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7408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陶瓷坯体放置于烘房内,第一阶段烘干时间25‑35分钟,温度34‑36℃,湿度91‑93%RH;第二阶段烘干时间950‑970分钟,温度39‑41℃,湿度91‑93%RH;第三阶段烘干时间770‑790分钟,温度44‑46℃,湿度83‑87%RH;第四阶段烘干时间530‑550分钟,温度69‑71℃,湿度9‑11%RH;第五阶段烘干时间500‑520分钟,温度69‑71℃,湿度9‑11%RH;第六阶段冷却时间25‑35分钟,温度9‑11℃,湿度9‑11%RH。本发明专利技术干燥方法具有耗费短,陶瓷坯体开裂率低的优点。

Drying method of ceramic blank in drying and drying roo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ramic body drying method in the drying roo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ceramic body is placed in the oven, drying time of the first phase of the 25 35 minutes, 34 temperature 36 degrees, humidity 91 93%RH; second stage drying time 950 970 minutes, temperature 39 41 degrees, humidity 91 93%RH; third stage drying time 770 790 minutes, 44 temperature 46 degrees, humidity 83 87%RH; fourth stage drying time 530 550 minutes, 69 temperature 71 degrees, humidity 9 11%RH; fifth stage drying time 500 520 minutes, 69 temperature of 71 DEG C 9, humidity 11%RH; the sixth stage cooling time of 25 35 minutes, 9 temperature 11 degrees, humidity 9 11%RH. The dry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consumption and low cracking rate of the ceramic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工厂对结构复杂的陶瓷坯体产品的干燥流程分为预干燥、烘房热风干燥2个阶段。预干燥阶段的温湿度控制直接影响到坯体开裂报废。预干燥阶段坯体通常放置在注坯车间,随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注坯车间温湿度变化较大,为了防止坯体开裂须用布、塑料薄膜等方式将产品遮盖,坯体在注坯车间放置时间长达5天。由于注坯车间环境温湿度,空气流动等因素变化,直接影响了坯体收缩速率,经过5天预干燥放置,入烘房前坯体开裂在5%以上。可见,现有陶瓷坯体的干燥方法存在耗时较长、坯体开裂率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陶瓷坯体放置于烘房内,该烘房包括房体,所述房体的外部设有热风发生系统,所述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循环风机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房体的内腔的顶部,所述循环风机连接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包括连接于循环风机的送风管段和连接于送风管段的出风管段,所述出风管段上开设有多个循环风出口;所述出风管段分布于房体的内腔的底部;所述房体的内腔还设有离心加湿器,所述离心加湿器连接有加湿风管,所述加湿风管位于房体内腔两侧的上部,所述加湿风管上开设有多个加湿出口;所述房体的内腔的顶部还设有多个风扇;烘房还设有排风风机;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一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25-35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4-36℃,湿度为91-93%RH,风扇停止运行;步骤2、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二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950-97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9-41℃,湿度为91-93%RH,风扇以开1分钟然后停1分钟的方式运行;步骤3、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三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770-79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44-46℃,湿度为83-87%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4、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四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530-55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69-7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5、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五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500-52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69-7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6、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六阶段冷却,该阶段的时间为25-35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9-1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较佳地,第一阶段烘干的时间为3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5℃,湿度为92%RH,循环风机频率为35HZ,排风风机频率为25HZ。较佳地,第二阶段烘干的时间为96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40℃,湿度为92%RH,循环风机频率为35HZ,排风风机频率为25HZ。较佳地,第三阶段烘干的时间为78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45℃,湿度为85%RH,循环风机频率为35HZ,排风风机频率为25HZ。较佳地,第四阶段烘干的时间为54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70℃,湿度为10%RH,循环风机频率为45HZ,排风风机频率为35HZ。较佳地,第五阶段烘干的时间为51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70℃,湿度为10%RH,循环风机频率为50HZ,排风风机频率为45HZ。较佳地,第六阶段冷却的时间为3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10℃,湿度为10%RH,循环风机频率为50HZ,排风风机频率为50HZ。较佳地,所述循环风机的功率为2.2KW,风量为4500m3/h。较佳地,所述风扇在所述房体的内腔的顶部呈两排分布。较佳地,所述离心加湿器和所述加湿风管均为两个,所述循环风机连接有两个循环风管。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方法将现有的预干燥、烘房热风干燥2个阶段转变成1个烘房加湿热风干燥;取消了现有的用布、塑料薄膜等方式将产品遮盖,减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坯体干燥时间从5天缩短到2天,提高了干燥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陶瓷坯体的开裂率,使得陶瓷坯体产品开裂下降到5%以下,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烘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烘房干燥过程的温度及湿度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陶瓷坯体放置于烘房内。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烘房包括房体10,房体10的外部设有热风发生系统20。热风发生系统20包括循环风机30和进风口40,进风口40位于房体10的内腔的顶部。循环风机30连接有两个循环风管50。每个循环风管50均包括连接于循环风机30的送风管段51和连接于送风管段51的出风管段52,出风管段52上开设有多个循环风出口53。出风管段52分布于房体10的内腔的底部。房体10的内腔还设有离心加湿器60,离心加湿器60连接有加湿风管61,加湿风管61位于房体10内腔两侧的上部,加湿风管61上开设有多个加湿出口62。为进一步提高加湿效果,离心加湿器60和加湿风管61均为两个。房体10的内腔的顶部还设有多个风扇70。风扇70在房体10的内腔的顶部呈两排分布。房体10内还设有排气风机80,排风风机80的出风口延伸至房体的外部。