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文正专利>正文

安全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7844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18:17
一种安全刹车装置,用以预防因为在自行车的前制动器施加过度的制动力而导致翻车事故;本发明专利技术藉由有效地延伸连接刹车杆与自行车前制动器的刹车夹钳间的刹车缆线长度而工作;一种刹车释放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一结合在一壳体的腔室末端的活塞的刹车缆线,该活塞位于壳体的腔室内;在该活塞与接近该壳体端部之间设有具备预定应变率的压缩弹簧以及一预负载中断力;该壳体的接近端部位置固定地设于一自行车的前制动器系统。

Safety brake device

A safety brake device to prevent excessive braking force applied for bicycle in front brakes caused by rollover accidents;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by extending connecting the brake rod and the bicycle front brake clamp of the brake cable length; a brake release system of the embodiment comprises a combination cable brake piston at the end of a shell of the chamber, the piston is in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end part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close to the predetermined strain rate compression spring and a pre load force before the interruption; the brake system shell near end fixed position on a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刹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二轮车辆的动力控制刹车领域,特别地,此专利技术关于藉由释放刹车缆线的张力而降低刹车制动力的系统,藉此预防因为过度的制动力而导致翻车事故。
技术介绍
目前的刹车系统是在材料与关键技术方面做改良。现有所有关于机构的刹车都是在增加刹车摩擦力以使骑乘者能降低速度或停下来,大部分刹车的问题来自于过度的摩擦或缆线的安装不良或不良的制动器品质;传统的悬臂式制动器使用两条缆线,其中一条主缆线是往自行车的中心线延伸而下,而第二条缆线则横向连接车轮每一侧的悬臂单元,该主缆线可以被往上拉至该横向缆线的中央,以致于造成该悬臂单元往内旋转;前述刹车系统之类的操作因而仅在前制动器提供过多的压力而锁住前车轮,以致于造成往前翻覆的事故。现有的具有直拉式悬臂的刹车杆无法在潮湿的状况下不碰触到把手而拉动足够的缆线来停住车辆,而在干燥的状况下则若非无法工作,便是太过于突然地夹住。过去几年,自行车的制动器已被重复地设计来使骑乘者可以增加制动力,然而,该制动力对于经验不足者而言却难以控制,特别是自行车的制动器以非常大的力量提供刹车很可能会造成车轮锁住,此对于经验不足的骑乘者容易造成打滑,也就是任何一种刹车系统都无法适当地调整、保持及使用刹车而可能造成失控及伤害。目前其中一种用来降低制动力量的系统是关于自行车刹车装置的刹车动力模块,更特别地,其是关于一种可以调整制动力的模块,其可被安装在沿着自行车刹车装置的刹车缆线的中间,以依据该刹车缆线的内线的行程而调整制动力,该可调整制动力的模块可以提供不同的制动力以符合不同的骑乘者或路况;然而,该系统无法在所有的天气状况下被操作;该系统在成本上不具效益或在使用上不具方便性。另一种现有用来降低制动力量的系统揭露一种缆线连接装置,其包括一适于容纳一控制缆线的外壳的缆线套;一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的导引件可移动地支撑该缆线套;以及一偏压装置,用来偏压该缆线套朝向该导引件的第二端部。在另一个装置中,提供一连接器用来连接位于一第一外壳与一第二外壳之间的一第一内线的一部分,以及一位于一第三外壳与一第四外壳之间的第二内线的一部分,其中,该连接器与该第一内线与该第二内线一起移动。