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776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包括圆盘转动机构,所述圆盘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及与转盘连接的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周向外侧均匀等距分布有若干治具,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卡簧自动上料机构、第一垫片上料机构、第二垫片上料机构、波峰垫片上料机构、止动介子上料机构、扭簧上料机构,所述扭簧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将手把方棒自动压入治具内的手把方棒上料机构,所述方棒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与转盘之间设有下料机械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圆盘转动,依次将门把手的各个部件组装到圆盘内的治具上,提高了门把手组装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自动化程度高,整个组装过程自动完成,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Automatic assembling machine for door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or handle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including disc rotat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disc rot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mechanism driven turntable and the turntable is connected with a turntable, the turntable circumferential lateral uniform distributed along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turntable fixture are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spring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a first gasket second gasket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crest gasket feeding mechanism, stop meson feeding mechanism, torsion spring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on one side of the torsion spring is arranged on the handle rod will be automatically pressed into the fixture in the hand rod feeding mechanism, one side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stick is provided with a belt conveyor belt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rotating disc i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rotating disk, followed by each part of the door handle to the assembly fixture within the disc, the door handle assembly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whole assembly process, and reduce labor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把手生产设备,具体是指一种门把手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公知的把手装置包含把手本体以及连接于把手本体的枢转部,枢转部内设置有锁心元件,该锁心元件依次包括套接在手把方棒上的卡簧、第一垫片(0.3mm厚度)、第二垫片(0.5mm厚度)、波峰垫片、限位片(又称止动介子)、扭簧,由于产品零部件多,组装需要投大量的人力,但现有技术中由于该组装采用人工操作逐步作业,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减少人工且工作效率高的门把手自动组装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包括圆盘转动机构,所述圆盘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及与转盘连接的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周向外侧均匀等距分布有若干治具,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将卡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将第一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第一垫片上料机构、将第二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第二垫片上料机构、将波峰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波峰垫片上料机构、将止动介子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止动介子上料机构、将扭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扭簧上料机构,所述扭簧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将手把方棒自动压入治具内的手把方棒上料机构,所述方棒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与转盘之间设有下料机械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扭簧上料机构与手把方棒上料机构之间设有在治具内部上涂上润滑油的涂油机构。具体的,所述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卡簧逐个按同一方向排列输出的自动送料机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的末端具有卡簧输出定位槽,还包括设置于卡簧输出定位槽上方的卡簧组装机构,所述卡簧组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上设有横向滑轨、升降支座及横移气缸,所述横移气缸的输出轴与升降支座连接;所述升降支座与横向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支座上的前部固设有纵向滑轨及顶部固设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纵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第二升降气缸、第三升降气缸、第四升降气缸、取料管、插接杆及拨料板,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设置在第二升降气缸与第四升降气缸之间,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与插接杆连接,所述拨料板设置在滑动座下方,所述拨料板开设有供取料管穿入的导向孔,所述拨料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气缸、第四升降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取料管设置在滑动座与拨料板之间,所述取料管由若干个等分的块通过弹性件收紧拼接而成中空结构,所述插接杆底端与取料管中心的中空部位对接且插接杆的底端至中部横截面依次增大。具体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构包括振动盘、直线振动器、送料件及定位件,所述送料件固定于所述直线振动器并开设有供卡簧逐个滑入且两端开口的滑槽,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送料件相邻设置,且所述卡簧输出定位槽设置在定位件上并与所述滑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直线振动器驱使所述送料件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振动,所述振动盘的出口与所述滑槽的另一端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卡簧输出定位槽的下方设有用于感知卡簧落入所述定位槽内的感应光纤。