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地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8365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空间的照明灯和双联双控开关K1、设置在第二空间的双联双控开关K2以及设置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过渡段的双刀双掷开关K3,K1、K3和K2依次电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容纳K1的第一外壳、容纳K2的第二外壳和容纳K3的第三外壳,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暴露在墙壁外的一面的外表面设有感温变色层,感温变色层的外部还设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让居住者在多地便捷的开启关闭固定空间的照明灯具,减少居住者的活动范围,让居住者的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并且通过设置感温变色层,当用户触摸到感温变色层的时候,感温变色层会发生颜色变化,为用户带来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地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大户型别墅面积较大,功能空间划分较多,各空间的装饰照明灯具也较多,现实生活过程中经常会跨空间进行生活活动,如果某个空间的照明灯具没有关闭,则客户需要跨越多个空间去将照明灯具关闭,如何能便捷的在客户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将指定空间的照明灯具开启或者关闭,让客户的生活更加便捷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地控制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空间的照明灯和双联双控开关K1、设置在第二空间的双联双控开关K2以及设置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过渡段的双刀双掷开关K3,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和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依次电连接;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的公共端为K1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12和K13;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的公共端为K2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22和K23;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的两个公共端分别为K31和K32,四个接线端分别为K33、K34、K35和K36;K12与K31连接,K13与K32连接,K22和K23与K33、K34、K35和K36均连接,K11通过火线与电源连接,K21通过零线与照明灯的一端连接,照明灯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容纳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的第一外壳、容纳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的第二外壳和容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的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暴露在墙壁外的一面的外表面设有感温变色层,所述感温变色层的外部还设有保护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可以让居住者在多地便捷的开启关闭固定空间的照明灯具,减少居住者的活动范围,让居住者的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并且通过设置感温变色层,当用户触摸到感温变色层的时候,感温变色层会发生颜色变化,为用户带来视觉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内均设置有声控灯。进一步,所述感温变色层的厚度为1mm。进一步,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mm。进一步,所述保护层由透明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三地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三地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三地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图。本技术给出了一种三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空间的照明灯和双联双控开关K1、设置在第二空间的双联双控开关K2以及设置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过渡段的双刀双掷开关K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三地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双联双控开关K1、双刀双掷开关K3和双联双控开关K2依次电连接;其中双联双控开关K1的公共端为K1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12和K13;双联双控开关K2的公共端为K2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22和K23;双刀双掷开关K3的两个公共端分别为K31和K32,四个接线端分别为K33、K34、K35和K36。K12与K31连接,K13与K32连接,K22和K23与K33、K34、K35和K36均连接,K11通过火线与电源连接,K21通过零线与照明灯的一端连接,照明灯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图1所示的三地控制系统的电路是断开的,这时无论扳动双联双控开关K1、双联双控开关K2和双刀双掷开关K3中哪一个开关,都能使电路接通。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三地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2所示的三地控制系统的电路是接通的,这时无论扳动双联双控开关K1、双联双控开关K2和双刀双掷开关K3中哪一个开关,都能使电路断开。本技术的系统还包括容纳双联双控开关K1的第一外壳、容纳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的第二外壳和容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的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暴露在墙壁外的一面的外表面设有感温变色层,感温变色层的外部还设有保护层。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可以让居住者在多地便捷的开启关闭固定空间的照明灯具,减少居住者的活动范围,让居住者的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并且通过设置感温变色层,当用户触摸到感温变色层的时候,感温变色层会发生颜色变化,为用户带来视觉体验。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内均设置有声控灯。当光线很差的时候,用户无法清楚的看到开关,对用户使用开关带来了不便,通过设置声控灯,光线很暗的时候,用户靠近,声控灯就会亮,用户可以清楚的看到开关的位置。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感温变色层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mm,比较薄的厚度可以提高用户的触摸体验,同样保护层的厚度也可以设置为1mm。其中感温变色层可以采用任意材料,优选地,可以使用油墨感温材料,油墨感温材料性能较稳定,变色性能好。保护层可以避免感温变色层被刮伤,影响显示效果,优选的,保护层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更加清楚的显示出感温变色层颜色的变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第一空间的照明灯和双联双控开关K1、设置在第二空间的双联双控开关K2以及设置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过渡段的双刀双掷开关K3,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和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依次电连接;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的公共端为K1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12和K13;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的公共端为K2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22和K23;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的两个公共端分别为K31和K32,四个接线端分别为K33、K34、K35和K36;K12与K31连接,K13与K32连接,K22和K23与K33、K34、K35和K36均连接,K11通过火线与电源连接,K21通过零线与照明灯的一端连接,照明灯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容纳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的第一外壳、容纳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的第二外壳和容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的第三外壳,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暴露在墙壁外的一面的外表面设有感温变色层,所述感温变色层的外部还设有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第一空间的照明灯和双联双控开关K1、设置在第二空间的双联双控开关K2以及设置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过渡段的双刀双掷开关K3,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和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依次电连接;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1的公共端为K1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12和K13;所述双联双控开关K2的公共端为K21,两个接线端分别为K22和K23;所述双刀双掷开关K3的两个公共端分别为K31和K32,四个接线端分别为K33、K34、K35和K36;K12与K31连接,K13与K32连接,K22和K23与K33、K34、K35和K36均连接,K11通过火线与电源连接,K21通过零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燕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速美集家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