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血栓形成和XA因子抑制作用的取代的甘氨酰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73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价值特性的通式(Ⅰ)新颖被取代的甘氨酰胺,其中D、M、R↑[3]、R↑[4]及R↑[5]如本说明书所定义;其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及盐,尤其为其与无机或有机酸或碱形成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说明具有抗血栓形成和XA因子抑制作用的取代的甘氨酰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价值特性的新颖被取代的通式(I)的甘氨酰胺 其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及盐,尤其为其与无机或有机酸或碱形成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上述通式(I)的化合物以及其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及盐,尤其其与无机或有机酸或碱形成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及其立体异构体,具有有价值的药理特性,尤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活性及因子Xa-抑制活性。 本申请涉及上述通式(I)的新颖的化合物,其制备,含有药理学上有效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 D表示被取代的式(II)的双环系统, 其中 K1及K4 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CH2、-CHR7a、-CR7bR7c或-C(O)基团,且R7a/R7b/R7c 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氟原子、羟基、C1-5-烷氧基、四氢呋喃基、氧杂环丁烷基、氨基、C1-5-烷基氨基、二-(C1-5-烷基)-氨基、C3-5-环亚烷基亚氨基或C1-5-烷基羰基氨基, 可被1-3个氟原子取代的C1-5-烷基、羟基-C1-5-烷基、C1-5-烷氧基-C1-5-烷基、氨基-C1-5-烷基、C1-5-烷基氨基-C1-5-烷基、二-(C1-5-烷基)-氨基-C1-5-烷基、C4-7-环亚烷基亚氨基-C1-5-烷基、羧基-C0-5-烷基、C1-5-烷氧基羰基-C0-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C1-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二-(C1-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C4-7-环亚烷基亚氨基羰基-C0-5-烷基-基团, 可被1-2个选自下列基团中的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5-或6-元杂芳基硝基、氨基、羟基、甲氧基、氰基、C1-5-烷基或氟、氯或溴原子, 其中,除非-C(R7bR7c)-对应于-CF2基团,否则两个基团R7b/R7c不能同时均通过杂原子与环碳原子连接, 或 两个基团R7b/R7c连同环碳原子可形成3-、4-、5-、6-或7-元饱和碳环基团或环戊烯、环己烯、氧杂环丁烷、氮杂环丁烷、硫杂环丁烷(Thietan)、四氢呋喃、吡咯烷、四氢噻吩、四氢吡喃、哌啶、硫杂己环、六亚甲基亚胺、1,3-二氧戊环、1,4-二烷、六氢哒嗪、哌嗪、硫代吗啉、吗啉、2-咪唑烷酮、2-唑烷酮、四氢-2(1H)-嘧啶酮、嗪烷-2-酮环, 其中其亚甲基可被1-2个C1-3-烷基或CF3-基团取代,和/或亚甲基若不与杂原子连接,则可被1-2个氟原子取代,和/或其中与N原子相邻的-CH2基团可被-CO基团置换,和/或 在各种状况下,其亚氨基可各经C1-3-烷基或C1-3-烷基羰基取代,和/或 其中硫原子可被氧化以形成亚砜或砜基团, K2及K3 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CH2、-CHR8a、-CR8bR8c或-C(O)-基团,且R8a/R8b/R8c 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可被1-3个氟原子取代的C1-5-烷基、羟基-C1-5-烷基、C1-5-烷氧基-C1-5-烷基、氨基-C1-5-烷基、C1-5-烷基氨基-C1-5-烷基、二-(C1-5-烷基)-氨基-C1-5-烷基、C4-7-环亚烷基亚氨基-C1-5-烷基、羧基-C0-5-烷基、C1-5-烷氧基羰基-C0-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C1-5-烷基羰基-C0-5-烷基、二-(C1-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C4-7-环亚烷基亚氨基羰基-C0-5-烷基-基团, 或两个基团R8b/R8c连同环碳原子可形成3-、4-、5-、6-或7-元饱和碳环基团或环戊烯、环己烯、氧杂环丁烷、氮杂环丁烷、硫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吡咯烷、四氢噻吩、四氢吡喃、哌啶、硫杂己烷、六亚甲基亚胺、六氢哒嗪、四氢-2(1H)-嘧啶酮、嗪烷-2-酮环, 其中该亚甲基可被1-2个C1-3-烷基或CF3-基团取代,和/或该亚甲基若不与杂原子连接,则可被1-2个氟原子取代,和/或其中与氮原子相邻的-CH2基团可被-CO基团置换,和/或 在各种状况下,其亚氨基可被C1-3-烷基或C1-3-烷基羰基取代,和/或 其中硫原子可被氧化以形成亚砜或砜基团, 