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611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所述的甾体化合物具有右式结构,其中R↓[1]为氢,C↓[1]-C↓[5]的烷基和苄基中的一种;R↓[2]为C↓[1]-C↓[8]的烷基,C↓[1]-C↓[8]的烷酰基,苄基,取代苄基,苯甲酰基,苯乙酰基和取代的苯甲酰基中的一种。以雄烯二酮为原料,通过氧化开环形成5,17-羰基-A-失碳-3,5-开裂-雄甾烷-3-羧酸,再进一步环合肟化获得中间体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与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再与卤代烃或酰氯制备上述甾体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原料雄烯二酮低廉易得,工艺简单,制得的产物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用于制备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缓解或治疗由于DHT过量而引起的相关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类固醇5α还原酶是定位于靶细胞微粒体上的膜蛋白,依赖还原辅酶II(NADPH)作为供氢体,催化还原一系列类固醇底物如睾酮、17α-羟基黄体酮、雄甾烯二酮等。在催化还原雄激素睾酮转变为活性更强的雄激素二氢睾酮的过程中,5α-还原酶起着关键作用。它可将睾酮的4,5位不饱和双键还原,并使C-5位上的氢保持α构型。T及其还原代谢物DHT是维持男性显性特征和性成熟的本质男性激素,占男性体内激素的80%左右,其中DHT被认为是体内作用最强的雄激素。T进入靶细胞后,经5α还原酶还原为DHT,DHT进入细胞核后,与核雄激素受体蛋白结合,激发DNA序列的转录,产生mRNA,随着mRNA水平的升高,导致蛋白质的合成,这些蛋白质包括酶受体和分泌因子,它们接着引发性激素效应,继而调节细胞的功能、生长与分化。如果体内DHT含量过高将会导致机体紊乱,内分泌失调,是许多内分泌疾病的病因,会产生诸如前列腺癌PC(prostatic cancer)、良性前列腺增生BPH(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粉刺、女性多毛症、男性秃顶等常见病。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等雄激素依赖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这些疾病是由体内过量DHT引起的,因此,近年来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通常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T→DHT过程的发生。T与5α-还原酶和它的辅酶NADPH形成的复合物(E-NADPH)结合,在5α-还原酶催化还原作用下,依赖还原辅酶II(NADPH)作为供氢体,T被还原为DHT。如果有某种抑制剂(Inhibitor)存在,由于抑制剂的结构和T类似,抑制剂同样也可以与复合物机结合,这样抑制剂就与T相互竞争与复合物结合,从而减少了T向DHT的转化,因而降低了体内DHT的含量,这就缓解了体内由于DHT含量过高引起的种种疾病。最早发现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是Brooks等于1981年合成的4-MA,然而它也能抑制3-β羟基甾体脱氢酶并对肝脏具有毒性而未被临床采用。随后,人们通过结构设计与高通量筛选,获得了多种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或非甾体化合物,其中非那雄胺于1988年获FDA批准,是最早合成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目前为止,已经有几个甾体药物进入I期和II期临床,包括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和爱普列特。其中,非那雄胺(Finasteride)能抑制血浆70%双氢睾酮的产生,能抑制前列腺组织中85-95%的双氢睾酮,对于前列腺体积大于30mL的患者治疗效果较明显,并可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等疾病。然而其IC50仅为52nM,临床应用还表现出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精液量减少等不良反应。度他雄胺(Dutasteride)被认为是一个更为有效的5α-还原酶双重抑制剂,比非那甾胺更能有效地减少患者血浆中的DHT浓度,目前治疗BPH研究已进入III期临床,治疗男性秃发的研究已进入II期临床。爱普列特(Epristeride)是一种新型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使前列腺腺体内及血清中DHT水平降低,而不影响血清中睾酮水平,并使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抑制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化,降低前列腺组织内双氢睾酮含量,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排尿阻力,达到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排尿困难症状的目的,目前已经进入IV期临床实验。但是,这些药物起效都价较慢,而且都产生对生殖系统的毒副作用,因此一种新的5α-还原酶抑制剂仍是人们寻求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5α还原酶抑制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氢,C1-C5的烷基和苄基中的一种;R2为C1-C8的烷基,C1-C8的烷酰基,苄基,取代苄基,苯甲酰基,苯乙酰基和取代的苯甲酰基中的一种。上述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化合物包括以下化合物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N-O-甲基醚;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甲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丙基醚;3-羰基-4-丙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丙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丁基醚;3-羰基-4-丁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丁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异戊基醚;3-羰基-4-异戊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异戊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甲氧基苄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硝基苄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溴苄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氯苄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邻溴苄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苯乙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苯丙基醚;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甲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乙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丙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异戊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己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苯甲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苯乙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N-O-对甲基苯甲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甲氧基苯甲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硝基苯甲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溴苯甲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邻溴苯甲酸酯;3-羰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三氟甲基苯甲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甲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乙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丙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异戊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己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苯甲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苯乙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甲基苯甲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甲氧基苯甲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对硝基苯甲酸酯;3-羰基-4-甲基-4-氮杂-5-雄甾烯-17-肟 N-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的甾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氢,C↓[1]-C↓[5]的烷基和苄基中的一种;R↓[2]为:C↓[1]-C↓[8]的烷基,C↓[1]-C↓[8]的烷酰基,苄基,取代 苄基,苯甲酰基,苯乙酰基和取代的苯甲酰基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志杨雄文周雪琴李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