循环风机的功率为2.2KW,风量为4500m3/h。步骤2、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一阶段烘干,第一阶段烘干的时间为3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5℃,湿度为92%RH,循环风机频率为35HZ,排风风机频率为25HZ,风扇停止运行。步骤3、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二阶段烘干,第二阶段烘干的时间为96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40℃,湿度为92%RH,循环风机频率为35HZ,排风风机频率为25HZ,风扇以开1分钟然后停1分钟的方式运行。步骤4、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三阶段烘干,第三阶段烘干的时间为78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45℃,湿度为85%RH,循环风机频率为35HZ,排风风机频率为25HZ,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5、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四阶段烘干,第四阶段烘干的时间为54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70℃,湿度为10%RH,循环风机频率为45HZ,排风风机频率为35HZ,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6、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五阶段烘干,第五阶段烘干的时间为51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70℃,湿度为10%RH,循环风机频率为50HZ,排风风机频率为45HZ,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7、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六阶段冷却,第六阶段冷却的时间为3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10℃,湿度为10%RH,循环风机频率为50HZ,排风风机频率为50HZ,风扇一直正常运行。陶瓷坯体在烘房内干燥过程的温度及湿度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曲线100为湿度曲线,曲线200为温度曲线。本专利技术的干燥方法,将现有技术的预干燥、烘房热风干燥2个阶段转变成1个烘房加湿热风干燥。本方法取消了用布、塑料薄膜等方式将产品遮盖,减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陶瓷坯体干燥时间从5天缩短到2天,提高了干燥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陶瓷坯体放置于烘房内,该烘房包括房体,所述房体的外部设有热风发生系统,所述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循环风机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房体的内腔的顶部,所述循环风机连接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包括连接于循环风机的送风管段和连接于送风管段的出风管段,所述出风管段上开设有多个循环风出口;所述出风管段分布于房体的内腔的底部;所述房体的内腔还设有离心加湿器,所述离心加湿器连接有加湿风管,所述加湿风管位于房体内腔两侧的上部,所述加湿风管上开设有多个加湿出口;所述房体的内腔的顶部还设有多个风扇;烘房还设有排风风机;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一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25‑35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4‑36℃,湿度为91‑93%RH,风扇停止运行;步骤2、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二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950‑97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9‑41℃,湿度为91‑93%RH,风扇以开1分钟然后停1分钟的方式运行;步骤3、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三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770‑79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44‑46℃,湿度为83‑87%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4、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四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530‑55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69‑7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5、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五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500‑52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69‑7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6、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六阶段冷却,该阶段的时间为25‑35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9‑1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坯体在干燥烘房内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陶瓷坯体放置于烘房内,该烘房包括房体,所述房体的外部设有热风发生系统,所述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循环风机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房体的内腔的顶部,所述循环风机连接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包括连接于循环风机的送风管段和连接于送风管段的出风管段,所述出风管段上开设有多个循环风出口;所述出风管段分布于房体的内腔的底部;所述房体的内腔还设有离心加湿器,所述离心加湿器连接有加湿风管,所述加湿风管位于房体内腔两侧的上部,所述加湿风管上开设有多个加湿出口;所述房体的内腔的顶部还设有多个风扇;烘房还设有排风风机;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一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25-35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4-36℃,湿度为91-93%RH,风扇停止运行;步骤2、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二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950-97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39-41℃,湿度为91-93%RH,风扇以开1分钟然后停1分钟的方式运行;步骤3、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三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770-79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44-46℃,湿度为83-87%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4、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四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530-55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69-7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5、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五阶段烘干,该阶段的时间为500-520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69-7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步骤6、在烘房内对陶瓷坯体进行第六阶段冷却,该阶段的时间为25-35分钟,该阶段中烘房内温度为9-11℃,湿度为9-11%RH,风扇一直正常运行。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林倪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骊住美标卫生洁具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