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046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底板,所述上模、下模均为矩形框件,由角钢侧板拼接构成,所述底板的下方安装有滚轮,上、下两个角钢侧板被夹持在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之间,左、右两个长角钢侧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杆连接,螺杆两端配有锁紧螺母;上模与下模的左、右两个角钢侧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模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下模左侧和/或右侧角钢侧板上用于连接底板的螺孔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易于制作,能够有效地实现大车辙板试件的快速脱模,且脱模时可显著降低对对试件的损伤,延长试模的使用寿命。

A mobile cart is easy to release and track plate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bile cart is easy to release and track plate mold, comprising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and a bottom plate, wherein the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is composed of rectangular frame, steel plate splicing, a roller arranged under the bottom plate, and two side clamping angle between the two left and right angle side, left and right two long steel plate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screw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screw bolt with a locking nut;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two left and right angle side plat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by the bolts, the lower die two left and right angle side and bottom. The bol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ie and the left and / or right angle side for screw connection of the base plate is a long hole extending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easy production, rapid demoulding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cart track plate,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lease of specimen damag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具体为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沥青混合料试验中较多需要成型大车辙板试件,然后切割成小梁试件,最终进行沥青混合料相关路用性能试验。现有的大车辙板模具在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后,脱模时需要拆卸较多螺栓、螺母等,经过繁琐操作才能够将试件取出,有时甚至需敲打模具底板,这样不仅使得模具受损、变形,而且易在所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内部产生微裂缝,从而影响相关试验的精确性。同时,由于试件与模具整体质量较重,从而很难移动,因此设计一种方便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成为必然趋势。现有的试验规程要求的车辙试验,大车辙板模子的尺寸大小为400mm*300mm*75mm,成型的沥青混泥土板通常切制4根小梁试件,这种现有的模子是一种模子必须定位一种相应具体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现有技术不足的大车辙板模具。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模均为矩形框件,由左、右两个角钢侧板和上、下两个角钢侧板拼接构成,所述角钢侧板的横截面为凹槽型,即“[”型,模具组装时,将上模与下模对齐叠置后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下方安装有滚轮;上述角钢侧板均以槽口朝外的方式设置,上、下两个角钢侧板被夹持在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之间,左、右两个角钢侧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杆连接,左、右两个角钢侧板的端部设有对应的螺孔,螺杆中部位于上/下两个角钢侧板的凹槽中,两端从左、右两角钢侧板的端部螺孔中穿出,并配有锁紧螺母;上模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与下模的左、右两个角钢侧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模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下模左侧和/或右侧角钢侧板上用于连接底板的螺孔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上模与下模对齐时,所述长孔中的螺栓位于长孔的外侧一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所述上模的高度优选设为3.5cm,下模的高度优选设为4cm。左、右角钢侧板为长角钢侧板,被夹持的上、下两角钢侧板为短角钢侧板,下模短角钢侧板与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上模短角钢侧板与下模短角钢侧板的连接部仅为接触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滚轮的轮槽,底板的厚度为1cm,滚轮高度为1.5cm,滚轮局部嵌于所述轮槽中。