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龙专利>正文

高空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8518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包括:充气袋,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充气袋的顶部沿水平方向独立设置的多个跳入口,多个跳入口与形成于内层结构内部的多个引导腔连通;多个跳入袋,连接于多个引导腔的下方,且其上方的开口与多个引导腔连通,跳入袋的底端边缘与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在逃生者跳入跳入袋后,在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被拉伸,牵引绳向下拉拽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以使充气袋的外层结构底端与内层结构底端之间的充气袋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跳入袋的下方连接有充注浮力气体的缓冲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救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空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在高层建筑内居住工作的人们安全逃生成为重要课题,涉及高空救生装置的专利技术有许多,主要有使用绳索筐式救生器、防摔气垫、减速下滑通道等类型,这些装置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有的体积庞大投资高,有的安装复杂延误时间。为此,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734255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空中救生器,该空中救生器的结构为:壳体顶部装有气囊,底部装有拉手,气囊充气口与液态轻质气体储存罐的气体开关及电机气泵组的充气管相连,安装在壳体底部的保险盖通过管线连接着气体开关和电源开关。使用时仅需拉动保险盖手柄,与保险盖连接的管线就会将液态轻质气体储存罐的气体开关及电机气泵组的气体开关和电源开关打开,液态轻质气体储存罐内的液态氢或液态氦迅速气化,经气囊充气口对气囊充气,电机气泵组同时对气囊充气,逃生者抓住拉手或用绳索固定身体从高空跳下时由于气囊中氢气或氦气的浮力可以减缓下降速度,从而避免逃生者落地时摔伤。虽然上述现有技术通过气囊通过提供浮力可以减缓逃生者的下降速度,但是仍存在救援效果差的缺陷:逃生者在跳落气囊后从气囊侧边滚落而导致逃生者摔伤;此外,上述现有技术还存在氢气耗费量大,救生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高空救生装置救援效果差以及氢气耗费量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救援效果好、氢气耗费量小的高空救生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包括:充气袋,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所述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所述充气袋的顶部沿水平方向独立设置的多个跳入口,所述多个跳入口与形成于所述内层结构内部的多个引导腔连通;多个跳入袋,连接于所述多个引导腔的下方,且其上方的开口与所述多个引导腔连通,所述跳入袋的底端边缘与所述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在逃生者跳入所述跳入袋后,在所述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被拉伸,所述牵引绳向下拉拽所述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以使所述充气袋的外层结构底端与所述内层结构底端之间的充气袋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所述跳入袋的下方连接有充注浮力气体的缓冲气囊。优选地,所述缓冲气囊的下表面为呈伞状的第二弧形面。优选地,还包括一端固定于低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充气袋或跳入袋的拉绳。优选地,所述拉绳上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优选地,所述跳入袋的高度不小于2m。优选地,所述充气袋为长方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跳入袋为圆柱形。优选地,所述浮力气体为氢气或氦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充气袋和位于下方的跳入袋,充气袋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之间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通过充气腔能够实现高空救生装置浮到高空处进行救援工作,间接地降低了高空逃生者的跳楼高度;充气袋的顶部开设用于逃生者跳入的跳入口,以及跳入口与形成于内层结构内部的引导腔连通,跳入袋连接于引导腔的下方,引导腔可以帮助逃生者通过跳入口顺利地跳落到跳入袋中,上述设置可以防止逃生者从高空救生装置的侧边摔落,降低了受伤的风险;充气袋和跳入袋均为柔性材质制成,避免了逃生者跳入时碰伤;跳入袋的底端边缘与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在逃生者跳入所述跳入袋后,在逃生者的重力作用下被拉伸,牵引绳向下拉拽所述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以使所述充气袋的外层结构底端与所述内层结构底端之间的充气袋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第一弧形面起到降落伞的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高空救生装置采用充气腔和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高空救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采用充气腔的方式,本专利技术节约了浮力气体的使用量,降低了救生成本。