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雁形目鸟类卵中选择性分离IgY抗体的方法及由此获得的IgY抗体技术

技术编号:154062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由雁形目鸟类卵黄分离和纯化卵黄抗体的方法,其藉由吸附层析步骤,使用一不溶于水且非带电的吸附剂以完成所欲卵黄抗体之分离,并藉由盐析步骤区别地沉淀该IgY(△Fc)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由此制造的卵黄抗体和此等卵黄抗体各种不同的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从雁形目鸟类卵黄快速分离及纯化卵黄抗体(特别是IgY(ΔFc)抗体)的方法,以及藉此方法所获得之卵黄抗体。详言之,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雁形目鸟类卵黄中分离及纯化卵黄抗体的方法,其是藉由利用一不溶于水且非带电的吸附剂来进行吸附层析流程,以达成所欲之卵黄抗体的分离,以及藉由一盐析流程来区别性地沉淀出该等IgY。本专利技术亦涉及该等IgY抗体在定量或定性免疫分析上的用途,或针对于一感兴趣之病因抗原制备医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抗体已广泛使用于多种生物研究及临床应用。由高度免疫性哺乳动物所获得的血清为多克隆抗体最常见的来源。由此等免疫血清所得的抗体属于一般称作″免疫球蛋白″的蛋白质的族群中,在该免疫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G(IgG)是最多的。IgG分子由三个区域(domains)所组成,其中有二个Fab区域及一个Fc区域。Fab部位主要涉及抗原的结合。虽然Fc部位不具有与抗原结合的能力,但其是管理抗体的多种生物活性,诸如补体结合(complement fixing)及Fc受体的结合。在免疫诊断学之技术中,一完整的IgG分子并不适用于与哺乳动物血清相关的检测系统及免疫分析之中,其是因为IgG分子上的Fc区域具有与Fc受体结合、活化该补体系统、以及与哺乳动物血清中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起反应等能力。IgG分子之Fc部位的移除一般常导致此种干扰的降低(E.Lamoyi等人于1986年发表于″酶学方法(Methods in Enzymology)″、第121卷、652-663页)。在免疫治疗中,抗体的某些建议使用包括治疗患有毒杀性之细菌毒素或蛇毒之病患(如美国专利案号第5,340,923及5,601,823号中),以及刚出生之小猪对致命肠道大肠杆菌病的预防(H.Brussow等人,J.Clin.Microbiol.第25卷、982页(1987);以及C.O.Tacket等人,NewEng.J.Med.第318卷、1240页(1988))。已知一抗体分子之Fc区段为该免疫球蛋白最具抗原性之部位(E.M.Akita等人,J.Immunol.Methods.第162卷、155-164页(1993)),则此区段之切除(其会造成F(ab′)2区段的形成)将明显降低多数位于免疫球蛋白分子上的潜在过敏原位置,因此对施用该免疫球蛋白的人类或动物是有益的。最近已显示该双键结之F(ab′)2抗体区段较适用于免疫诊断测试中(M.Muratsugu等人,J.Colloid Interface Sci第147卷、378页(1991);以及J.L.Ortega-Vinuesa等人,J.Immunol Methods第90卷、第29页(1996)),且比IgG本身更适用于与哺乳动物血清相关的免疫分析的发展中。然而,F(ab′)2抗体区段并未如一般人所希望之广泛使用于临床免疫诊断套组中。其可能归因于该F(ab′)2区段之大规模生产的困难度与不符合经济效率之原因,该F(ab′)2区段传统上是藉由IgG经胃蛋白酶的水解,而后经层析法纯化而制得。鸭子与其等分类学上关系相近者以及部分爬虫类(诸如龟)具有三种血清免疫球蛋白即巨分子免疫球蛋白IgM(鸭子中为800kDa),以及各二种沉降系数为7.8S(鸭子中为180kDa)与5.7S(鸭子中为130kDa)之低分子量IgG的异构形式(E.R.Unanue等人,J.Exp.Med.第121卷、697-714页(1965);H.M.Grey,J.Immunol第98卷、811-819页(1967);以及B.Zimmerman等人.,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第10卷、482-448页(1971))。