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厚可控的聚合物/二氧化钛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2890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厚可控的聚合物‑二氧化钛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将聚(苯乙烯‑co‑丙烯酸)(P(St‑co‑AA))微球加入氨水,无水乙醇,无水乙腈的圆底烧瓶中,超声20 min使微球分散,之后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并控制水浴温度为5‑15℃;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TBOT)溶解于含15 mL无水乙醇和5 mL无水乙腈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下,将该反应液以0.6 ml/min的速度滴加到上述反应瓶中,在5‑15℃下反应24 h后将反应液装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00‑160℃下水热反应24 h即得到P(St‑co‑AA)/TiO2核‑壳微球。所制备的杂化微球表面的TiO2壳层经水热处理后形成结晶,从而可潜在应用于光催化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在聚(苯乙烯-co丙烯酸)微球表面包覆一层壳厚可控的TiO2纳米粒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无机核壳微球由于结合了有机材料易加工、良好的柔韧性以及无机材料独特的性能,如热稳定性、良好的机械强度以及电、磁、光、催化等特性,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TiO2纳米粒子包覆的聚合物微球由于结合了TiO2纳米粒子独特的光催化和紫外屏蔽性能而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剂、催化剂载体、油漆中的白色颜料、化妆品等。聚合物/TiO2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TiO2前驱体在聚合物微球表面的可控反应来包覆一层TiO2,第二种是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聚合物微球表面沉积TiO2纳米粒子。其中第一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而比较有吸引力,然而由于TiO2前驱体高反应活性,这一方法往往伴随以下缺点,如不规则的包覆层、TiO2粒子的聚集、TiO2壳层厚度不可控等。本文采用一定比例的无水乙醇/无水乙腈为反应介质,能很好的控制TiO2前驱体的水解速度,并在适量氨水的催化下,在聚合物微球表面生成了致密且光滑的TiO2包覆层,且包覆层的厚度可以通过加入的前驱体的量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厚可控的聚合物‑二氧化钛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0014 g 聚(苯乙烯‑co‑丙烯酸)(P(St‑co‑AA))微球加入到一个盛有0.3 ~0.4 mL氨水,微球粒径为260~300 nm,45 mL无水乙醇,15 mL 无水乙腈的圆底烧瓶中,超声20 min使微球分散,之后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并控制水浴温度为5~15℃;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TBOT)溶解于含15 mL无水乙醇和5 mL 无水乙腈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下,将该反应液以0.6 ml / min的速度滴加到上述反应瓶中,在5~15℃下反应24 h后将反应液装入水热反应釜中,于100~160 ℃下水热反应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厚可控的聚合物-二氧化钛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0014g聚(苯乙烯-co-丙烯酸)(P(St-co-AA))微球加入到一个盛有0.3~0.4mL氨水,微球粒径为260~300nm,45mL无水乙醇,15mL无水乙腈的圆底烧瓶中,超声20min使微球分散,之后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并控制水浴温度为5~15℃;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TBOT)溶解于含15mL无水乙醇和5mL无水乙腈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下,将该反应液以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丹农朱海娥王萍金彩虹武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