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房门拉扣固定隐形自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3806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门拉扣隐形自锁装置,包括把手、托杆和提拉杆,所述把手下方通过一块活动铰链连接托杆,托杆和地面接触上方安装吸附块,把手上方通过活动块连接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上部连接抬合板,抬合板上下抬合带动提拉杆上下活动,所述提拉杆下部和托杆下部通过杆件并列连接为一体。本新型实现了房门在日常常态时,通过弹簧顶住托杆,吸附块与地面接触抵住固定,使房门不会来回摆动。工作时,向下扳动把手提拉杆,拉起托杆向上收起,使得房门能够自由活动,解决了日常生活中房门固定困难和房门开关时的静音问题,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装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门拉扣固定隐形自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装房门开合锁定装置均采用后方吸附磁铁的方式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只能在完全打开时固定死,并且产生了较大的撞击声。要是半开半掩的状态将无法固定,同时这种固定方式占用墙角空间,影响整个房间的美观。现在提供一种可以在任何状态下固定房门,同时固定装置隐形于门体内部,外观简单大方的自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门拉扣固定隐形自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房门拉扣固定隐形自锁装置,包括把手、托杆和提拉杆。把手下方通过一块活动铰链连接托杆,将托杆和地面接触上方安装吸附块。利用把手上方通过活动块连接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上部连接抬合板,最终将抬合板上下抬合带动提拉杆上下活动。提拉杆下部和托杆下部通过杆件并列连接为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新型结构新颖,实现了房门在日常常态时,弹簧顶住托杆,吸附块与地面接触抵住固定,房门不来回摆动,工作时,向下扳动把手提拉杆拉起托杆向上收起,实现门的自由活动,方便实用,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把手下拉工作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把手回复常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门拉扣固定隐形自锁装置,包括把手1、托杆2和提拉杆7,所述把手1下方通过一块活动铰链6连接托杆2,所述托杆2和地面接触上方安装吸附块8,所述把手1上方通过活动块3连接拉伸弹簧4,所述拉伸弹簧4上部连接抬合板5,所述抬合板5上下抬合带动提拉杆7上下活动,所述提拉杆7下部和托杆2下部通过杆件并列连接为一体。工作时,如图2,人手拉下把手1,铰链6连接托杆2将托杆2提起,同时带动吸附块8上提,拉伸弹簧4上部连接抬合板5,将抬合板5向上抬起,带动提拉杆7将托杆2同时上提,这样吸附块8就离开了地面,实现了门的自由活动。常态时,如图3,放下把手1,拉伸弹簧4顶住托杆2,吸附块8与地面接触抵住固定,房门不来回摆动。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房门拉扣固定隐形自锁装置,包括把手(1)、托杆(2)、提拉杆(7)和吸附块(8),其特征在于,把手(1)下方通过一块活动铰链(6)连接托杆(2),所述托杆(2)和地面接触上方安装吸附块(8),使用把手(1)上方通过活动块(3)连接拉伸弹簧(4),将拉伸弹簧(4)上部连接抬合板(5),形成抬合板(5)上下抬合带动提拉杆(7)上下活动,所述提拉杆(7)下部和托杆(2)下部通过杆件并列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门拉扣固定隐形自锁装置,包括把手(1)、托杆(2)、提拉杆(7)和吸附块(8),其特征在于,把手(1)下方通过一块活动铰链(6)连接托杆(2),所述托杆(2)和地面接触上方安装吸附块(8),使用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林郑富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