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44321 阅读:9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主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PWM驱动电路模块、蓄电池、MCU控制器,该PWM驱动电路模块采用光耦隔离驱动BUCK电路;该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具有两个BUCK电路,该BUCK电路由(mos1 mos2)L1(D1 D2)组成的一路BUCK1和(mos3 mos4)L1(D3 D4)组成的BUCK2并联而成,双相buck交错驱动PWM驱动电路模块,MCU控制器控制主电路模块为蓄电池充电,该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按照蓄电池的特性分3个阶段对蓄电池充电,同时还能对过放电池进行预充电,效率高,有效提高蓄电池寿命;采用双相BUCK交错并联电路拓扑,有效提高充电效率,降低原件尺寸,降低纹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充电
,具体是涉及一种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210024839.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备MPPT功能的宽电压输入智能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阵列连接升降压电路,升降压电路连接充电电路,充电电路连接蓄电池;还包括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连接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流电压检测电路反馈至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还通过开关PWM控制电路连接至升降压电路,蓄电池还连接有用于实时监测蓄电池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还连接一用于显示及报警的液晶模块。本专利技术可在5V-26V范围内对12V蓄电池进行预设模式充电,该光伏充电控制系统的工作虽然稳定可靠,但是其功能单一,使用场合较为局限,充电效率较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段。此外,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基于BUCK的MPPT太用能充电控制器,由于采用单个BUCK变换器在进行大电流输出时,由于器件内部应力的增加,会产生较高的热量,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开关电源芯片UC3848和高频变压器构成的反激电源;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一主电路模块,该主电路模块具有BUCK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一PWM驱动电路模块,其与主电路模块连接,该PWM驱动电路模块采用光耦隔离驱动BUCK电路;一控制电路模块:该控制电路模块为STM32f103c8t6集成电路芯片;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主电路模块连接;一MCU控制器,其与主电路模块连接;所述BUCK电路采用BUCK1和BUCK2双向的BUCK交错并联电路拓扑;该BUCK电路由(mos1 mos2)L1(D1 D2)组成的一路BUCK1和(mo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开关电源芯片UC3848和高频变压器构成的反激电源;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一主电路模块,该主电路模块具有BUCK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一PWM驱动电路模块,其与主电路模块连接,该PWM驱动电路模块采用光耦隔离驱动BUCK电路;一控制电路模块:该控制电路模块为STM32f103c8t6集成电路芯片;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主电路模块连接;一MCU控制器,其与主电路模块连接;所述BUCK电路采用BUCK1和BUCK2双向的BUCK交错并联电路拓扑;该BUCK电路由(mos1mos2)L1(D1D2)组成的一路BUCK1和(mos3mos4)L1(D3D4)组成的BUCK2并联而成,双相buck交错驱动PWM驱动电路模块,MCU控制器控制主电路模块为蓄电池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为包括正负12V和正负3.3V。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充电控制模块,该充电控制模块包括智能算法单元、MPPT算法单元及PID追踪目标电压电流值单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MPPT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0-180°相位,BUCK1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敏亮滕军雷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腾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