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41337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笋氨基酸肽类组合物,其中氨基酸总量(以干基计)一般在10-50wt%,而氨基酸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占5-40wt%;氨基酸组成以酪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等为主;并含有丰富的δ-羟基赖氨酸(δ-OH-Lys)。本发明专利技术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浓郁的鲜味,可广泛用于功能性食品、饮品和调味品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从竹笋或竹笋加工废液中分离得到的氨基酸肽类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竹子是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植物,全世界约有70多属、1200多种,竹林面积约2200万公顷。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涉及竹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每年竹产业为全世界22亿人口提供经济收入、食物和住房,全球竹产品的年贸易额已超过85亿美元。作为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有40多属500多种竹子,种类、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前列。据2001年统计,我国现有竹林面积551万hm2,其中毛竹350多万hm2,占60%以上。竹笋是我国竹林的大宗产品,随着笋用竹林和笋竹两用林丰产技术的推广,我国鲜笋产量逐年递增,已从1980年的42万t,增加到1999年的310万t,预计2005年将达到400万t以上。目前除40%左右鲜销外,其余都加工成水煮笋、笋干、酸笋、调味笋等产品。按现行的加工工艺,罐头笋加工企业每处理一吨竹笋原料,约产生2吨的废液,尚未加以利用,任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竹笋的食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国内外在竹笋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所作的工作仍十分有限。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笋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检测上,其他包括利用笋壳、笋头制备膳食纤维,提取过氧化物酶,分离活性蛋白、多糖,开发高营养的饲料等。例如,Sakai koji等(1999)首次从笋壳中分离出2种抗氧化成份苜蓿素(Tricin)和紫杉叶素(Taxifolin),并用POV方法测得其抗氧化活性分别为α-生育酚的10%和1%。Ishii-T等人对竹笋细胞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果胶多糖、半纤维多糖、聚鼠李半乳糖醛酸(rhamnogalacturonan)、硼多糖复合物、对香豆酮基(coumaroyl)-阿(拉伯)糖基木聚四糖或阿魏酰基化(feruloylated)-阿(拉伯)糖基木聚四糖等组分。然而,迄今人们对竹笋中许多活性组分及其功能所知甚少,传统的笋加工产品形式单一,对笋加工废弃物的再利用更是空白。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对竹笋进行深加工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竹笋资源,并且该方法最好同时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对竹笋进行深加工的方法,所述的方法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竹笋资源,并有效减少目前竹笋加工废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竹笋的氨基酸肽类提取物,按提取物的干基计,所述提取物含有10-50wt%的氨基酸和肽类物质,并且含有0.2-5wt%δ-羟基赖氨酸(δ-OH-Lys),所述的δ-羟基赖氨酸包括游离的δ-羟基赖氨酸和位于肽链中的δ-羟基赖氨酸。(注如果提取物为液态,则按去除了水分后的提取物干重计。)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提取物的氨基酸中,游离氨基酸为5~40wt%,更佳地,游离氨基酸为10~30wt%。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提取物含有15-45wt%氨基酸和肽类物质,更佳地,含有20-40wt%的氨基酸和肽类物质。在另一优选例中,δ-羟基赖氨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0.3~4wt%。更佳地,δ-羟基赖氨酸含量占其氨基酸总量的0.4~3wt%。或者,按提取物干基计,在另一优选例中,δ-羟基赖氨酸含量为0.3-4wt%,更佳地为0.4-3wt%。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提取物含有以下氨基酸,以提取物干基计酪氨酸2.00~4.00wt%;更佳地2.88~3.67wt%丝氨酸0.50~3.00wt%;更佳地0.77~2.60wt%天门冬氨酸0.80~12.00wt%;更佳地1.17~9.22wt% 谷氨酸0.80~5.00wt%;更佳地1.09~4.43wt%苯丙氨酸0.20~0.70wt%;更佳地0.37~0.42wt%胱氨酸0.05~0.40wt%;更佳地0.3~0.32wt%异亮氨酸0.05~0.40wt%;更佳地0.25~0.26wt%亮氨酸0.05~0.40wt%;更佳地0.28~0.33wt%缬氨酸0.30~0.60wt%;更佳地0.45~0.5wt%丙氨酸0.50~1.20wt%;更佳地0.84~0.9wt%赖氨酸0.03~0.30wt%;更佳地0.15~0.19wt%组氨酸0.05~0.30wt%;更佳地0.17~0.19wt%精氨酸0.005~0.10wt%;更佳地0.01~0.04wt%脯氨酸0.03~0.40wt%;更佳地0.15~0.23wt%蛋氨酸0.02~0.40wt%;更佳地0.11~0.25wt%甘氨酸0.01~0.50wt%;更佳地0.03~0.37wt%苏氨酸0.01~0.20wt%;更佳地0.01~0.04wt%δ-羟基赖氨酸0.40-1.2wt%;更佳地0.57-1.0wt%。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提取物是从竹笋加工废液中分离浓缩得到的浓缩液或粉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步骤(a)将竹笋加工废液进行预处理后,用超滤膜系统进行分离,除去以下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的大分子杂质(更佳地去除大于8000道尔顿的杂质),从而获得超滤透过液;(b)将超滤透过液经过反渗透膜系统处理进行浓缩后截留液即为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在另一优选例中,该方法还包括(c)对超滤透过液直接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或(d)对反渗透截留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或(e)对浓缩液进行干燥得到竹笋氨基酸肽类粉剂。在另一优选例中,该方法还包括选自下组的预处理步骤调节pH值至4-5、离心除杂、预浓缩、粗滤、微滤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竹笋加工废液是竹笋热烫废水、竹笋浸泡废液、笋肉压榨产生的汁液,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它含有0.01-99wt%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以及1-99.99wt%食品上可接受的溶剂、稀释剂或载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的用途,它被(a)用于制备食品、饮品或调味品;(b)用作膳食补充剂或食品添加剂。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制备的工艺路线示意图。图2显示了毛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氨基酸组成分析图。所述的分析使用日立83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具体实施例方式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竹笋加工废液中的各种有效成份进行了分离提取,获得了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浓郁的鲜味的氨基酸肽类提取物。所述的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酪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δ-羟基赖氨酸等及其所形成的多肽和短肽,不仅可广泛用于食品、饮品和调味品,还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或食品添加剂。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有效减少竹笋加工废液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如本文所用,术语“竹笋”指竹子膨大的芽或幼嫩的茎。如本文所用,术语“竹笋加工废液”指竹笋加工过程中,在竹笋的热烫、浸泡和/或压榨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竹笋加工废液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的竹笋加工废液包括(但并不限于)竹笋加工中蒸汽热烫产生的废液、笋块浸泡的废液、笋肉和笋头压榨产生的汁液,或其组合。当然,本专利技术中也可直接使用竹笋的压榨液。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笋的氨基酸肽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按提取物的干基计,所述提取物含有10-50wt%的氨基酸和肽类物质,并且含有0.2-5wt%δ-羟基赖氨酸,所述的δ-羟基赖氨酸包括游离的δ-羟基赖氨酸和位于肽链中的δ-羟基赖氨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陆柏益吴晓琴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大力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