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20234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2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包括干燥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烘干区与第二烘干区;其中,所述第一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设置,所述第一烘干区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第二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二烘干区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板材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干燥窑的温度分区控制,能够实现提高板材烘干质量的技术效果。

Drying kiln circula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ying kiln cir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drying kiln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rying kiln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dy of the first drying area and second drying area; the input is close to the body of the first drying kiln drying zone is arranged, the first drying zon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ot air circulation system; the output is close to the body of the second drying kiln drying zone is provided, wherein the second dry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ot air circul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te dry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temperature division control of the drying kiln, and can realize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drying quality of th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材烘干设备
,尤其是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矿棉板具有吸声、不燃、隔热、装饰等优越性能,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吊顶,贴壁的室内装修。矿棉板的常用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矿棉疏松、磨纸打浆、混料搅拌、进恒位槽、放浆上网、成型、进室烘干、出板切割打腻子、烘干、喷涂、压花、切割、喷涂背胶、包装入库等。其中,在进室烘干操作中往往需要通过干燥窑进行烘干操作。然而,作为进室烘干操作设备的干燥窑存在如下缺点:干燥窑不能实现温度分区调节,即当干燥窑的温度过高,干燥窑出口的板材容易焦黄;当干燥窑的温度过低,干燥窑进口的板材芯部容易夹湿,后续操作不易烘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实现干燥窑的温度分区控制,能够实现提高板材烘干质量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包括干燥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烘干区与第二烘干区;其中,所述第一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设置,所述第一烘干区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第二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二烘干区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系统。优选地,上述干燥窑循环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干燥窑本体在沿烘干辊道输送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的进风口,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系统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优选地,上述干燥窑循环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干燥窑本体在沿烘干辊道输送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系统的进风口,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系统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出端。优选地,上述干燥窑循环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系统与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系统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设置有温度检测点。优选地,上述干燥窑循环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第三热风循环系统;其中,所述第三热风循环系统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干燥窑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热风循环系统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干燥窑的输出端。优选地,上述干燥窑循环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系统、第二热风循环系统以及第三热风循环系统均设置有燃烧室以及引风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烘干区、第二烘干区以及第三热风循环系统等,能够实现温度分区设置并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矿棉板的干燥操作、实现实时了解各个温度区的温度情况、能够实现第一烘干区或者第二烘干区的温度补偿等等技术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板材的烘干质量。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干燥窑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可以包括干燥窑本体,干燥窑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烘干区2与第二烘干区3;其中,第一烘干区2靠近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12设置,第一烘干区2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第二烘干区3靠近干燥窑本体的输出端10设置,第二烘干区3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具体操作中,可通过调节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实现第一烘干区2的温度调节控制,可通过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实现第二烘干区3的温度调节控制。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干燥窑能够实现温度分区设置,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矿棉板的干燥操作。进一步的,干燥窑本体在沿烘干辊道11输送方向(图中C向)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的进风口,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的出风口设置在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12,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的气体流向如图中B方向。干燥窑本体在沿烘干辊道输送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的进风口,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的出风口设置在干燥窑本体的输出端10,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的气体流向如图中A方向。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与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设置有温度检测点7、9。具体操作中,矿棉板以矿渣棉为基材,木薯淀粉为粘结剂,抄取成型后坯板进入干燥窑干燥。干燥过程大致分为木薯淀粉的糊化和水分蒸发两个过程。由于淀粉糊化温度为82℃,水分蒸发温度为100℃,故干燥窑循环系统分为两个温度不同的循环区间,即湿区循环(淀粉糊化阶段)-第一烘干区2,和干区循环(板材干燥)-第二烘干区3。湿区(第一烘干区2)和干区(第二烘干区3)有各自独立的进风口和排风口,温度独立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有一个循环的干燥窑,更加容易保证淀粉糊化的质量(产品强度)以及板材的干燥程度(产品色差)。另外,上述多个温度检测点能够实现干燥窑温度的各个温度区的温度检测,能够实现实时了解各个温度区的温度情况。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提供干燥窑的整体烘干效果;本技术还包括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其中,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的进风口设置在干燥窑的输入端12,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的出风口设置在干燥窑的输出端10。其中,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以及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均设置有燃烧室8以及引风机6。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置一个燃烧室,将各自热风均可同一燃烧室进行加热并进入各自的循环回路中。另外,为了能够有效保证热风系统的稳定性,本技术也可以在第一热风循环系统与第二热风循环系统的进风口设置分配结构,其目的是能够有效保证各个循环系统风向的稳定性。具体操作中,上述热风气体通过燃烧室完成加热操作后,再重新进入各自的循环系统。上述引风机6的作业是调节各个热风气体的流向。具体操作中,上述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为干燥窑的整体循环系统,通过输入端12的流入到输出端10的流出完成一个干燥窑内部流通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的气流方向可跟据实际情况调节,其目的是完成第一烘干区2或者第二烘干区3的温度补偿。当第一烘干区2温度过低,需要调高温度时,可通过调高第一热风循环系统1的温度,同时调节热风机将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的风向调整为由输入端12流入。当第二烘干区3温度过低,需要调高温度时,可通过调高第二热风循环系统4的温度,同时调节热风机将第三热风循环系统5的风向调整为由输出端10流入。本技术通过上述的合理优化结构,能够实现温度分区设置并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矿棉板的干燥操作、实现实时了解各个温度区的温度情况、能够实现第一烘干区或者第二烘干区3的温度补偿等等技术效果,易于推广和实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技术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技术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技术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包括干燥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烘干区与第二烘干区;其中,所述第一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设置,所述第一烘干区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第二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二烘干区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窑循环系统,包括干燥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烘干区与第二烘干区;其中,所述第一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设置,所述第一烘干区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第二烘干区靠近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所述第二烘干区设置有第二热风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本体在沿烘干辊道输送方向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热风循环系统的进风口,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系统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干燥窑本体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本体在沿烘干辊道输送方向的中部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祥文金春来曲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