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2174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双酚Z溶于质量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10~10℃下加入与双酚Z摩尔比为0.33~0.67的三光气卤代烷溶液,再加入与双酚Z摩尔比为5%~15%的四丁基溴化铵和三乙胺后,于20~40℃进行液-液两相缩聚2~3小时。反应结束后,直接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至水相中不含氯离子,加入甲醇搅拌,分离出沉淀得到双酚Z型聚碳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与光气法相比,工艺安全稳定,污染小;原料易得,反应温度低,产品质量好,热稳定性佳,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制得的产品粘均分子量范围为3×10↑[4]~14×10↑[4],产品收率以双酚Z计可达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属于聚碳酸酯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作为一种功能型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与强度,同时它所具有的优异的透光性使得其在光电、信息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为了获得高品质或具有特种功能的聚碳酸酯,已候选出许多新的合成方法与工艺技术。我国晨光化工研究院的一步法制备光盘级聚碳酸酯专利预先将COCl2溶于CH2Cl2构成有机相、双酚A和碱等构成水溶液体系。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提出的湿法光气合成聚碳酸酯工艺将双酚A溶于含有亚硫酸盐的NaOH水溶液中、最后加入三乙胺催化于20~25℃聚合。有关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的专利文献报道不多,而对酯交换法的开发要比光气法多的多,但由于酯交换法需在反应初期加入催化剂,反应温度达200℃,反应体系粘度大,得到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宽,可调控分子量范围窄,产品还会由于催化剂的残留降低应用性能。除光气法与酯交换法外,双光气和三光气作为光气的替代品,在聚碳酸酯合成中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三光气合成聚碳酸酯的报道始见于1961年原西德专利Ger.Offen.DE1100952(Chem.Abstr.1961,55,279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酚Z型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过程:将双酚Z溶于质量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10~10℃下加入与双酚Z摩尔比为0.33~0.67的三光气卤代烷溶液,再加入与双酚Z摩尔比为5%~15%的四丁基溴化铵和三乙胺后 ,于20~40℃进行液-液两相缩聚2~3小时,反应结束后,直接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至水相中不含氯离子,加入甲醇搅拌,分离出沉淀得到双酚Z型聚碳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高张红星王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