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复合式衬砌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预应力式钢拱架。
技术介绍
预应力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自出现以来,以其能改善结构受力状态和提高结构刚度稳定性等优异特性在土建工程领域广受欢迎,尤其是在大跨径桥梁、核电站等重点领域更为常见。该技术以其优良的受力性能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与抗裂性,从而可以起到结构整体优化的效果。然而,该项技术在隧道工程建设领域应用较少。隧道工程作为岩土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分支,整体结构的设计与动态施工均与围岩的稳定性密不可分。不少地层较差的围岩在开挖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愈加脆弱,使得隧道整体结构不得不采取更多的被动支护措施来应对该种不利影响,既不经济也使结构趋于复杂。由于相当一部分围岩开挖前较为完整,因此若对围岩结构施加主动预应力将有效抑制围岩裂隙的发展和形变,从而阻止了整体结构状态的进一步恶化。目前隧道施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预应力技术主要是端头式锚杆,然而由于该类锚杆的适应性及强度限制,使得该种预应力所发挥出来的性能有限。因此有必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预应力式钢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所述钢拱架竖直段的组合体,所述的组合体的长度可调节,组合体的一端与钢拱架的半圆弧形拱圈(9)的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预应力式钢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所述钢拱架竖直段的组合体,所述的组
合体的长度可调节,组合体的一端与钢拱架的半圆弧形拱圈(9)的端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预应力式钢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体包括工字钢
(1)和槽钢(2),所述的工字钢(1)一端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施力板(5),工字钢
(1)通过第一施力板(5)与所述半圆弧形拱圈(9)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槽钢(2)
沿着工字钢(1)上的腹板与翼缘形成的腔体设置,槽钢(2)上朝向工字钢(1)上设置第
一施力板(5)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施力板(501),槽钢(2)另一端的端部固定设置有
连结支座(6)且该端延伸出工字钢(1)另一端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预应力式钢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钢(2)的开口方
向朝向与工字钢(1)的腹板相背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预应力式钢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钢(2)腹板的宽
度小于工字钢(1)腹板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预应力式钢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钢(1)的腹板
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螺栓孔组(7),所述的第一螺栓孔组(7)沿着工字钢(1)的长度方
向分布,每组第一螺栓孔组(7)包括若干螺栓孔,同组内螺栓孔之间的中心距相同,不同
组的螺栓孔中心距相同;所述的槽钢(2)的腹板上有若干组第二螺栓孔组(701),所述的
第二螺栓孔组(701)与第一螺栓孔组(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琼,辛韫潇,谢永利,于惠泳,刘巍,张少兵,喻东晓,王志丰,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北京中交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