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和燃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030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具。燃烧器包括底座、第一分气结构和第二分气结构。第一导气管连接第一腔体。第一腔体间隔设置在底座上以形成一次空气补充通道。一次空气补充通道与燃气进气间连通。第一腔体开设有第一腔室。第一导气管连通第一腔室和燃气进气间。第一导气管伸入燃气进气间内。第二分气结构包括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导气管连通第二腔室和燃气进气间。第三腔体设置在第二腔室中。第三腔体开设有与第二腔室间隔的第三腔室。第三导气管连通第三腔室和燃气进气间。上述燃烧器可实现三环火的燃烧器。底座与第一腔体间形成的一次空气补充通道可吸入更多的一次空气进入燃气进气间,使燃气燃烧更充分,燃烧器的火力更大。

Burner and gas cook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rner and a gas cooker. The burner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and a second 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The first ai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The first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o form a primary air supplementary passage. The primary air supply passag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gas inlet. The firs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mber. The first air pipe communicates with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gas inlet. The first air guiding pipe extends into the gas intake chamber. The second gas structure comprises a second cavity and a third cavity. The second air guid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chamber and the gas inlet. The third chamber is disposed in the second chamber. The third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chamber spaced from the second chamber. The third air guiding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ird chamber and the gas inlet. The burner can realize a three ring burner. The primary air supplementary passage form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first chamber can suck more primary air into the gas intake chamber to make the gas burn more fully, and the fire power of the burner is gr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燃烧器一般具有多个气腔以实现多环火,如三环火。每个气腔均由独立的引射管供气。在供气时,一次空气在引射管的一端与燃气混合成混合气体再进入引射管和气腔中。但是,这样使得一次空气的进气量较少,导致一次空气供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具。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形成有燃气进气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燃气进气通道,所述燃气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燃气进气间;第一分气结构,所述第一分气结构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形成一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一次空气补充通道与所述燃气进气间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所述第一导气管伸入所述燃气进气间内;第二分气结构,所述第二分气结构包括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面间隔设置有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和所述第三导气管伸进所述燃气进气间内,所述第二腔体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第三腔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间隔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三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烧器中,三个腔室的结构可实现三环火的燃烧器。底座与第一腔体间形成的一次空气补充通道可吸入更多的一次空气进入燃气进气间,保证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混合气体中的一次空气的含量充足,使燃气燃烧更充分,燃烧器的火力更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体包括间隔的分气盘和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间隔以形成所述一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分气盘设置在所述连接盘上并与所述连接盘间隔形成二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第二腔体穿设所述分气盘并承载在所述连接盘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气盘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分气盘的外侧面呈圆形,所述第二腔体穿设所述方形通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两个隔断件,所述两个隔断件将所述第一腔室隔开为两个子燃气腔室,所述第一导气管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子燃气腔室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燃气进气间连通,另一个所述子燃气腔室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燃气进气间连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气管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面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导气管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开口间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腔室相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三腔体的底面间隔覆盖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且设置有隔开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挡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凹槽和所述挡壁配合连接以隔开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孔的孔壁包括导流面,所述通气孔中设置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和所述导流面相对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导流面共同形成用于导引气体进入所述第三腔室的导流通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通道沿所述进气孔的进气方向呈渐扩的形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面呈弧形,所述遮挡片包括顶面、底面和连接面,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为平面,所述连接面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所述连接面呈弧形且与所述导流面形成所述导流通道。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气灶具包括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燃烧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气灶具中,三个腔室的结构可实现三环火的燃气灶具。底座与第一腔体间形成的一次空气补充通道可吸入更多的一次空气进入燃气进气间,保证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混合气体中的一次空气的含量充足,使燃气燃烧更充分,燃气灶具的火力更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燃烧器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分气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分气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分气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分气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分气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二腔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三腔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三腔体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形成有燃气进气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燃气进气通道,所述燃气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燃气进气间;第一分气结构,所述第一分气结构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形成一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一次空气补充通道与所述燃气进气间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所述第一导气管伸入所述燃气进气间内;第二分气结构,所述第二分气结构包括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面间隔设置有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和所述第三导气管伸进所述燃气进气间内,所述第二腔体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第三腔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间隔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三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形成有燃气进气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燃气进气通道,所述燃气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燃气进气间;第一分气结构,所述第一分气结构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导气管连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形成一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一次空气补充通道与所述燃气进气间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所述第一导气管伸入所述燃气进气间内;第二分气结构,所述第二分气结构包括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面间隔设置有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和所述第三导气管伸进所述燃气进气间内,所述第二腔体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第三腔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间隔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三导气管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燃气进气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间隔的分气盘和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间隔以形成所述一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分气盘设置在所述连接盘上并与所述连接盘间隔形成二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第二腔体穿设所述分气盘并承载在所述连接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分气盘的外侧面呈圆形,所述第二腔体穿设所述方形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两个隔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育文余悦泳季俊生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