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91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所述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包括:B柱内板上段和B柱内板下段,B柱内板上段焊接固定在B柱内板下段上,B柱内板下段对应车辆的门槛边梁,B柱内板下段关于B柱内板下段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通过将B柱内板进行分体式设计,可实现B柱内板材料和料厚的差异设计,同时将B柱内板下段设计为左右对称结构,可提高B柱内板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
技术介绍
传统车的B柱内板通常采用一体式结构,即B柱内板从上至下为一个件,上下为一体件时,材料和料厚只能选用同一种规格,如有特殊要求,只能采用激光焊接板的方式,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性价比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造成本低、通用性强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包括:B柱内板上段和B柱内板下段,所述B柱内板上段焊接固定在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所述B柱内板下段对应车辆的门槛边梁,所述B柱内板下段关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通过将B柱内板进行分体式设计,将B柱内板分为B柱内板上段和B柱内板下段,可实现B柱内板材料和料厚的差异设计,同时将B柱内板下段设计为左右对称结构,可提高B柱内板的通用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多个加强筋关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优选地,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还设置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多个减重孔关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加强筋与所述多个减重孔交替布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加强筋为四个,所述多个减重孔为三个,每个所述减重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位于中间的所述减重孔的尺寸大于两侧的所述减重孔的尺寸。在本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B柱内板下段的材料强度大于所述B柱内板上段的材料强度。在本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B柱内板下段的厚度大于所述B柱内板上段的厚度。在本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B柱内板下段的下边缘设置有多个焊接凸片,所述多个焊接凸片关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焊接凸片之间形成凹入部。在本技术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B柱内板下段的上边缘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下窄上宽,所述豁口关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柱内板下段的放大图。附图标记:B柱内板100,B柱内板上段1,B柱内板下段2,加强筋21,减重孔22,焊接凸片23,凹入部24,豁口25,定位孔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照图1-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100。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100包括:B柱内板上段1和B柱内板下段2。B柱内板上段1焊接固定在B柱内板下段2上,B柱内板下段2对应车辆的门槛边梁,B柱内板下段2关于B柱内板下段2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这样将B柱内板下段2设计成自身对称的形式,使得B柱内板下段2同时可为左侧B柱以及右侧B柱所共用,由此可提高B柱内板下段2的通用性,从而减少模具的开发费用,降低成本。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100,通过将B柱内板100进行分体式设计,将B柱内板100分为B柱内板上段1和B柱内板下段2,可实现B柱内板100材料和料厚的差异设计,同时将B柱内板下段2设计为左右对称结构,可提高B柱内板100的通用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汽车B柱位于驾驶舱的前座和后座之间,左右对称,从车顶延伸到车底部,B柱内板100不仅起到支撑车顶和车门的作用,而且对驾驶舱内的乘员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车辆发生侧面撞击或翻滚时,B柱内板100能够有效地避免驾驶舱的形变,同时,安全带、电线线束、门锁等辅助装置也安装在B柱内板10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B柱内板上段1与B柱内板下段2通过焊接固定,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B柱内板上段1沿纵向延伸,B柱内板上段1的基本结构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B柱内板下段2上可以设置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可以为多个,多个加强筋21在B柱内板下段2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横向间隔分布,并关于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由此通过设置加强筋21可以增加B柱内板下段2的强度,这样在B柱内板下段2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减小其料厚,从而可减轻B柱内板100的质量,实现B柱内板100的轻量化。优选地,B柱内板下段2上还可以设置有减重孔22,减重孔22可以为长圆形,且减重孔22可以多个,多个减重孔22也在B柱内板下段2的宽度方向上横向间隔分布,并关于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这样通过设置减重孔22可减轻B柱内板100的质量,有益于提升整车的轻量化水平。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加强筋21与多个减重孔22可以交替布置,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加强筋21可以为四个,多个减重孔22可以为三个,且每个减重孔22位于相邻的两个加强筋21之间,同时位于中间的减重孔22的竖直中心线与B柱内板下段2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位于中间的减重孔22的尺寸大于两侧的减重孔22的尺寸。B柱内板下段2对应车辆的门槛边梁,其材料强度可大于B柱内板上段1的材料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B柱内板上段1选用一般材料,对B柱内板下段2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这样可在B柱内板下段2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减小其料厚,从而可减轻B柱内板100的质量,实现B柱内板100的轻量化。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B柱内板下段2和B柱内板上段1可以选用同一种材料,同时将B柱内板下段2的厚度设置成大于B柱内板上段1的厚度,这样可通过增加厚度的方式提高B柱内板下段2的强度,从而满足B柱内板下段2较高强度的要求。优选地,B柱内板下段2的下边缘可以设置有焊接凸片23,焊接凸片23可以为多个,多个焊接凸片23在B柱内板下段2的宽度方向上横向间隔分布,并关于B柱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B柱内板上段和B柱内板下段,所述B柱内板上段焊接固定在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所述B柱内板下段对应车辆的门槛边梁,所述B柱内板下段关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B柱内板上段和B柱内板下段,所述B柱内板上段焊接固定在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所述B柱内板下段对应车辆的门槛边梁,所述B柱内板下段关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多个加强筋关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还设置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多个减重孔关于所述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筋与所述多个减重孔交替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筋为四个,所述多个减重孔为三个,每个所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白嘉圣张雷田冬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