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化濒死亡状态莱茵衣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化莱茵衣藻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活化濒死亡状态莱茵衣藻的方法。
技术介绍
莱茵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的低等藻类,属于绿藻门团藻目衣藻科衣藻属。在自然界中,被认为属于土壤生物。莱茵衣藻的采集地包括温带,热带和极地地区,被分离的地点包括淡水湖泊和池塘、污水池、海洋和微咸水、雪、花园和农业土壤、沙漠、森林、泥炭沼泽等。莱茵衣藻具有两根等长的鞭毛,具有大型的杯状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莱茵衣藻培养方式简单,花费低,生长周期短,并且在实验室中就可以进行大量的培养。莱茵衣藻是单倍体,并且已经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衣藻生化技术、细胞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都已经成熟。所以目前衣藻被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包括与纤毛疾病相关的纤毛组装和摆动的研究,光合作用的研究,生物柴油的研究,金属离子污染毒害的研究,并且莱茵衣藻有望可以作为蛋白质的合成机器生产药用蛋白质。为了方便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莱茵衣藻野生型和突变体藻株通常保存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在藻株无污染的情况下通常一个月进行一次活化,通过划线转接到新鲜的固体平板上。但是目前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化濒死亡状态莱茵衣藻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平板上划有濒死亡状态的衣藻的琼脂块用手术刀切下,将琼脂块转移到装有液体TAP培养基的小锥形瓶中,23±0.5℃,放置到摇床上避光摇晃过夜,摇床的转速为90rpm,次日放到23±0.5℃,8000Lx光强下,14h光照/10h避光的光周期培养环境中振荡培养24h,摇床的转速为180rpm;然后取不含琼脂块的上清培养基涂布到含有50μg/ml抗菌剂的TAP固体培养基上,放置到23±0.5℃,8000Lx光强下,14h光照/10h避光的光周期培养5‑15天,即可获得活化好的藻株克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化濒死亡状态莱茵衣藻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平板上划有濒死亡状态的衣藻的琼脂块用手术刀切下,将琼脂块转移到装有液体TAP培养基的小锥形瓶中,23±0.5℃,放置到摇床上避光摇晃过夜,摇床的转速为90rpm,次日放到23±0.5℃,8000Lx光强下,14h光照/10h避光的光周期培养环境中振荡培养24h,摇床的转速为180rpm;然后取不含琼脂块的上清培养基涂布到含有50μg/ml抗菌剂的TAP固体培养基上,放置到23±0.5℃,8000Lx光强下,14h光照/10h避光的光周期培养5-15天,即可获得活化好的藻株克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化濒死亡状态莱茵衣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实验藻种为:莱茵衣藻,即Chlamydomonasreinhardti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化濒死亡状态莱茵衣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TAP液体培养基为:Tris2.42g/L,TAP盐溶液25ml/L,磷酸盐溶液0.375ml/L,微量金属元素溶液1ml/L,冰醋酸1ml/L,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所述TAP固体培养基为在液体培养基配置时加入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