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转体支座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转体支座,尤其有关于一种桥梁施工领域中的组合转体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转体法施工能较大限度的避免对附近运输线路的影响,还能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或船舶通航频繁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桥梁的难题,尤其是在交通繁忙区域修建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时,桥梁转体法施工的优势更为明显。近年来,桥梁转体施工技术以其经济、方便、可靠的特点愈来愈受到桥梁设计者的青睐。目前,国内公路、桥梁的转体施工采用的大部分为单独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构件,在转体完成后,即需予拆除,这样,既增加了工程材料又延长了工程工期,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采用一体设计的转体支座,消耗大量钢材,制造成本较高;转体支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要承受较大的力,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可能会发生水平滑移,从而影响桥梁对接的精确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转体支座,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其结构简单且强度高,该组合转体支座施工完不需要拆除,可以作为永久结构使用,且可以很好的防止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间的水平滑移。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转体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其具有上中心板和套接在所述上中心板外侧的上环形板,所述上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面,所述上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所述上中心板设有上中心孔;下支座板,其设于所述上支座板的下方,所述下支座板具有下中心板和套接在所述下中心板外侧的下环形板,所述下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所述上滑动面与所述下滑动面之间能滑动地夹设有摩擦副结构,所述下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结构,所述下中心板设有下中心孔;销轴,其穿设于所述上中心孔和所述下中心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转体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其具有上中心板和套接在所述上中心板外侧的上环形板,所述上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滑动面,所述上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加强筋结构,所述上中心板设有上中心孔;下支座板,其设于所述上支座板的下方,所述下支座板具有下中心板和套接在所述下中心板外侧的下环形板,所述下支座板的上端面设有上滑动面;所述上滑动面与所述下滑动面之间能滑动地夹设有摩擦副结构,所述下支座板的下端面设有下加强筋结构,所述下中心板设有下中心孔;销轴,其穿设于所述上中心孔和所述下中心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上环形筋和多个上径向筋,多个所述上环形筋同心设置,多个所述上径向筋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所述上环形筋的径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下环形筋和多个下径向筋,多个所述下环形筋同心设置,多个所述下径向筋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多个所述下环形筋的径向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筋和所述上径向筋上均设有多个上流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形筋和所述下径向筋上均设有多个下流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转体支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晓秋,牛斌,仝强,吴成亮,石秋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