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及集装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3694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1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及集装箱总成。缓冲梁包括缓冲梁主体(1)和与缓冲梁主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8,10),缓冲梁主体(1)中形成有空心腔或凹槽,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集装箱内部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将缓冲梁支撑在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与货物存放空间之间。集装箱总成包括集装箱以及上述缓冲梁,集装箱的两个相对第二侧壁(3,1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8,10)连接,缓冲梁支撑在两个第二侧壁(3,15)之间,并位于货物存放空间和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之间。上述缓冲梁和集装箱总成,可有效的减小甚至避免货物和集装箱箱体因撞击导致的损毁。

Buffering beam installed in container and containe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buffering beam arranged in a container and a container assembly. The buffer beam includes a buffer beam main body (1) and (1) the first buffer beam body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8, 10), (1) the main buffer beam is formed in the hollow cavity or recess, the first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container with internal second connecting structure, to support the first buffer beam in the container the space between the side wall and the storage of goods. The container assembly comprises a container and the buffer beam, two relative to the second side wall of the container (3, 15)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structure, second connecting structure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structure (8, 10) connected in two second side wall supporting the buffer beam (3, 15), and between the goods the storage space and the first side wall of container. The buffering beam and the container assemb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r even avoid damage caused by impact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及集装箱总成
本技术涉及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及集装箱总成。
技术介绍
运载车辆、船舶等在行进过程中会出现诸如急停、仰角变化、颠簸和撞击等不利安全现象。货物通过例如托盘的承载件置放于集装箱内部,发生上述现象时承载件会产生惯性力,在承载件与集装箱箱底的摩擦力不足以抑制巨大惯性力时,货物就会发生位移,从而引起货物与集装箱的侧壁的撞击。这种现象尤其在运输大件较重货物时更为明显。目前的解决方式通常是通过绳索、钢绳牵拉方式将货物与集装箱箱体进行固定。但一方面,牵拉方式过程复杂、装箱及拆箱耗时久、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牵拉工艺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货物有效的固定;再一方面,当货物体积较大时,牵拉作业操作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更难保证货物固定的可靠性。此外,一次性使用的加固锁具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增加运输成本。综上所述,因现有集装箱加固货物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和隐患,使得货物在运载车辆、船舶等发生诸如急停、仰角变化、颠簸和撞击等不利安全现象时会因惯性撞击集装箱的侧壁,对货物和集装箱的运输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经常造成箱体或货物损毁,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有效减小货物在运输途中因惯性对集装箱侧壁的撞击力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及集装箱总成。(二)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包括:缓冲梁主体,缓冲梁主体中形成有空心腔或凹槽;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于缓冲梁主体,并用于与集装箱内部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将缓冲梁支撑在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与货物存放空间之间。根据本技术,缓冲梁的纵向长度等于集装箱的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中的卡槽槽底之间的垂直距离,以使缓冲梁的纵向两端能够分别抵靠在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中的卡槽槽底上。根据本技术,缓冲梁的两端均具有沿缓冲梁的宽度方向贯穿缓冲梁的缺口,并且两个缺口沿缓冲梁的对角线布置,以使缓冲梁能够从一端插入卡槽且倾斜定向的初始位置旋转至水平位置、并且在旋转至水平位置时缓冲梁的两端能够同时抵靠在对应的卡槽槽底上。根据本技术,缓冲梁的第一端的端面整体构造为斜面,第二端的一个端边构造为圆角;其中,第一端的上方端边相对于其下方端边向外凸出,并且第二端的上方端边构造为圆角;或第一端的下方端边相对于上方端边向外凸出,并且第二端的下方端边构造为圆角;或者缓冲梁的第一端的端面整体构造为斜面,第二端的端面整体或部分构造为斜面,两个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根据本技术,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第二连接结构插接。根据本技术,在缓冲梁主体的下表面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为由下表面向下凸出的卡榫。根据本技术,在缓冲梁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把持件。根据本技术,缓冲梁主体至少包括矩形空心结构。根据本技术,缓冲梁主体和第一连接结构为钢制件。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集装箱总成,包括集装箱以及上述任一项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中,集装箱的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缓冲梁支撑在两个第二侧壁之间,并位于货物存放空间和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之间。