因为鸟类IgG存在于卵黄中,故一般称为IgY。由较短之重链所构成之5.7S的IgY在结构及抗原性上相似于7.8S IgY之F(ab′)2区段(如图1所示),此事实导致利用IgY(相当于7.8S IgY)及IgY(ΔFc)(相当于5.7S IgY)之命名来表示二种IgY的异构形式(K.E.Magor等人,J.Immunol.第149卷、2627-2633页(1992))。在感染或实验性免疫化鸟类中所进行的研究显示该鸭抗体缺乏多数生物效应功能,包括补体的结合以及Fc受体之结合,但并未牺牲其等对于对应抗原的结合活性(G.W.Litman等人,Immunochemistry第10卷、323页(1973);以及T.E.Toth等人,Avian Dis.第25卷、17-28页(1981))。其可能起因于该IgY(ΔFc)抗体之Fc-对等区域的明显缺无,该IgY(ΔFc)抗体构成该雁形目鸟类抗体反应的主要部分。因而相信,假若可发现一值得信赖的制造该抗体的方法,且可鉴定出适于其活性之物理性要件,则该与F(ab′)2区段在构造及功能上相似的IgY(ΔFc)抗体将可在免疫应用上提供不凡的益处。经报导,鸟类卵黄抗体如哺乳动物抗体一样,存在有对研究及临床应用上有用的特性。(如美国专利号第5,340,923号、第U.S.5,585,098号、第U.S.5,601,823号及第U.S.5,976,519号)。由产卵雌禽所得的卵黄比高度免疫性哺乳动物血清更便宜且操作上更方便且更安全。更重要的是,卵黄抗体可顺应于现代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规范(A.Polson等人,Immunol.Commun.第9卷、475页(1980);以及B.Gottstein等人)。此等事实暗示卵黄有潜力使用作为抗体的商业来源。然而,卵黄中高含量的诸如脂肪酸、胆固醇和卵磷脂等脂质物,使得分离卵黄抗体成为麻烦和困难的工作。许多努力已致力于此。例如,水溶性沉淀物,包括洋菜、黏胶质(于1989年2月8日所公开之日本公开案第64-38098号中)、硫酸葡聚糖(J.C.Jensenius等人,J.Immunol.Methods第46卷、63页(1981))、天然胶(H.Hatta等人,食品科学杂志(J.Food Science)第53卷、425页(1988))及聚乙二醇(PEG)(A.Polson等人,Immunol.Invest.第14卷、323页(1985);亦可见于颁予A.Polson之美国专利第4,550,019号中)等物质被用于沉淀非水性生物分子,主要为脂质及卵黄颗粒,以藉此收集一含有丰富全卵黄抗体族群的水可溶相。A.Hassl等人发展了一种两步骤层析方法,其包含疏水相互作用层析法以及尺寸排阻层析法,以进一步自一经PEG-纯化的部分分离物中分离出该卵黄抗体(A.Hassl及H Aspock,JImmunol,Methods.第110卷、225页(1988))。Akita等人已描述一种用于分离IgY之改良的方法,其中来自鸡卵的卵黄抗体藉由以大量体积的水稀释该卵黄,而后将所获得的上清液进行尺寸排阻层析法和/或离子交换层析法,而自鸡蛋中提取而得(E.M.Akita等人,J.Immunol.Methods.第160卷、207页(1993);以及E.M.Akita与S.Nakai,J.Food Sci.第57卷、629页(1993))。然而,所有的研究及专利皆集中于从鸟类卵黄中分离出全体卵黄抗体(其包括至少具有及不具有Fc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雁形目鸟类卵黄中选择性分离IgY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一次盐析以盐析一包含卵黄抗体的水性部分分离物,其是以第一种浓度的(NH↓[4])↓[2]SO↓[4]进行,该第一种浓度的范围是以被处理的该水性部分分离物的体积为基准为从约15%(w/v)至约24%(w/v),优选为不高于约21%(w/v),及接着进行第二次盐析以盐析在第一次盐析中被处理的该包含卵黄抗体的水性部分分离物,其是以第二种浓度的(NH↓[4])↓[2]SO↓[4]进行,该第二种浓度的范围是以在第一次盐析中被处理的该水性部分分离物的体积为基准为从约25%(w/v)至约40%(w/v),优选为不高于约31%(w/v)。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义能
申请(专利权)人:顾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