条件为式(I)中经R8b或R8c引入的杂原子不可仅通过一个碳原子而与X分开,且 式(II)中总共应存在不多于四个选自R7a、R7b、R7c、R8a、R8b及R8c中的基团,且 X表示氧或硫原子、氧硫基(sulphene)、砜或NR1基团,其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羟基、C1-3-烷氧基、氨基、C1-3-烷基氨基、二-(C1-3-烷基)-氨基、C1-5-烷基、C2-5-烯基-CH2、C2-5-炔基-CH2、C3-6-环烷基、C4-6-环烯基、氧杂环丁烷-3-基、四氢呋喃-3-基、苄基、C1-5-烷基-羰基、三氟甲基羰基、C3-6-环烷基-羰基、C1-5-烷基-磺酰基、C3-6-环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5-烷基氨基羰基、二-(C1-5-烷基)-氨基羰基、C1-5-烷氧基羰基、C4-7-环亚烷基亚氨基羰基, 其中在上述基团中所存在的亚甲基及甲基另外可被C1-3-烷基、羧基、C1-5-烷氧基羰基取代或被羟基、C1-5-烷氧基、氨基、C1-5-烷基氨基、C1-5-二烷基氨基或C4-7-环亚烷基亚氨基取代,条件是该亚甲基或甲基不直接与选自O、N或S中的杂原子连接,和/或 条件是该亚甲基或甲基不直接与选自O、N或S中的杂原子连接,则1至3个氢原子可被氟原子置换, 且其中 A1表示N或CR10, A2表示N或CR11, A3表示N或CR12, 其中R10、R11及R12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 氢、氟、氯、溴或碘原子,或C1-5-烷基、CF3、C2-5-烯基、C2-5-炔基、氰基、羧基、C1-5-烷氧基羰基、羟基、C1-3-烷氧基、CF3O、CHF2O、CH2FO、氨基、C1-5-烷基氨基、二-(C1-5-烷基)-氨基或C4-7-环亚烷基亚氨基,或 D表示(II-1)、(II-2)、(II-3)或(II-4)四种基团之一 其中基团A1、A2、A3、K1、K2、K3、K4如前文中定义,且 (II-4)中的阴离子表示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硫酸氢根、磷酸根、磷酸氢根、苯甲酸根、水杨酸根、琥珀酸根、柠檬酸根或酒石酸根, R3表示氢原子或C1-3-烷基,且 R4及R5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 直链或支链C1-6-烷基、C2-6-烯基或C2-6-炔基, 其中该直链或支链C1-6-烷基、C2-6-烯基或C2-6-炔基的亚甲基和/或甲基片段的氢原子任选地可完全或部分被氟原子置换,和/或 直链或支链C1-6-烷基、C2-6-烯基或C2-6-炔基在其亚甲基和/或甲基片段中的一或两个氢原子任选地可各自彼此独立地被C3-7-环烷基、腈、羟基或C1-5-烷氧基置换, 其中C1-5-烷氧基的氢原子任选地可完全或部分被氟原子置换,经烯丙氧基、炔丙氧基、苯基甲氧基、苯乙氧基、C1-5-烷基羰基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Ⅰ)的化合物    ***  (Ⅰ),    其中    D表示被取代的式(Ⅱ)的双环系统,    ***  (Ⅱ)    其中    K↑[1]及K↑[4]    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CH↓[2]、-CHR↑[7a]、-CR↑[7b]R↑[7c]或-C(O)基团,且R↑[7a]/R↑[7b]/R↑[7c]    各自彼此独立地表示氟原子、羟基、C↓[1-5]-烷氧基、四氢呋喃基、氧杂环丁烷基、氨基、C↓[1-5]-烷基氨基、二-(C↓[1-5]-烷基)-氨基、C↓[3-5]-环亚烷基亚氨基或C↓[1-5]-烷基羰基氨基,    可被1-3个氟原子取代的C↓[1-5]-烷基、羟基-C↓[1-5]-烷基、C↓[1-5]-烷氧基-C↓[1-5]-烷基、氨基-C↓[1-5]-烷基、C↓[1-5]-烷基氨基-C↓[1-5]-烷基、二-(C↓[1-5]-烷基)-氨基-C↓[1-5]-烷基、C↓[4-7]-环亚烷基亚氨基-C↓[1-5]-烷基、羧基-C↓[0-5]-烷基、C↓[1-5]-烷氧基羰基-C↓[0-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C↓[1-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二-(C↓[1-5]-烷基)-氨基羰基-C↓[0-5]-烷基、C↓[4-7]-环亚烷基亚氨基羰基-C↓[0-5]-烷基-基团,    可被1-2个选自下列基团的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5-或6-元杂芳基:硝基、氨基、羟基、甲氧基、氰基、C↓[1-5]-烷基或氟、氯或溴原子,其中,除非-C(R↑[7b]R↑[7c])-对应于-CF↓[2]基团,否则两个基团R↑[7b]/R↑[7c]不能同时均通过杂原子与环碳原子连接,    或    两个基团R↑[7b]/R↑[7c]连同环碳原子可形成3-、4-、5-、6-或7-元饱和碳环基团或环戊烯、环己烯、氧杂环丁烷、氮杂环丁烷、硫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吡咯烷、四氢噻吩、四氢吡喃、哌啶、硫杂己环、六亚甲基亚胺、1,3-二氧戊环、1,4-二噁烷、六氢哒嗪、哌嗪、硫代吗啉、吗啉、2-咪唑烷酮、2-噁唑烷酮、四氢-2(1H)-嘧啶酮、[1,3]噁嗪烷-2-酮环,    其中其亚甲基可被1-2个C↓[1-3]-烷基或CF↓[3]-基团取代,和/或    若亚甲基不与杂原子连接,则其可被1-2个氟原子取代,和/或    其中与N原子相邻的-CH↓[2]基团可被-CO基团置换,和/或    在各种状况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亨宁普里科乔格达曼卡伊格拉克罗兰普福沃尔夫冈威南安妮特舒勒梅茨桑德拉汉舒赫伯特纳
申请(专利权)人:贝林格尔英格海姆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