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卤制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253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卤制锅,包括卤制锅体以及锅盖,所述锅盖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开闭,在卤制过程中,所述锅盖与卤制锅体形成密闭的卤制空间,所述卤制锅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通过泄压管路与设置在卤制锅体端部的多通路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多通路旋转机构与压力控制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泄压管的设置,在锅盖与卤制锅体形成密闭状态后,通过卤液管向卤制锅内充入卤液,能够将卤制锅内的空气由泄压管排出,从而保证卤制时卤制锅内为始终充满卤液的最佳卤制状态,同时,能够通过调节压力控制机构有效控制卤制锅内的压力保持在安全合理的稳定状态下,从而保证卤制的质量及设备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卤制锅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卤制方式是采用卤制锅或卤制箱体结构,在卤制过程中,其不能实现完全的密封,使卤制过程中的热损失较大,而且现有的卤制方式入味不均匀,若增加搅拌机构又容易对物料外形造成损坏,而且在卤制过程中,需要对卤液进行加热并保持在工艺要求范围,现有通常采用蒸汽盘管加热的方式,其普遍存在物料残渣滞留在蒸汽盘管上的问题,造成难以清洗,而且影响物料加工的食品卫生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专利技术了采用旋转的卤制方式,即将物料置于相对密闭的卤制锅中,通过卤制锅的整体旋转,来实现物料的卤煮。但是由于物料在放入卤制锅内后则需要关盖密闭,造成卤制锅内存在部分空气无法排出,使卤制过程中无法保证卤制锅内始终处于充满卤液的最佳状态,而且卤制时,卤制锅内温度会升高,造成其内部压力增大,对于卤制锅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而且由于因压力升高而又无法泄压,从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卤制过程中卤液充满卤制锅体,并在卤制锅体内压力增加时能够有效泄压的卤制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卤制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卤制锅,包括卤制锅体(1)以及锅盖(2),所述锅盖(2)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开闭,在卤制过程中,所述锅盖(2)与卤制锅体(1)形成密闭的卤制空间,所述卤制锅体(1)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泄压管(3),所述泄压管(3)通过泄压管路(6)与设置在卤制锅体(1)端部的多通路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多通路旋转机构与压力控制机构(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卤制锅,包括卤制锅体(1)以及锅盖(2),所述锅盖(2)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开闭,在卤制过程中,所述锅盖(2)与卤制锅体(1)形成密闭的卤制空间,所述卤制锅体(1)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泄压管(3),所述泄压管(3)通过泄压管路(6)与设置在卤制锅体(1)端部的多通路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多通路旋转机构与压力控制机构(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与转臂(4)连接,所述转臂(4)与转轴(5)连接,所述锅盖(2)随转轴(5)的转动而转动,在所述转轴(5)内部设置有泄压通路,所述泄压管(3)一端与锅盖(2)关闭时密闭的卤制空间连通,其另一端与转轴(5)内部的泄压通路连通,在所述转轴(5)端部设置有泄压旋转接头(8),所述转轴(5)内部的泄压通路通过泄压旋转接头(8)与泄压管路(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制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卤制锅体(1)外周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卤制锅体(1)与保温层(9)之间设置有加热层(10),所述加热层(10)通过加热管路(11)与多通路旋转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制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卤制锅体(1)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12),在所述卤制锅体(1)内底部设置有滤渣板(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卤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路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内套(14)和转动外套(15),所述转动外套(15)通过转动轴承与固定内套(14)连接,所述卤制锅体(1)与转动外套(15)连接,在所述转动外套(15)上设置有分别与泄压管路(6)、卤液管路(16)、加热管路(11)以及控制机构中各气路连通的通槽,在所述固定内套(14)内设置有分别与各通槽对应连通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2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