一位置确认元件使得该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及第四外壳的至少一个的位置可以视觉上得到确认;然而,该系统无法提供简单及可信赖的设计。另一种现有的系统是提供于具有两个独立缆线操作刹车系统的二轮车辆的装置,其由二个连接该二条缆线的枢接杆所组成,以经由附设在外壳内的把手杆至刹车夹钳的缆线操作该刹车夹钳,其中一枢接杆操作前制动器,且另一枢接杆操作后制动器,无论哪一个把手杆首先或两个把手杆同时被操作,该后制动器将会先被致动,并且具有更多的力经由该两枢接杆的两个镜射的枢接点传递到该前制动器,该支点的作动将会改变该外壳的长度相对于一制动器的缆线长度,并且在相对侧藉由张力传递不同的外壳长度至缆线长度,以及首先提供后制动器多于前制动器更多的力。其他还有多种现有的系统用于降低二轮车辆的制动力,其中一系统是自行车刹车装置的刹车动力模块,更特别地,其关于一种可以调整制动力的模块,其可被安装在沿着自行车刹车装置的刹车缆线的中间,以依据该刹车缆线的内线的行程而调整制动力,该可调整制动力的模块可以提供不同的制动力以符合不同的骑乘者或路况。其他多种系统则使用弹簧来限制刹车杆传递至刹车夹钳的力,其将一弹簧放置在任一刹车杆端或夹钳端的刹车缆线一端,当骑乘者移动刹车杆时,一些力被使用于移动该弹簧而不是刹车缆线,藉此限制该刹车缆线传递至刹车夹钳的力的大小。该些系统的缺点在于该制动力均受到限制,使得刹车系统的表现受到限制,因而降低了刹车系统的安全性。基于前述,有需要提供一种当前制动器过于快速或非预期地被施加力量时,可以预防发生意外事故的系统;此一需要的系统可以被自动地重置;此一系统可以提供简单且可信赖的设计。甚至,此系统可以在任何天气状况下被操作;此系统不需要过度的调整或保持;此系统可以被安装在任何型式的自行车以及任何自行车刹车系统;最后,此系统具有成本效益以及使用方便性;本专利技术藉由达成所述争议性的议题而克服了现有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含有一使用于二轮车辆以降低制动力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含一安全刹车装置,其藉由积极且迅速地对自行车的前制动器进行刹车而预防意外事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更多实施例包含有一刹车缆线以及藉由一活塞握持的刹车缆线壳,该活塞与一弹簧一起被容纳于该安全刹车装置的外壳中,所述由薄壁管件制成的外壳的一端接近该弹簧并且接触该安全刹车装置外壳的刹车夹钳,该弹簧与活塞藉由一推入式锁紧垫圈被保持在相对端的该安全刹车装置外壳中。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刹车装置藉由延长位于一自行车的前制动器的刹车杆与刹车夹钳之间的刹车缆线来工作;延伸该刹车缆线的方法为移动该刹车缆线外壳;该刹车缆线以规定路径穿过该安全刹车装置的中心,该中心的路径使得在正常操作期间消除了任何的侧向负载或来自该安全刹车装置的刹车缆线的摩擦;当该安全刹车装置安装于自行车时,骑乘者在正常操作期间对于前制动器会有相同于一般制动器的感觉。除非刹车杆的力超出预定程度,否则该自行车的前制动器可以正常地操作;对于骑乘者而言,除非超出预设程度,否则前制动器的制动力是有效的;当刹车杆的力超出预设程度时,位于该安全刹车装置外壳内的弹簧会压缩并使得该刹车缆线外壳移动;此一刹车缆线长度的延伸降低了刹车制动力。所述预设的弹簧决定了该刹车杆可以使刹车缆线外壳移动的力,该预设的力改变了缆线致动不同型式的自行车制动器,包括直线拉引制动器、夹钳制动器、悬臂式制动器与碟式制动器,该制动力经由测试设于自行车上的安全刹车装置的不同型式的制动器,以及当该前制动器与刹车杆全程激烈地被拉至把手时后轮不脱离地面的最大力而定。该弹簧的应变率决定了该安全刹车装置作动之后有多少有效制动力,该安全刹车装置经由增加弹簧应变率后,可以达到95%以上的最大安全制动力;该前制动器的最大安全制动力是当没有安装安全刹车装置时经由测量后轮没有离开地面而自行车能够停止的最短距离而定。该安全刹车装置的外壳与弹簧必须具有实质足够的长度以允许刹车缆线外壳与刹车缆线足够地延伸,进而使该安全刹车装置作动时让刹车杆得以全程移动到把手;因此其应该包含一个不会使弹簧失效的实质长度。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刹车装置用于具有缆线致动制动器的自行车机构,其用以预防由对前制动器施予过度激烈与速度而引起的翻车事故;该前制动器平时提供100%的刹车制动力,直到刹车杆的力达到预设的程度,当超过预设程度时,该安全刹车装置会部分地释放该前制动器,该刹车杆可以全程地移动到把手,因而预防翻车事故。