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体类肌松药物及其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610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甾体类肌松药物及其同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式Ⅱ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不同浓度的稀酸与反应溶剂中或单一不同浓度的稀酸中,选择性水解式Ⅱ化合物的3位酰基,用弱碱中和后,水层用惰性且与水不互溶的溶剂提取,即得甾体类肌松药物及其同类化合物Ⅰ;    ***    其中:R1=-CH2-,-O-;R2=-CnH2n-,n=1,2;R3=-CH3,-CH2CH=CH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药物化学的

技术介绍
甾体类肌松药物属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现已取代传统肌松药物作为大手术的首选药物。罗库溴铵(Rocuronium Bromide)便是一起效迅速,中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物。USP4894369描述了式I化合物的两种制备方法。第一种方法的反应式如下 由于式III化合物较难制备,即在20倍溶剂中,采用1.12~1.13摩尔当量的酰化剂选择性酰化,再通过碱性氧化铝柱层析得到;而式III化合物和溴化剂成盐反应后,也需通过碱性氧化铝柱层析得产品。第二种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式II化合物在30倍水中,于室温下水解反应14天,蒸馏浓缩至干,加甲苯带尽水,把甲苯浓缩至尽,再通过碱性氧化铝柱层析得产品。USP2005/0159398A1描述了对USP4894369第一种方法的改进,采用在溶剂中选择性酰化,用稀酸选择性水解副产物双酰化物的3位酰基,后经2次重结晶得高纯度的式III化合物,但收率较低;再和溴化剂成盐得式I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方便有效的,本专利技术在USP4894369第二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式II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稀酸选择性水解,无需通过柱层析,就可得到高纯度的式I化合物,其操作简便,且收率较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以式II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不同浓度的稀酸与反应溶剂中或单一不同浓度的稀酸中,选择性水解式II化合物的3位酰基,用弱碱中和后,水层用惰性且与水不互溶的溶剂提取,即得甾体类肌松药物及其同类化合物I。 其中R1=-CH2-,-O-;R2=-CnH2n-(n=1,2);R3=-CH3,-CH2CH=CH2。每摩尔当量的式II化合物使用2~12摩尔当量的浓度为9~27%的稀酸。所用的稀酸为无机酸;无机酸为氢溴酸、盐酸或硫酸。所述的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丙酮。所述的惰性且与水不互溶的提取溶剂为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所述水解反应温度为25~50℃,反应时间为2~15小时。反应结束后,为避免弱碱中和时造成17位酰基的水解,中和过程采取在2~5℃温度下,用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或氨水等弱碱水溶液中和,调PH值至7~8;中和后的水层及时用提取溶剂多次提取产品。下表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与现有技术效果的比较 注收率=罗库溴铵产量/乙酰罗库溴铵投料量*100%提高收率=(罗库溴铵产量-对照罗库溴铵产量)/对照罗库溴铵产量*100%提高纯度=(罗库溴铵纯度-对照罗库溴铵纯度)/对照罗库溴铵纯度*100%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在无机稀酸的催化作用下,选择性水解反应较快,缩短了反应时间,对式II化合物的3位酰基选择性较好,减少了17位酰基的水解,只需用溶剂提取产品,无需通过柱层析,操作简便;所得式I化合物(如罗库溴铵)的HPLC百分面积纯度可达98.5%,产品的收率可达70%左右;实现了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罗库溴铵)的制备将3.0g 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乙酰罗库溴铵)溶解在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8%氢溴酸9ml,搅拌下,加热,至40℃反应4.5小时;然后,冷却至2℃,加入经预冷的5~10%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使PH值为7~8,适时静置,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多次提取,把产品提取出来,合并提取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至净。于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得罗库溴铵产量2.2g,HPLC百分面积纯度98.7%。实施例2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罗库溴铵)的制备将3.0g 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乙酰罗库溴铵)溶解在9%氢溴酸9ml中,搅拌下,于25℃反应15小时;然后,加入30ml二氯甲烷,冷却至2℃,加入经预冷的2~5%氨水溶液中和,使PH值为7~8,适时静置,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多次提取,把产品提取出来,合并提取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至净。于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得罗库溴铵产量1.95g,HPLC百分面积纯度98.5%。实施例3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罗库溴铵)的制备将3.0g 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乙酰罗库溴铵)溶解在30ml丙酮中,加入27%氢溴酸15ml,搅拌下,加热,至50℃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30ml三氯甲烷,冷却至5℃,加入经预冷的10~15%碳酸氢钾水溶液中和,使PH值为7~8,适时静置,分层;水层用三氯甲烷多次提取,把产品提取出来,合并提取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至净。于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得罗库溴铵产量2.1g,HPLC百分面积纯度98.5%。实施例4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罗库溴铵)的制备将3.0g 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乙酰罗库溴铵)溶解在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2%盐酸9ml,搅拌下,加热,至40℃反应4.5小时;然后,冷却至3℃,加入经预冷的5~10%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使PH值为7~8,适时静置,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多次提取,把产品提取出来,合并提取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至净。于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得罗库溴铵产量2.0g,HPLC百分面积纯度98.8%。实施例5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罗库溴铵)的制备将3.0g 1--1-(2-丙烯基)吡咯烷溴化物(乙酰罗库溴铵)溶解在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5%硫酸9ml,搅拌下,加热,至35℃反应4.5小时;然后,冷却至3℃,加入经预冷的10~15%碳酸氢钾水溶液中和,使PH值为7~8,适时静置,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多次提取,把产品提取出来,合并提取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至净。于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得罗库溴铵产量2.1g,HPLC百分面积纯度98.6%。实施例61--1-甲基哌啶溴化物的制备将3.0g 1--1-甲基哌啶溴化物(维库溴铵Vecuronium Bromide)溶解在3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5%氢溴酸9ml,搅拌下,加热,至40℃反应4小时;然后,冷却至2℃,加入经预冷的5~10%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使PH值为7~8,适时静置,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多次提取,合并提取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至净。于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得1--1-甲基哌啶溴化物产量1.9g,HPLC百分面积纯度98.4%。实施例71--1-甲基哌啶溴化物的制备将3.0g 1--1-甲基哌啶溴化物(维库溴铵Vecuronium Bromide)溶解在30ml三氯甲烷中,加入12%盐酸9ml,搅拌下,加热,至35℃反应4.5小时;然后,冷却至5℃,加入经预冷的10~15%碳酸氢钾水溶液中和,使PH值为7~8,适时静置,分层;水层用三氯甲烷多次提取,合并提取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至净。于40℃以下减压浓缩至干,得1--1-甲基哌啶溴化物产量1.8g,HPLC百分面积纯度98.2%。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以式II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在不同浓度的稀酸与反应溶剂中或单一不同浓度的稀酸中,选择性水解式II化合物的3位酰基,用弱碱中和后,水层用惰性且与水不互溶的溶剂提取,即得甾体类肌松药物及其同类化合物I; 其中R1=-CH2-,-O-;R2=-CnH2n-,n=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秀燕方伟明徐顺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