换,而不必停炉进行更换,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集气室,2-蓄热箱体,3-蓄热体,4-夹层,5-燃气分配管,6-挡板,7-空烟气分配孔,8-挡栅,9-钢制外壳,10-耐火浇注料,11-绝热材料,12-锚固件,13-集气室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如图1所示,包括集气室1和中空的蓄热箱体2,所述蓄热箱体2的内腔填充蓄热体3,蓄热体3最外层与集气室1相通、最内层与带有空烟气分配孔7的挡板6毗邻,所述集气室1与蓄热体3交界处设有网格状挡栅8,所述蓄热体3与蓄热箱体2间设有夹层4,所述夹层4内设有燃气道。进一步地,所述燃气道内设有燃气分配管5,燃气在燃气道内的燃气分配管5内流动,燃气分配管由外向内插入夹层内的燃气道内与夹层内燃气道组成双保险的燃气通道。这种分体式设计可减少燃气在蓄热箱箱体内发生泄露的几率,而且即使燃气道、燃气分配管出现损坏泄漏时,也可方便地检修更换,而不必停炉进行更换,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层4可由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也可用成型砖等耐火制品钻孔加工而成。其中,所述挡板6由耐高温的高强度浇注料浇注而成,所述挡板内设空烟气分配孔7,形成空气和烟气交替进出的通道。挡板6设置在蓄热箱体2内前端与炉内火焰相接触的部位,防止蓄热体3被高压空气吹入炉内,同时使交替进出的空气和烟气按照需要的角度在空烟气分配孔7内流动。如图2所示,所述蓄热箱体2为方形,包括钢制外壳9和耐火浇注料10,所述钢制外壳9与耐火浇注料10之间设有绝热材料11,所述蓄热箱体2端面通过锚固件12与集气室端板13相连,所述燃气分配管5贯穿集气室端板13伸入夹层4的燃气道内。进一步地,所述钢制外壳9、集气室端板13均为钢板制作而成,所述锚固件12包括螺栓、螺母和垫圈,方便蓄热箱体的安装拆卸。其中,所述挡栅8由圆钢垂直交叉焊接而成网格状、且其端头折弯后与集气室1内壁固定连接。利用网格状挡栅8可避免内部蓄热体3在气流的冲击下脱出蓄热箱体2的内腔进入集气室1内。将蜂窝陶瓷蓄热体3分层整齐地码放在蓄热箱体2的内腔部;夹层4紧贴放置在蓄热箱体2内壁成对布置,根据需要可以在蓄热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布置,也可以在箱体内壁的上下两面布置;燃气分配管5由外向内插入夹层4的燃气道内,与夹层4共同组成双保险的燃气通道;由耐高温的高强度浇注料浇注而成的挡板6放置在蓄热箱体2内最前端与炉内火焰相接触的部位,防止蓄热体3被高压空气吹入炉内,同时使交替进出的空气和烟气按照需要的角度在空烟气分配孔7内流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燃气通道密封性好、持久耐用、更换方便的优点,其燃气通道是由有燃气分配管与夹层内燃气道形成的双保险结构,可有效地防止燃气在蓄热箱体内腔泄露,而且即使燃气通道砖或者燃气分配管损坏泄露,由于夹层与蓄热箱体呈分体式设计,也可以方便迅速地予以更换,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包括集气室(1)和中空的蓄热箱体(2),所述蓄热箱体(2)的内腔填充蓄热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3)与蓄热箱体(2)间设有夹层(4),所述夹层(4)内设有燃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包括集气室(1)和中空的蓄热箱体(2),所述蓄热箱体(2)的内腔填充蓄热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3)与蓄热箱体(2)间设有夹层(4),所述夹层(4)内设有燃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道内设有燃气分配管(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燃一体式空气单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根望
申请(专利权)人:韩根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