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子中提取的三萜总皂甙元的组成、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3643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竹子中提取的三萜总皂甙元的组成,其特征在于: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以木栓酮为标准品,测得三萜总皂甙元的含量为10~90%,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其中木栓酮和羽扇豆烯酮的含量分别为5~35%和1%~10%。(*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竹子中提取的三萜总皂甙元的组成、方法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竹子中提取三萜类化合物,这是一组以木栓酮、羽扇豆烯酮及其同系物为主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EZR2002),可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的药物及保健品,并可应用于日用化妆品领域。
技术介绍
竹子属禾本科(Gramineae)的竹亚科(Bambusoideae),是全世界最具利用价值的天然植物之一。全世界约有70多属、1200多种,竹林面积约2000万ha。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竹国家,竹林面积约400万ha。我国的竹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0.5%,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8%。每年可砍伐毛竹约5亿支,各类杂竹300多万吨,相当于1000余万立方米木材。另外我国竹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竹类资源有40多属400余种,约占世界竹类种质资源的三分之一。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全世界有50余种,除少数品种外,中国均有出产,其中经济利用价值最高的毛竹林面积约250万ha,占世界毛竹总量的90%以上。我国的竹类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以南14个省、市、区的丘陵山区,四川、福建、湖南、江西、浙江五省是我国竹子的主产区,约占全国产量的8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亿多人口全部或部分从竹林和竹林产品加工中获取生活费用。竹类植物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其较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穷人的金子”,而且具有广泛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同时,竹类植物作为优良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优美,有着极高的园艺观赏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等生态工程建设的逐步实施,竹产品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竹子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多用途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必将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竹子有效成分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以日本和中国所作的工作为主,印度、巴西、美国和韩国等也做过少量研究。各国所研究的竹类对象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一般均选用具有本国资源特色的竹子品种。日本从20世纪70s起对赤竹属(Sasa Makino et shbata)的赤竹亚属(Subgen.Sasa)中华箬竹亚科(Subgen.Sasamorpha)中的一类草本型竹子进行了系统的研发,并申报了一系列的国内专利。90s起,也有少量研究涉及到刚竹属的品种。如Shibata,M.等人关于竹草提取物的系列研究。Kato,Hiromichi等1978年申报的专利,用碱水溶液处理竹草的叶和茎以软化细胞膜,调节到合适的pH后,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或蛋白酶破坏细胞,然后用非极性或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或正已烷)萃取,脱除叶绿素等杂质,即得到食品保藏剂。Gidoh,M.等(1980)将竹草提取物用于麻风病的治疗。Sakai,Wataru 1980年申报的专利,描述了用溶剂萃取刚竹属竹子的嫩茎,将提取物加入到家禽、家畜、鱼贝类、宠物和实验动物等的饲料中,添加量在0.1-5.0%,最适为0.2-2.0%。Sakai,Wataru 1980年申报的专利,描述了以下内容刚竹属竹子的嫩秆破碎后,用甲醇、乙醇、氯仿、苯或热水在室温下萃取约2周;或被放入容器中,蒸汽加热至180℃,蒸馏后冷却,得到了精油和水的混合物,减压浓缩后的产物可加入多种食品中(0.1-10%)。Sakai,Wataru还同时还申报了对痔疮有治疗作用的竹提取物,主要使用干馏或蒸汽蒸馏得到提取物,然后用硅胶柱分离得到具有疗痔、降压、放松作用的不同活性部位,其中疗痔部位无论是口服还是外用都具有突出的效应。Kuboyama,N.等(1981)报道了竹叶提取物及其木质素的抗肿瘤活性]。Sato,T等(1986)年报道了一种竹叶提取物溶液用于牙龈的治疗[The use in periodontal therapy of a bamboo leaf extract solution,Nippon Shishubyo Gakkai Kaishi,1986,28(2)752-757。Momose,Takao.等1986年申报的专利,将竹草放入热水中灭酶,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粉末,可直接添加到面条、米糕和蛋糕等食品中。Ota,Yoshinori.1987年申报了名为“Packaging of solid food in leaf of bamboo grass and apparatus thereof”(JPPatent63226251)的专利,即为直接用竹草包裹软的固体食物,其实就是我国粽子制作方式的翻版。Sho,Takemori.1989年申请的专利报告了酶法水解竹草纤维,然后用乙醇~水萃取,获得了大量不含叶绿素的提取物,在无氧条件下浓缩干燥,获得了一种食物保藏剂。Otani,K.等(1990)用竹草的热水提取物(Folin)灌胃大鼠,发现有显著的抗胃溃疡的作用。Kenji,Matsui.等1990年申请的专利,用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从斑竹、毛竹、金毛竹等刚竹属的竹子中萃取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多种头屑生成菌,防治皮肤老化,并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稳定产品。Susumu,Itoku 1990年申请的一项专利,涉及到含有竹草萃取物和竹碳细粉的片剂作为功能性食品。Nishina,A.等(1991)从毛竹的茎皮中检出了抗菌活性成分2,6-二甲氧基对苯醌。Haibara,Kazuyuki于1994年申报了专利技术专利“含有竹提取物作为风味剂的食盐”。Hayashi,Shigeki 1994年申报的专利称获得了一种含竹子精油的食品添加剂,能赋予食品竹子的清香。Aoyama,M.(1995)综述了四种竹草有效成分的药理学作用。Kiyooka,Takatoshi.1995年申报的专利技术专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从竹皮中制备脱臭剂”。Kiyooka,Takatoshi.1995年申报了专利技术专利“竹子用作食物的保藏”。Shinano,T.等(1996)研究了用DMSO作为溶剂萃取竹草等植物中的叶绿素a和b 。Nakanishi,K.等(1996)报道了毛笋(原笋及煮后)的挥发性成分,原笋中的主要成分是醛类物质,如hexanal和(E)-2-hexenal,芳香类的碳氢化合物如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和二甲苯(xylene);煮过笋中主要为二甲基硫化物(dimethylsulfide),三甲基呋喃(3-methylfuran)和丙酮(acetone)。Haibara,Kazuyuki 1996年申报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用竹提取物制造食盐”。Nishina,Atsuro等1996年申报的专利技术专利“含有竹提取物的抗过敏剂”。Inoue,Tadashi.等1996年申报的专利技术专利“竹醋酸的纯化方法及其用途”。Tsunoda,S.等(1997)研究了竹草(SaSa senanensis)提取物对SHN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Nishina,Atsuyoshi等1997年申请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含有竹叶提取物的抗菌纸”。Watanabe,Mayumi等1997年申请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含有竹草提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吴晓琴俞卓裕朱云龙陈林根罗生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大力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筠腾植物提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