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黏膜黏附性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6169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黏附性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黏膜黏附性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黏膜黏附性纳米粒以聚丙烯酸烷基酯、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聚氰基丙烯酸酯为骨架,以黏膜黏附性聚合物为包衣材料。其按如下步骤制备:将黏膜黏附性聚合物溶解后,加入骨架材料,再加入引发剂,加热,继续反应,纯化即得。其可用于药物、营养及化妆品的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稳定性较好及延长活性成分作用时间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黏附性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黏膜黏附性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生物半衰期短,生物膜的渗透性差,且易被胃肠道酶降解,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成为目前药剂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兴起研究的黏膜黏附纳米粒可以延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从而促进药物吸收;某些制备材料还具有酶抑制及促进渗透效应,可防止药物的酶降解及促进药物的跨膜转运,从而提高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国内外对黏膜黏附纳米粒的研究还比较少。Takeucki等通过将聚乳酸丙交酯共聚物纳米粒进行壳聚糖包衣来改善降钙素口服生物利用度(Mucoahesive DL-Lactide/glycolide copolymer nanospheres coated with chitosan to improve oraldelivery of elcatonin,Pharm.Dev.Tech.2000(5)77-85),在上述纳米粒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甲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并进行超声,这些手段易造成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失活。有研究表明壳聚糖在高pH条件下不能提高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口服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黏膜黏附性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以聚丙烯酸烷基酯、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聚氰基丙烯酸酯为骨架,以黏膜黏附性聚合物为包衣材料,包衣材料与骨架材料的重量比为1∶0.05~1∶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春华崔福英钱锋唐翠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