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方法,和所述组分在乙烯(共)聚合过程中的应用。众所周知,乙烯,或α-烯烃一般可借助在低压或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下的方法进行聚合。这些催化剂通常由元素周期表第Ⅳ至Ⅵ副族的元素化合物(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至Ⅲ族元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或氢化物混合所组成。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的固体组分在本领域内是已知的,含有过渡金属(一般为钛),二价金属(一般为镁),卤素(一般为氯),也可能含有电子供体,这些固体组分与铝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结合形成的催化剂在乙烯(共)聚合过程中即在低温、低压下进行的方法中具有高度活性。例如美国专利3,642,746描述了一种通过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与用电子供体处理二价金属的卤化物接触而得到的催化剂的固体组分。按照美国专利4,421,674,催化剂的固体组分是通过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与喷雾干燥氯化镁的乙醇溶液的产物接触制得的。按照英国专利1,401,708,催化剂的固体组分是通过卤化镁、过渡金属的非卤化化合物和卤化铝的相互作用制得的。美国专利3,901,863和4,292,200描述了通过使镁的非卤化化合物与过 ...
【技术保护点】
制备含有钛、镁、铝、氯和烷氧基,用于乙烯(共)聚合的催化剂的固体组分的方法,其中:(i)通过喷雾干燥氯化镁的醇溶液得到的,醇羟基含量以乙醇的重量表示为18-25%(重量)的氯化镁的固体颗粒状载体悬浮于液态烃溶剂中并将R′-OH脂族醇,其中R′表示烷基,直链或支链,含有1-5个碳原子和四烷氧基钛Ti(OR)↓[4],其中R表示烷基,直链或支链,含有1-8个碳原子,R′-OH与MgCl↓[2]的摩尔比为0.5∶1~1.5∶1,MgCl↓[2]与Ti(OR)↓[4]的摩尔比为0.3∶1~3∶1,加到如此得到的悬浮液中,(ii)将步骤(i)的悬浮液加热直到得到均匀溶液,使溶液冷却以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马西,R英弗尼姿,A莫丽,C费雷洛,F门科尼,L巴拉佐尼,
申请(专利权)人:ECP埃尼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