本技术大车辙板模具在脱模时,将下模上、下两个螺杆一端的锁紧螺母松开,将下模连接底板的插在长孔中的螺栓螺母松开,将上模、下模位于长孔一侧的角钢侧板一起向外拉出,将模具倒盖下去便可脱模,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对人力物力的消耗,且底板上安装有滚轮,解决了由大车辙板质量过重产生的搬运问题,提高实验效率时不影响实验质量。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易于制作,能够有效地实现大车辙板试件的快速脱模,且脱模时可显著降低对对试件的损伤,延长试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模长角钢侧板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模长角钢侧板B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长角钢侧板、短角钢侧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长孔与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长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底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上模;2-下模;3-上模短角钢侧板;4-上模长角钢侧板;5-下模长角钢侧板A;6-下模长角钢侧板B;7-下模短角钢侧板;8-螺杆;9-锁紧螺母;10-底板;11-螺栓;12-滚轮;13-长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为基础,是对现有的沥青混合料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大车辙板试模进行的改进。为了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如图1所示,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下方安装有四个滚轮12,如图7所示。所述上模1、下模2为长、宽相同的矩形框件,均由左、右两个长角钢侧板和上、下两个短角钢侧板拼接构成,所述角钢侧板的横截面为凹槽型,即角钢侧板采用的是“[”型角钢。所述上模1、下模2中所使用的角钢侧板均以槽口朝外的方式设置,上、下两个短角钢侧板被夹持在左、右两个长角钢侧板之间,左、右两个长角钢侧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杆8连接,两个长角钢侧板在端部设有对应的螺孔,螺杆8从短角钢侧板凹槽中穿过,两端从左、右两长角钢侧板的螺孔中穿出,螺杆8穿出螺孔的部分上套有锁紧螺母9,如图1、图4所示。上模1的两个上模长角钢侧板4与下模长角钢侧板A5、下模长角钢侧板B6的连接部位分别通过均布的三组螺栓固定连接。下模长角钢侧板A5、下模长角钢侧板B6与底板10的连接部位亦通过三组螺栓11固定连接,但下模长角钢侧板A5上对应螺栓11设置的为腰形长孔13,如图5、图6所示,所述腰形长孔13横向设置,由矩形孔和位于矩形孔两端的半圆形孔构成,上模1与下模2对齐时,所述腰形长孔13中的螺栓11位于长孔的外侧(左侧)一端。下模短角钢侧板7与底板10通过两组螺栓固定连接,上模短角钢侧板3与下模短角钢侧板7的连接部仅为接触连接,不设螺栓。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1的高度为3.5cm,下模2的高度为4cm,底板10的厚度为1cm,滚轮13的高度为1.5cm,底板上表面齐平,下表面设有轮槽,滚轮13局部嵌于所述轮槽中。工作原理:模具组装时,将上模1与下模2对齐叠置后,放置在底板10上,将各螺栓、螺杆上的螺母锁紧。脱模时,松开螺杆8左侧的锁紧螺母9,然后松开下模长角钢侧板A5连接底板10的三个螺栓11的螺母,无需卸下螺母,将上、下模左侧的长角钢侧板一起向左移动,螺栓11则相对地移向腰形长孔11的内侧(右侧)一端,之后将模具倒盖下去便可脱模,无需拆卸各组成部分,重新组装也简单方便,将上、下模左侧的长角钢侧板推回原位后,旋拧之前松开的螺母即可。本申请文件中所涉及的“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词,为仅为了方便说明采用的相对参照,而其随着参照物的变化,会有相对变化。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下模(2)均为矩形框件,由左、右两个角钢侧板和上、下两个角钢侧板拼接构成,所述角钢侧板的横截面为凹槽型,即“[”型,模具组装时,将上模(1)与下模(2)对齐叠置后放置在底板(10)上,所述底板(10)的下方安装有滚轮;上述角钢侧板均以槽口朝外的方式设置,上、下两个角钢侧板被夹持在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之间,左、右两个角钢侧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杆(8)连接,左、右两个角钢侧板的端部设有对应的螺孔,螺杆(8)中部位于上/下两个角钢侧板的凹槽中,两端从左、右两角钢侧板的端部螺孔中穿出,并配有锁紧螺母;上模(1)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与下模(2)的左、右两个角钢侧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模(2)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与底板(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下模(2)左侧和/或右侧角钢侧板上用于连接底板(10)的螺孔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上模(1)与下模(2)对齐时,所述长孔中的螺栓位于长孔的外侧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脱模和移动的大车辙板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下模(2)均为矩形框件,由左、右两个角钢侧板和上、下两个角钢侧板拼接构成,所述角钢侧板的横截面为凹槽型,即“[”型,模具组装时,将上模(1)与下模(2)对齐叠置后放置在底板(10)上,所述底板(10)的下方安装有滚轮;上述角钢侧板均以槽口朝外的方式设置,上、下两个角钢侧板被夹持在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之间,左、右两个角钢侧板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杆(8)连接,左、右两个角钢侧板的端部设有对应的螺孔,螺杆(8)中部位于上/下两个角钢侧板的凹槽中,两端从左、右两角钢侧板的端部螺孔中穿出,并配有锁紧螺母;上模(1)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与下模(2)的左、右两个角钢侧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模(2)左、右两个角钢侧板与底板(10)通过螺栓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鹏王胜陆如洋夏炎吴正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