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时,电能补给往往会影响这个机器人团队的工作,严重影响持续工作,目前对于做法是提高单一机器人的电池容量,但是该做法提高了机器人的负重,进而提高了机器人行进时的负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对机器人进行电能补给的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以提高机器人群的续航能力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包括:将若干探知机器人分布于一区域内,以分别独自探知目标;以及一电能补给机器人同在该区域内,且等待为探知机器人供电。进一步,当一探知机器人探知目标后,将目标位置发送至服务器,且由服务器通知该探知机器人附近的电能补给机器人和相应探知机器人列队向目标位置行进。进一步,所述探知机器人的前部设有机械手,其背部设有夹持端,以及探知机器人内设有充电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机械手、夹持端内设有通电回路触点,以及两通电回路触点均连通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适于通过相应通电回路触点实现对探知机器人内锂电池进行充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若干探知机器人分布于一区域内,以分别独自探知目标;以及一电能补给机器人同在该区域内,且等待为探知机器人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若干探知机器人分布于一区域内,以分别独自探知目标;以及一电能补给机器人同在该区域内,且等待为探知机器人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探知机器人探知目标后,将目标位置发送至服务器,且由服务器通知该探知机器人附近的电能补给机器人和相应探知机器人列队向目标位置行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知机器人的前部设有机械手,其背部设有夹持端,以及探知机器人内设有充电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机械手、夹持端内设有通电回路触点,以及两通电回路触点均连通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适于通过相应通电回路触点实现对探知机器人内锂电池进行充电;以及所述探知机器人还包括视频采集模块、金属探测模块、红外线探测模块,以实现视频数据采集、金属信号探测和生命信号探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群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补给机器人适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即所述电能补给机器人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光伏电池,以及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范洪辉,汤嘉立,洑涵妤,黄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