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因子-κB p65亚基结合肽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78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因子-kBp65亚基结合肽及其制备与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用核因子-kB(NF-kB)p65亚基拮抗肽,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与核因子-kBp65亚基特异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的小分子肽,其氨基酸序列见序列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用核因子-κB(NF-κB)p65亚基拮抗肽,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与核因子-κB p65亚基特异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的小分子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核因子-κB p65亚基拮抗肽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NF-κB是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细胞胞浆中的一种转录因子,是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汇聚点,具有调控多种参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病毒复制、细胞凋亡和增殖以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NF-κB系由两种Rel家族蛋白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根据结构、功能和合成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将Rel蛋白家族分成两类一类是前体蛋白p105和p100,其C末端含锚蛋白重复序列(ankin repeat motif),可通过ATP依赖的蛋白水解过程裂解,变为成熟的p50和p52。该类蛋白缺乏反式激活结构域,无独立激活基因转录的功能;另一类是RelA(p65)、Rel(c-Rel)、v-Rel和RelB,其C末端含有1个或多个反式激活域(transactivationdomain),具有独立激活基因转录的功能。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NF-κB主要与κB抑制蛋白(IκBs)结合形成三聚体,以无活性方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当细胞受到前炎症细胞因子、病毒、内毒素、紫外线、氧化剂和放射线等多种外界信号刺激而启动细胞第二信使系统时,IκBs在IκB激酶(IKK)的作用下发生磷酸化并降解,NF-κB失去IκBs的严格控制而被激活,并移位进入细胞核内,其亚基形成环状结构与靶基因启动子内的特定部位结合,高效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如TNF、GM-CSF、IL-1β、IL-6、IL-11、IL-17等)、趋化因子(如IL-8、RANTES、MIP-1α、MCP-2等)、粘附分子(如ICAM-1、VCAM-1、ELAM-1等)、免疫受体(如IL-2R)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级联放大的多种酶(如NO合成酶、环氧化酶等)的表达。NF-κB所诱导的一些蛋白可进一步反转活化NF-κB,导致炎症反应的扩大和延续。基于上述认识,许多学者认为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将为炎性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另外,NF-κB在细胞凋亡和增殖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其可通过直接上调凋亡抑制因子(c-IAP1、c-IAP2、和IXAP)、TNF受体相关因子(TRAF1和TRAF2)、锌指蛋白A20、超氧化锰歧化酶、Bcl-2同系物A1/Bfl-1和IEX-IL等抗凋亡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在肿瘤治疗中,化疗和放疗可使NF-κB活化,致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耐药和对放射线不敏感。因此,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降低肿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不失为提高抗癌药物治疗功效的良策。由于NF-κB强大的转录调控功能,NF-κB的过渡活化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如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炎症性肠道疾病等慢性炎性疾病,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等急性炎性疾病,Alzheimer′s病,动脉粥样硬化,系统性红斑自狼疮等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均于NF-κB过度或持续活化密切相关。另外,NF-κB也参与了鼻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HTL病毒和HIV病毒等在感染细胞中的转录和复制,在这些病毒的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NF-κB在上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潜在作用,以NF-κB及其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相关蛋白为靶点,研发NF-κB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已成为本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外有关以NF-κB为靶点的拮抗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传统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激素药物直接地或间接地部分拮抗NF-κB的活性;(2)抗氧化治疗如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等作为NF-κB的抑制剂,其中PDTC作为NF-κB的抑制剂已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3)抑制IκK的形成及活性如靶向IκKα的反义核酸,可阻止IκKα的形成,从而缓解或减轻IκB的磷酸化及降解过程,最终达到抑制NF-κB活性的目的;NF-κB必需调节蛋白(NF-κB essential modifier,NEMO)是IκK蛋白复合物的调节蛋白,对维持IκK的功能有重要作用。May等设计了针对NEMO的抗炎多肽,该多肽包含NEMO结合域(NEMO binding domain,NBD),它可以与NEMO结合,阻止NEMO与IκKβ的连接,从而抑制IκK的活性及其后续效应;(4)减少IκB的降解某些蛋白酶小体抑制剂如MG101、MG115、MG132、PS-341、lactacystin以及近来发现的epoxomicin均可通过抑制IκB的降解从而拮抗NF-κB的活性,某些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TLCK(N alpha-p-tosyl1-L-lysinechloromethyl ketone)、TPCK(N-tosyl-L-phenylalanine chloromethyl ketone)以及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也具有类似的功能;(5)促进IκB的生成应用IκBα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使IκBα显性失活突变体过量表达,可明显抑制NF-κB的核移位及其后续效应。(6)抑制NF-κB的合成如针对p50和p65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可与编码NF-κB的基因及mRNA结合,进而阻断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最终抑制NF-κB的形成。设计针对NF-κB家族高保守区的核酶,可对编码NF-κB的mRNA进行切割破坏,在mRNA水平阻断NF-κB的形成。上述以NF-κB为靶点的治疗策略在动物实验及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疗效。但上述措施均存在特异性欠佳的问题。事实上,要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尽可能地减少系统毒性,则应注意NF-κB靶性治疗的特异性。如糖皮质激素是NF-κB的强效抑制剂,但全身应用时具有扰乱内分泌和物质代谢的副作用。而抗氧化剂对NF-κB活性的抑制效应更无特异性可言,动物实验表明,PDTC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蛋白酶小体,它除了可降解IκB外,还具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功能,因此抑制蛋白酶小体活性将导致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尽管有学者认为IκK、IκB对NF-κB的调节是特异性的,但迄今的研究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IκK、IκB对其他的蛋白分子不具备调节作用,因此就不能确切的肯定靶向IκK、IκB的措施对NF-κB活性的干预就是特异性的。抑制NF-κB的合成策略对于NF-κB是特异性的,但在一些急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中,NF-κB的活化(而不是合成)过程(细胞质中无活性的NF-κB→活化入核→与DNA结合→启动基因表达)更为重要,因此抑制NF-κB的合成策略并非最优选择。从NF-κB的整个活化途径不难看出,NF-κB与DNA顺式元件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也是NF-κB启动靶基因转录的必经之路。只有对NF-κB与DNA顺式元件的结合实施直接的干预措施,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特异性。而对NF-κB活化的上游途径进行干预则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由p50和p65两亚基形成的异二聚体是NF-κB的典型代表,是NF-κB所有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几乎存在于体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异性地与核因子-kBp65亚基结合,并特异性地拮抗核因子-kB活性的多肽,氨基酸序列如下:    Glu  Gly  Gly  Val  Thr  Arg  Thr  Gln  Gly  Phe  Arg  Trp  Val  Val  Ser  Ile  Arg    Asn  Ser  Tyr  Arg  Asn  Glu  Ser  Ala  Ser  Asn  Gly  Arg  Cys  Leu  Leu  Leu  Ala  Ala  Gl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平徐祥王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