当刹车杆被释放时该安全刹车装置会自动重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刹车装置是一种简单且可信赖的机构装置,其在正常制动期间因为没有移动的部分而具备高度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刹车装置所附带的设计可在所有的天气状况下使用数年,超过时间也不需要调整或维持。本专利技术可以轻易地经由强制紧握刹车杆相对于把手杆全程地移动而确认该安全刹车装置在工作状态。所述刹车安全装置可以和具有缆线致动制动器的所有型式的自行车协同工作,包括直线拉引制动器、夹钳制动器、悬臂制动器以及碟式制动器。该刹车安全装置可以被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安全刹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活塞,设于一刹车缆线的一第一刹车缆线外壳,其中,该刹车缆线的第一端设于一刹车杆且第二端设于一刹车夹钳系统;一压缩弹簧,具有一预定的应变率与一预负载;一壳体,具有从其接近端延伸至其末端的一腔室,其中,该腔室包括有在该接近端的一第一区段,该第一区段的直径大于该刹车缆线的一第二刹车缆线外壳的外径,用以使该第二刹车缆线外壳固定设于该壳体,该腔室进一步具有一邻接该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且该第二区段的直径大于该刹车缆线的外径但小于该第一区段的直径,以使该刹车缆线可以自由移动;该腔室进一步包括有一邻接该第二区段的第三区段并且延伸至接近该壳体的末端,其中,该压缩弹簧与该活塞均位于该第三区段,其中,该腔室的第三区段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在保持该刹车杆的全行程时得以使压缩弹簧充分地压缩;以及一锁定元件,用以将该活塞与该压缩弹簧固定在该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活塞,设于一刹车缆线的一第一刹车缆线外壳,其中,该刹车缆线的第一端设于一刹车杆且第二端设于一刹车夹钳系统;一压缩弹簧,具有一预定的应变率与一预负载;一壳体,具有从其接近端延伸至其末端的一腔室,其中,该腔室包括有在该接近端的一第一区段,该第一区段的直径大于该刹车缆线的一第二刹车缆线外壳的外径,用以使该第二刹车缆线外壳固定设于该壳体,该腔室进一步具有一邻接该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且该第二区段的直径大于该刹车缆线的外径但小于该第一区段的直径,以使该刹车缆线可以自由移动;该腔室进一步包括有一邻接该第二区段的第三区段并且延伸至接近该壳体的末端,其中,该压缩弹簧与该活塞均位于该第三区段,其中,该腔室的第三区段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在保持该刹车杆的全行程时得以使压缩弹簧充分地压缩;以及一锁定元件,用以将该活塞与该压缩弹簧固定在该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是一星形止动垫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是一扣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是一螺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负载设定为100lb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应变率的选择是用以保持该最大制动力的9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刹车缆线外壳是一直线拉动刹车系统的刹车夹钳软管。8.一种安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活塞,设于一刹车缆线的一第一刹车缆线外壳,其中,该刹车缆线的第一端设于一刹车杆且第二端设于一刹车夹钳系统;一弹簧,具有一预定的应变率与一预负载;一壳体,具有从其接近端延伸至其末端的一腔室,其中,该腔室包括有在该接近端的一第一区段,该第一区段的直径大于该刹车缆线的一第二刹车缆线外壳的外径,用以使该第二刹车缆线外壳恰好地固定设于该壳体而提供该刹车缆线通过该壳体的中心路径,该腔室进一步具有一邻接该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且该第二区段的直径大于该刹车缆线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正沃德·葛利哥瑞·艾伦
申请(专利权)人:谢文正沃德·葛利哥瑞·艾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