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俊江专利>正文

一种气吸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481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吸排种器,包括机架、封闭区、种子眼、分种隔板、毛刷、入种通道、搅子器、镶套件、气吸盘、种室壳体、风道、风道出口、变速操作件、齿轮、传动轴、连接齿轮、阶梯齿轮、连接轴、变速箱壳体、清种器、进气孔、挡板和排种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设置分种隔板能够将两个种子眼中的种子分开输送到两个通道去,从而能够实现种子双行播种的需要,而这里设置的毛刷能够有效的避免种子眼中种子没有自然落下后而发生卡住的现象;这里设置了阶梯齿轮,便于对连接轴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播种的株距和播种的速度进行控制;另外这里适合播种的种子为玉米、大豆、高粱、向日葵和油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吸排种器
:本技术涉及农用播种
,特别涉及一种气吸排种器。
技术介绍
:排种器是决定播种机工作质量和工作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播种机能否达到播种作业时播种质量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排种器的结构和性能;排种器的工作实质是通过排种器对种子的作用,将种子由群体化为个体,化为均匀的种子流或连续的单粒种子;由于播种要求、作物种类、作物品种、作物区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更主要的是作业区的地理环境,目前使用的排种器种类繁多,目前常用的排种器可分为槽轮式、磨盘式、离心式、气吸式、型孔盘式、型孔轮式等等;而现有的气吸排种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播种的株距和播种速度,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气吸排种器,解决了而现有的气吸排种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播种的株距和播种速度,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吸排种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封闭区、种子眼、分种隔板、毛刷、入种通道、搅子器、镶套件、气吸盘、种室壳体、风道、风道出口、变速操作件、齿轮、传动轴、连接齿轮、阶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吸排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吸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封闭区(2)、种子眼(3)、分种隔板(4)、毛刷(5)、入种通道(6)、搅子器(7)、镶套件(8)、气吸盘(9)、种室壳体(10)、风道(11)、风道出口(12)、变速操作件(13)、齿轮(14)、传动轴(15)、连接齿轮(16)、阶梯齿轮(17)、连接轴(18)、变速箱壳体(19)、清种器(20)、进气孔(21)、挡板(22)和排种出口(23);所述机架(1)左侧内部外侧设有风道(11),所述机架(1)左侧内部上侧设有风道出口(12),所述机架(1)左侧内部左下侧设有封闭区(2),所述机架(1)中心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排种出口(23)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吸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封闭区(2)、种子眼(3)、分种隔板(4)、毛刷(5)、入种通道(6)、搅子器(7)、镶套件(8)、气吸盘(9)、种室壳体(10)、风道(11)、风道出口(12)、变速操作件(13)、齿轮(14)、传动轴(15)、连接齿轮(16)、阶梯齿轮(17)、连接轴(18)、变速箱壳体(19)、清种器(20)、进气孔(21)、挡板(22)和排种出口(23);所述机架(1)左侧内部外侧设有风道(11),所述机架(1)左侧内部上侧设有风道出口(12),所述机架(1)左侧内部左下侧设有封闭区(2),所述机架(1)中心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排种出口(23)位于封闭区(2)下侧,所述排种出口(23)设在机架(1)左下侧;所述风道出口(12)与风道(11)内部相连通;所述气吸盘(9)活动连接在机架(1)左侧内部,所述气吸盘(9)中心通过镶套件(8)与连接轴(18)左侧相连接,所述气吸盘(9)左侧靠近外圆处设有若干个种子眼(3),所述气吸盘(9)左侧靠近中心位置设有数个搅子器(7);所述种子眼(3)内部右侧通过小孔与风道(11)内部相连通;所述种室壳体(10)位于气吸盘(9)左侧,所述种室壳体(10)固定连接在机架(1)左侧,所述种室壳体(10)左侧外部设有入种通道(6),所述种室壳体(10)内部上侧固定连接有清种器(20),所述种室壳体(10)内部右侧设有挡板(22),所述进气孔(21)位于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江王赶强赵新天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江王赶强赵新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