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部件和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986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伏部件和起重机。所述起伏部件包括:臂架,被安装在起重机的上部回转体上,且能够以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在起伏方向上转动;以及桅杆,以与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被驱动。所述臂架包括:臂架主体;臂架底脚,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且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使得能够以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以及桅杆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所述桅杆的基端部包括桅杆底脚,该桅杆底脚连接于所述桅杆连接部使得能够以所述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据此,能够缩短起重机的组装及分解作业的时间。

Rolling parts and cran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undulating component and a crane. The fluctuation components include: jib, is install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tary crane, and be able to arm the rotation center axis of rotation in rolling direction; and the mast, with the arm rotation axis parallel to the mast of the center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drive way. The jib arm includes: main body; arm foot, proximal end connected to the arm frame body, and connect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tary body makes it possible to the arm rotation center axis of rotation; and the mast connecting portion, a proximal end connected to the main boom. The mast base end including mast foot, the mast foot connected to the mast connec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the rotation of the central shaft as the rotating center of the mast. Accordingly, the time for assembling and decomposing the crane can be short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伏部件和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且包含臂架的起伏部件以及具备该起伏部件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95542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或特开2010-18355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所示,以往的起重机包括:构成起重机主体的上部回转体;以能够起伏的方式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的臂架;以及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且能够以与所述臂架的转动中心轴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的桅杆,其中,所述臂架的顶端部与所述桅杆的顶端部通过拉索(guyline)而连接,以使所述臂架与该桅杆的转动联动而在起伏方向上转动。此种起重机在为了进行运输而分解时,除了使所述上部回转体与所述臂架分离之外,有时还使所述上部回转体与所述桅杆分离。例如,当上部回转体与桅杆相互连接的状态下超过道路运输的限制尺寸或限制重量时,需要使所述上部回转体与桅杆相互分离。在此情况下,在运输后组装起重机时,需要再次连接所述上部回转体与桅杆。此种上部回转体与桅杆的分离作业及再连接作业并不容易,因此,存在起重机的组装及分解作业费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伏部件,该起伏部件包含臂架及用于使该臂架起伏的桅杆,并且该起伏部件能够缩短起重机的组装及分解作业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具备所述起伏部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起伏部件能够起伏地设置在起重机的上部回转体上,所述起伏部件包括:臂架,被安装在所述上部回转体上,能够以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在起伏方向上转动;以及桅杆,以与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被驱动,以使所述臂架起伏,其中,所述臂架包括:臂架主体;臂架底脚,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且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使得能够以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以及桅杆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所述桅杆的基端部包括桅杆底脚,所述桅杆底脚被连接于所述桅杆连接部使得能够以所述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起重机包括:包含上部回转体的起重机主体;以及所述的起伏部件,其中,所述起伏部件的臂架的臂架底脚被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以使该臂架能够以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在起伏方向上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缩短起重机的组装及分解作业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重机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表示放倒图1所示的起重机的臂架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起重机的桅杆放倒在臂架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桅杆等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下侧臂架部件及桅杆等的运输姿势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放倒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重机的臂架后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下侧臂架部件及桅杆等的运输姿势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放倒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重机的臂架后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下侧臂架部件及桅杆等的运输姿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起重机。图1~图3表示起重机1,该起重机1是进行工程作业等的工程机械,例如移动式起重机。起重机1包括:起重机主体10、臂架(boom)20、拉索39、桅杆(mast)40、上部吊具(upperspreader)45、下部吊具(lowerspreader)50、绳索60及绞车70。