具体的,所述扭簧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扭簧逐个按同一方向排列输出的自动送料机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的末端具有扭簧输出定位槽,还包括设置在扭簧输出定位槽的上方的扭簧组装机构,所述扭簧组装机构滑动配合在一横移平台上,扭簧组装机构通过横移平台在输出定位槽与转盘之间横向移动,扭簧组装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板上固设有一轴承,所述第二支架板还穿设有一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水平直齿条,所述水平直齿条连接横移驱动组件,所述横移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二支架板上,所述轴承内安装有一竖直方向上分布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接有一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与水平直齿条啮合,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连接有一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压旋转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扭簧组装机构还包括回弹板,所述回弹板的左右两端滑动配合有导柱,所述导柱底端穿过回弹板后在其端部设有滑动锁止件,所述导柱的顶端固定在第二支架板上,所述第二支架板与回弹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导柱上。具体的,所述横移驱动组件为电机。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圆盘转动,依次将门把手的各个部件组装到圆盘内的治具上,提高了门把手组装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自动化程度高,整个组装过程自动完成,并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簧自动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滑动座及设置于滑动座上的工作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插接杆与取料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扭簧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包括圆盘转动机构,所述圆盘转动机构包括转盘1及与转盘连接的转盘驱动机构2,所述转盘1的周向外侧均匀等距分布有若干治具3,沿转盘1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将卡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3内的卡簧自动上料机构4、将第一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3内的第一垫片上料机构5、将第二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3内的第二垫片上料机构6、将波峰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3内的波峰垫片上料机构7、将止动介子逐个自动放至治具3内的止动介子上料机构8、将扭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3内的扭簧上料机构9,所述扭簧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将手把方棒自动压入治具内的手把方棒上料机构10,所述方棒上料机构10的一侧设有皮带传送机构11,所述皮带传送机构11与转盘1之间设有下料机械手12。其中,所述扭簧上料机构9与手把方棒上料机构10之间设有在治具内部上涂上润滑油的涂油机构13。上述结构通过在手把方棒上料之前增加涂油机构,增加手把方棒在插入治具时的润滑,减少阻力,保证组装的顺畅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涂油机构13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涂油装置,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第一垫片上料机构5、第二垫片上料机构6、波峰垫片上料机构7、止动介子上料机构8、手把方棒上料机构10均可以采用振动盘、直线导轨以及移动取放料机械手实现,通过振动盘连接直线导轨实现统一排序及输出,再由移动取放料机械手将各个组装零件放置到转盘的治具3。其中,在完成将手把方棒自动压入治具后,下料机械手12将组装后的成品下料,并移动至皮带传送机构11,进入下一工序。结合图2与图3,所述卡簧自动上料机构4包括用于将卡簧逐个按同一方向排列输出的自动送料机构41,所述自动送料机构41的末端具有卡簧输出定位槽101,还包括设置于卡簧输出定位槽上411方的卡簧组装机构42,所述卡簧组装机构42包括第一支架板4201,所述第一支架板4201上设有横向滑轨4202、升降支座4203及横移气缸4204,所述横移气缸4204的输出轴与升降支座4203连接;所述升降支座4203与横向滑轨4202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支座4203上的前部固设有纵向滑轨4205及顶部固设有第一升降气缸4206,所述纵向滑轨4205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4207,所述滑动座4207上设有第二升降气缸4208、第三升降气缸4209、第四升降气缸42010、取料管42011、插接杆42012及拨料板42013,所述第三升降气缸4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转动机构,所述圆盘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及与转盘连接的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周向外侧均匀等距分布有若干治具,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将卡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将第一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第一垫片上料机构、将第二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第二垫片上料机构、将波峰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波峰垫片上料机构、将止动介子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止动介子上料机构、将扭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扭簧上料机构,所述扭簧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将手把方棒自动压入治具内的手把方棒上料机构,所述方棒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与转盘之间设有下料机械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转动机构,所述圆盘转动机构包括转盘及与转盘连接的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的周向外侧均匀等距分布有若干治具,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有将卡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将第一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第一垫片上料机构、将第二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第二垫片上料机构、将波峰垫片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波峰垫片上料机构、将止动介子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止动介子上料机构、将扭簧逐个自动放至治具内的扭簧上料机构,所述扭簧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将手把方棒自动压入治具内的手把方棒上料机构,所述方棒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与转盘之间设有下料机械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上料机构与手把方棒上料机构之间设有在治具内部上涂上润滑油的涂油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自动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卡簧逐个按同一方向排列输出的自动送料机构,所述自动送料机构的末端具有卡簧输出定位槽,还包括设置于卡簧输出定位槽上方的卡簧组装机构,所述卡簧组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上设有横向滑轨、升降支座及横移气缸,所述横移气缸的输出轴与升降支座连接;所述升降支座与横向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支座上的前部固设有纵向滑轨及顶部固设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纵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第二升降气缸、第三升降气缸、第四升降气缸、取料管、插接杆及拨料板,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设置在第二升降气缸与第四升降气缸之间,所述第三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与插接杆连接,所述拨料板设置在滑动座下方,所述拨料板开设有供取料管穿入的导向孔,所述拨料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气缸、第四升降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取料管设置在滑动座与拨料板之间,所述取料管由若干个等分的块通过弹性件收紧拼接而成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蒋宗建钟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