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通过在跳入袋的下方设置充注浮力气体的缓冲气囊,逃生者在跳入跳入袋后落到所述缓冲气囊上,进一步防止逃生者摔伤,进一步提高了救生效果。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通过将缓冲气囊的下表面设置为呈伞状的第二弧形面,进一步提高了救生效果。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还包括一端固定于低处,另一端固定于充气袋或跳入袋上的拉绳,通过拉绳的设置,可以控制高空救生装置漂浮的高度,有利于对不同处于不同高度逃生者的实施救援。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通过在拉绳上设置长度调节装置,使得拉绳的长度调节更方便。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其拉绳通过滑轮结构与连接在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边缘处的牵引绳连接,借助于滑轮结构,拉绳能够通过向下拉拽使得跳入袋相对充气袋上升,这样,当高空救生装置载着逃生者降落到低处时,能够使得逃生者较容易地从充气袋中跳出,提高了救生效率,以方便高空救生装置进行下一轮救援工作;在逃生者跳出后,通过将拉绳向上放松使得跳入袋回归原位。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通过将跳入口的四周设置为由外向内降低的引导斜面,使得逃生者的跳落范围进一步增大,当逃生者跳落到引导斜面时,可以通过引导斜面的引导进入引导腔和跳入袋。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其充气袋包括沿水平方向独立设置的多个跳入口和引导腔,多个引导腔的下方连接多个跳入袋,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高空救生装置可以一次性救援多人,而且多个跳入口、引导腔及跳入袋相互隔开,避免了逃生者间相互碰伤。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其浮力气体为氦气,氦气为不易燃气体,相比氢气,其安全性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高空救生装置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袋;11-外层结构;12-内层结构;13-充气腔;14-跳入口;15-跳入口;16-第一弧形面;17-引导斜面;2-跳入袋;3-牵引绳;4-缓冲气囊;41-第二弧形面;5-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其包括位于上方的充气袋1和位于下方的跳入袋2。其中,充气袋1包括外层结构11和内层结构12,所述外层结构11和内层结构12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13,通过充气腔13能够实现高空救生装置浮到高空处进行救援工作,间接地降低了高空逃生者的跳楼高度;充气袋1的顶部开设用于逃生者跳入的跳入口14,以及跳入口14与形成于内层结构12内部的引导腔15连通,跳入袋2连接于引导腔15的下方,引导腔15可以帮助逃生者通过跳入口14顺利地跳落到跳入袋2中,上述设置可以防止逃生者从高空救生装置的侧边摔落,降低了受伤的风险。充气袋1和跳入袋2均为柔性材质制成,避免了逃生者跳入时碰伤。跳入袋2的底端边缘与充气袋1的外层结构11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3,牵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空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袋(1),包括外层结构(11)和内层结构(12),所述外层结构(11)和内层结构(12)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13),所述充气袋(1)的顶部沿水平方向独立设置的多个跳入口(14),所述多个跳入口(14)与形成于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的多个引导腔(15)连通;多个跳入袋(2),连接于所述多个引导腔(15)的下方,且其上方的开口与所述多个引导腔(15)连通,所述跳入袋(2)的底端边缘与所述充气袋(1)的外层结构(11)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3),所述牵引绳(3)在逃生者跳入所述跳入袋(2)后,在所述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被拉伸,所述牵引绳(3)向下拉拽所述充气袋(1)的外层结构(11)的底端,以使所述充气袋(1)的外层结构(11)底端与所述内层结构(12)底端之间的充气袋(1)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16);所述跳入袋(2)的下方连接有充注浮力气体的缓冲气囊(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袋(1),包括外层结构(11)和内层结构(12),所述外层结构(11)和内层结构(12)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13),所述充气袋(1)的顶部沿水平方向独立设置的多个跳入口(14),所述多个跳入口(14)与形成于所述内层结构(12)内部的多个引导腔(15)连通;多个跳入袋(2),连接于所述多个引导腔(15)的下方,且其上方的开口与所述多个引导腔(15)连通,所述跳入袋(2)的底端边缘与所述充气袋(1)的外层结构(11)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3),所述牵引绳(3)在逃生者跳入所述跳入袋(2)后,在所述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被拉伸,所述牵引绳(3)向下拉拽所述充气袋(1)的外层结构(11)的底端,以使所述充气袋(1)的外层结构(11)底端与所述内层结构(12)底端之间的充气袋(1)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