所述起重机主体10包括下部行走体11和上部回转体13。下部行走体11是在地面G上行走的部分。图1所示的下部行走体11是履带式下部行走体,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下部行走体还可以是轮式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13可回转地搭载在下部行走体11上。上部回转体13包括臂架安装支架15和下部吊具安装支架17。此外,在上部回转体13的长边方向上,将设置有臂架安装支架15的一侧作为“上部回转体前侧”,将设置有下部吊具安装支架17的一侧作为“上部回转体后侧”。臂架安装支架15是用于将臂架20安装至上部回转体13的部件。臂架安装支架15设置在上部回转体13的前端部。下部吊具安装支架17是用于将下部吊具50安装(固定)至上部回转体13的部件。下部吊具安装支架17设置在上部回转体13后端部的上表面。臂架20是用于悬吊未图示的吊载的结构物。臂架20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13,且能够在起伏方向上转动,即,能够以水平方向的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详细而言,臂架20安装在所述上部回转体13的所述臂架安装支架15上。通过后文详述的桅杆40的转动驱动而使臂架20起伏。臂架20例如是具备格子状结构的桁架臂架。臂架20具有向一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具有其顶端侧的端部、即臂架顶端部20a。臂架20能够分解成沿其长边方向(臂架轴向)排列的多个部件。具体而言,臂架20具有:上侧臂架部件21、两个中间臂架部件23A、23B及下侧臂架部件30,这些部件从顶端侧起依次排列。即,在该臂架20中,所述下侧臂架部件30能够与比其更靠顶端侧的部件21、23A、23B分离。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臂架并不限定于具有两个中间臂架部件23A、23B的臂架。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臂架可包含一个或三个以上的中间臂架部件,也可不包含中间臂架部件。下侧臂架部件30位于臂架20的多个结构要素(单位臂架部件)中的最基端侧、即上部回转体13的一侧,且臂架20的多个结构要素能够在轴向上分解。下侧臂架部件30具有:顶端部30a;以及下侧臂架部件背面30b及下侧臂架部件腹面30v,当下侧臂架部件30(臂架20)如图2所示与地面G平行地被放倒时,分别相当于该下侧臂架部件3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从另一观点分析,也可以说,下侧臂架部件30包括:构成臂架主体的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臂架底脚33及左右的桅杆安装支架35。如图5所示,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为楔状(taper-shaped)结构物,其下侧臂架部件背面30b与下侧臂架部件腹面30v的间隔随着靠近下侧臂架部件30的顶端而变大。即,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是从侧面观察时大致呈三角形的结构物。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包含多根主管31a和多根副管31b。各主管31a分别配置在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的横剖面即与轴向垂直的剖面中的相当于其四个角落的位置。副管31b以将相互邻接的主管31a彼此连接的方式配置在这些主管31a之间。在图5、图7及图9中,仅对多根副管31b中的一部分副管标了参照符号。如图1所示,臂架底脚33位于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的基端部,换句话说,位于整个臂架20的基端部。臂架底脚33可转动地安装于上部回转体13。详细而言,臂架底脚33通过销、即臂架底脚销27而安装在臂架安装支架15上。臂架底脚销27的中心轴相当于臂架20(下侧臂架部件30)相对于上部回转体13转动时的中心轴、即臂架转动中心轴。左右的桅杆安装支架35分别构成“桅杆连接部”,该“桅杆连接部”是后述的构成桅杆40的基端部的桅杆底脚43可转动地连接的部位,且其连接于臂架20的基端部。如图2所示,桅杆4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桅杆安装支架35。桅杆安装支架35被设置在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的基端部,且比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的下侧臂架部件背面30b更向外侧突出。即,如上所述,在臂架20放倒的状态下,与所述下侧臂架部件背面30b相比,桅杆安装支架35从所述下侧臂架部件主体31的基端部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起伏部件和起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伏部件,其特征在于:能够起伏地设置在起重机的上部回转体上,所述起伏部件包括:臂架,被安装在所述上部回转体上,能够以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在起伏方向上转动;以及桅杆,以与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被驱动,以使所述臂架起伏,其中,所述臂架包括:臂架主体;臂架底脚,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且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使得能够以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以及桅杆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所述桅杆的基端部包括桅杆底脚,所述桅杆底脚被连接于所述桅杆连接部使得能够以所述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还包括:上部吊具,被支撑于所述桅杆的顶端部;下部吊具,能够拆装地搭载在所述上部回转体上;绳索,卷挂在所述上部吊具和所述下部吊具之间;绞车,通过卷绕及送出所述绳索,使所述桅杆以所述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以及下部吊具保持部,保持所述下部吊具,所述臂架包括:作为所述臂架主体的下侧臂架部件主体;以及比所述下侧臂架部件主体更靠顶端侧的部件,其中,所述下侧臂架部件主体与所述顶端侧的部件能够分离,所述桅杆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下侧臂架部件主体的基端部,所述下侧臂架部件主体、所述臂架主体、所述桅杆连接部、所述桅杆、所述上部吊具、所述下部吊具、所述绳索、所述绞车、所述下部吊具保持部在运输时与所述上部回转体分离而构成被一体地运输的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29 JP 2013-0145061.一种起伏部件,其特征在于:能够起伏地设置在起重机的上部回转体上,所述起伏部件包括:臂架,被安装在所述上部回转体上,能够以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在起伏方向上转动;以及桅杆,以与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平行的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被驱动,以使所述臂架起伏,其中,所述臂架包括:臂架主体;臂架底脚,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且连接于所述上部回转体使得能够以所述臂架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以及桅杆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臂架主体的基端部,所述桅杆的基端部包括桅杆底脚,所述桅杆底脚被连接于所述桅杆连接部使得能够以所述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还包括:上部吊具,被支撑于所述桅杆的顶端部;下部吊具,能够拆装地搭载在所述上部回转体上;绳索,卷挂在所述上部吊具和所述下部吊具之间;绞车,通过卷绕及送出所述绳索,使所述桅杆以所述桅杆转动中心轴为中心转动;以及下部吊具保持部,保持所述下部吊具,所述臂架包括:作为所述臂架主体的下侧臂架部件主体;以及比所述下侧臂架部件主体更靠顶端侧的部件,其中,所述下侧臂架部件主体与所述顶端侧的部件能够分离,所述桅杆连接部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神钢起重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