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异烯烃在溶液、悬浮液或气相中,可选地在共轭或非共轭二烯和/或可阳离子聚合的一或多不饱和化合物存在下聚合来生产聚异烯烃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异烯烃聚合用的新的引发剂体系。人们早已知道异烯烃、特别是异丁烯的阳离子聚合,并且在许多先有技术文献中有述(参见,例如J.P.Kennedy,E.Marechal,Carbocationic Polymerisation,1982,A.Dandini&H.Cheradame in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第34/35卷(1980))。在先有技术中使用路易斯酸或质子酸作该聚合的引发剂。聚合优选在卤代烃例如甲基氯、二氯甲烷或四氯化碳的存在下进行。但是,该已知的方法具有缺点常常仅得到低分子量聚合物,并且只有在低温下在极性、特别是卤代的溶剂中才能成功地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按照该方法异烯烃可以在比迄今为止常规聚合的温度高的温度下均聚或共聚,得到高分子量产物。业已发现,如果在基于铝氧烷化合物和通式R3,R4,R5C-X(特别是X代表卤素)的一或多官能碳 ...
【技术保护点】
生产聚异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R1代表甲基、R2代表C1异烯烃可选地与具有4-20个碳原子的共轭或非共轭二烯和/或可阳离子聚合的、一或多不饱和的、具有4-2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聚合可获得聚异烯烃,聚合反应在-100℃至+100℃的温度和0.1-100巴的压力下,在溶液、悬浮液或气相中,在由下述成分组成的引发剂体系存在下进行:a)式(I)碳氢化合物,其中R5代表C1-C10烷基或C3-C10环烷基;R3、R4、R5相同或不同,代表氢、C1-C10烷基、C3-C10环烷基、C6-C18芳基、C2-C10炔基或C3-C10炔,可选地被X取代,和b)式(II)或(III)开链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兰斯坦,D弗赖塔,M兰津德弗,K怀斯,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