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polarity transistor has a low power dissipation and a smaller amplitude of potential to prevent output.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wiring layer having a first potential; with second potential second wiring; with third potential third wiring; having the same polarity of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the two transistor; and is used to select on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the two transistor gate supply potential of the first or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the two transistor gate supply third potential and used to select whether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the two transistor drain terminal supply a potential more than third transistors. The source terminal of the first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wiring, and the source terminal of the second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具有相同极性的晶体管的电路以及诸如包括上述电路的半导体显示装置等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底板(电路板)的成本,作为诸如液晶显示装置、EL显示装置等半导体显示装置,与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相比,更优选包括具有相同极性的半导体。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由具有相同极性的晶体管构成用于半导体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诸如反相器、移位寄存器等各种电路的技术。[参考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3257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0-2776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由非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构成的半导体显示装置,可以使用第五代(宽1200mm×长1300mm)或第五代之后的玻璃衬底。因此这种半导体装置具有高生产率且低成本的优点。但是,包括非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通常具有相同极性并容易变为常导通(normally-on)。并且,由具有相同极性的晶体管构成的电路有当晶体管为常导通时功耗增大或者电位输出的幅度变小等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图10所公开的电路中,晶体管Q2的源极端子的电位被固定为低电位VSS。如果晶体管Q2为常截止(normally-off),当晶体管Q2的栅极被施加低电位VSS时晶体管Q2截止。但是,当晶体管Q2为常导通时,即使晶体管Q2的栅极被施加低电位VSS,相对于源极端子的栅极的电压(栅电压)仍高于晶体管Q2的阈值电压。因此,晶体管Q2不是截止而是导通。当晶体管Q2在应该为截止时导通时,无用的电流流过电路而导致消耗电流增大。再者,上述无用的电流使流过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29 JP 2011-1856141.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2.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具有相同极性并且包含彼此连接的栅极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3.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第三晶体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相同的极性。4.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具有相同极性并且包含彼此连接的栅极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第三晶体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相同的极性。5.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第三布线,被供应第三电位;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以及多个第四晶体管,用于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施加所述第二电位和所述第三电位中的一个,以及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施加所述第二电位和所述第三电位中的另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子,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三布线。6.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第三布线,被供应第三电位;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以及多个第四晶体管,用于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施加所述第二电位和所述第三电位中的一个,以及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施加所述第二电位和所述第三电位中的另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端子,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三布线,以及其中,所述多个第四晶体管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相同的极性。7.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第一n沟道晶体管和第二n沟道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电位等于所述第二电位。8.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包含彼此连接的栅极的第一n沟道晶体管和第二n沟道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电位等于所述第二电位。9.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布线,被供应第一电位;第二布线,被供应第二电位;第一n沟道晶体管和第二n沟道晶体管;以及多个第三晶体管,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供应所述第二电位,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一布线,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连接到所述第二布线,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电位高于所述第二电位。10.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