根据本技术,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中形成有相对的卡槽,缓冲梁的纵向两端分别抵靠在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中的卡槽槽底上;其中,缓冲梁的两端均具有沿缓冲梁的宽度方向贯穿缓冲梁的缺口,并且两个缺口沿缓冲梁的对角线布置,以使缓冲梁能够从一端插入卡槽且倾斜定向的初始位置旋转至水平位置、并且在旋转至水平位置时缓冲梁的两端能够同时抵靠在对应的卡槽槽底上。根据本技术,卡槽中支撑有支撑梁,支撑梁和卡槽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插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包括缓冲梁主体和第一连接结构,缓冲梁主体中形成有空心腔或凹槽,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于缓冲梁主体,并用于与集装箱内部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将缓冲梁支撑在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与货物存放空间之间。当位于货物存放空间中的货物因惯性发生位移撞击缓冲梁主体时,一方面,缓冲梁主体因存在空心腔或凹槽而能够发生形变吸能,也就是说将冲击动能转化为形变能,进而减小货物对集装箱的第一侧壁的撞击力;另一方面,缓冲梁有效的增加了受力点,吸收和分散货物的撞击力,进而减小货物对集装箱的第一侧壁的撞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由此,可有效的减小甚至避免货物和集装箱箱体因撞击导致的损毁。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纵向长度与集装箱的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中的卡槽槽底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以使缓冲梁的纵向两端能够分别抵靠在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上。由此,对缓冲梁提供了沿其纵向方向上的定位,最大范围的提供缓冲作用,并且能够使得撞击力更加分散。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缓冲梁的两端均具有沿缓冲梁的宽度方向贯穿缓冲梁的缺口,并且两个缺口沿缓冲梁的对角线布置,以使缓冲梁能够从一端插入卡槽且倾斜定向的初始位置旋转至水平位置、并且在旋转至水平位置时缓冲梁的两端能够同时抵靠在对应的卡槽槽底上。由此,可以防止缓冲梁的一端卡入卡槽后、在转动至水平位置前另一端过早触碰到卡槽壁而无法继续转动。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第一连接结构用于与第二连接结构插接。由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每次装卸均需采用的牵拉方式固定货物且每次装卸均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加固锁具而言,更加简便、安全有效,并且减少了运输成本。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在缓冲梁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把持件。搬运者在安装缓冲梁时可以通过手握把持件完成,方便操作。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缓冲梁主体至少包括矩形空心结构。矩形空心结构有效提供空心腔、吸能作用较好,并且生产简单,成本低。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缓冲梁主体和第一连接结构为钢制件。钢制的结构耐用可靠,可配备于集装箱内部反复使用,节约成本。本技术的集装箱总成,包括集装箱以及上述任一项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中,集装箱的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缓冲梁支撑在两个第二侧壁之间,并位于货物存放空间和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之间。当位于货物存放空间中的货物因惯性发生位移撞击缓冲梁主体时,一方面,缓冲梁主体因存在空心腔或凹槽而能够发生形变吸能,也就是说将冲击动能转化为形变能,进而减小货物对集装箱的第一侧壁的撞击力;另一方面,缓冲梁有效的增加了受力点,吸收和分散货物的撞击力,进而减小货物对集装箱的第一侧壁的撞击力,起到了缓冲的作用。由此,可有效的减小甚至避免货物和集装箱箱体因撞击导致的损毁。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纵向长度与集装箱的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中的卡槽槽底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以使缓冲梁的纵向两端能够分别抵靠在两个相对第二侧壁上。由此,对缓冲梁提供了沿其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定位,最大范围的提供缓冲作用,并且能够使得撞击力更加分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集装箱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图1中的集装箱总成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及集装箱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梁主体(1),所述缓冲梁主体(1)中形成有空心腔或凹槽;第一连接结构(8,1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8,10)连接于所述缓冲梁主体(1),并用于与所述集装箱内部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将所述缓冲梁支撑在所述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与货物存放空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梁主体(1),所述缓冲梁主体(1)中形成有空心腔或凹槽;第一连接结构(8,1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8,10)连接于所述缓冲梁主体(1),并用于与所述集装箱内部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将所述缓冲梁支撑在所述集装箱的第一侧壁与货物存放空间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的纵向长度等于所述集装箱的两个相对第二侧壁(3,15)中的卡槽(4,14)槽底之间的垂直距离,以使所述缓冲梁的纵向两端能够分别抵靠在所述两个相对第二侧壁(3,15)中的卡槽(4,14)槽底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的两端均具有沿所述缓冲梁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缓冲梁的缺口(5,12),并且两个所述缺口(5,12)沿所述缓冲梁的对角线布置,以使所述缓冲梁能够从一端插入所述卡槽(4,14)且倾斜定向的初始位置旋转至水平位置、并且在旋转至所述水平位置时所述缓冲梁的两端能够同时抵靠在对应的卡槽(4,14)槽底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的第一端(13)的端面整体构造为斜面,第二端(7)的一个端边构造为圆角(6),其中,所述第一端(13)的上方端边相对于其下方端边向外凸出,并且所述第二端(7)的上方端边构造为圆角(6);或所述第一端(13)的下方端边相对于上方端边向外凸出,并且所述第二端(7)的下方端边构造为圆角(6);或者所述缓冲梁的第一端(13)的端面整体构造为斜面,第二端(7)的端面整体或部分构造为斜面,两个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于集装箱内部的缓冲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8,10)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插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洲杨仕文马全忠李大凯孙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