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取件装置以及模具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3478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以及模具总成包括取料架和驱动件,其中,取料架包括旋转杆、两顶料块和两支撑杆,旋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两顶料块分别与两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旋转杆的两端均与下模座旋转连接,驱动件的一端与旋转杆的中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使用时,由于取料架是设置在下模座上的,顶料块是对准需要取下的工件的,因此可以开启驱动件,此时,驱动件驱动旋转杆旋转,整个取料架向上移动,工件即可取下,操作非常方便,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取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上的工件的下线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取件装置以及模具总成。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生产车间,工件在生产线上完成加工后,均需要从生产线上取下来,俗称下线,传统的下线操作由工人手动完成,然后再将工件放到指定位置或者转移到下一工位以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但是手动完成下线操作的方式,工人劳动强度比较大,并且如果工件比较大或者比较重,工人是很难手动完成下线操作的。尤其是在模具冲压车间,冲压件在模具上完成冲压之后,需要从下模座上取下来,但是一般的冲压件往往都比较大,工人是无法手动取下完成冲压的工件的,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模具冲压车间的自动取件装置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取件装置以及模具总成,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自动化取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包括:取料架,包括旋转杆、两顶料块和两支撑杆,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顶料块分别与所述两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均与下模座旋转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中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靠近所述旋转杆一侧的地面上。如上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凹槽。如上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连杆与所述旋转杆通过连接杆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连杆旋转连接。如上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气缸的连杆与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如上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杆与所述下模座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具总成,包括下模座,所述模具总成还包括前述任一种自动取件装置,所述自动取件装置与所述下模座旋转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包括取料架和驱动件,其中,取料架包括旋转杆、两顶料块和两支撑杆,旋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两顶料块分别与两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旋转杆的两端均与下模座旋转连接,驱动件的一端与旋转杆的中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使用时,由于取料架是设置在下模座上的,顶料块是对准需要取下的工件的,因此可以开启驱动件,此时,驱动件驱动旋转杆旋转,整个取料架向上移动,工件即可取下,操作非常方便,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取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取料架11-旋转杆12-顶料块13-支撑杆131-凹槽14-连接杆15-加强杆20-驱动件30-第一转轴40-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包括取料架10和驱动件20。其中,取料架10包括旋转杆11、两顶料块12和两支撑杆13,旋转杆11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1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两顶料块12分别与两支撑杆1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旋转杆11的两端均与下模座旋转连接,驱动件20的一端与旋转杆11的中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旋转杆11、顶料块12和支撑杆13可以采用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构成取料架10;为了避让下模座的相关部件,其中一个支撑杆13上设置有凹槽131,以方便操作;上述驱动件20可以为气缸,其中,气缸的缸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气缸的连杆通过连接杆14与旋转杆11旋转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驱动件20可以通过第一转轴30与旋转杆11旋转连接,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为气缸的连杆与旋转杆11旋转连接,具体地,连接杆14的第一端与旋转杆11的中部固定连接,气缸的连杆与连接杆14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转轴30旋转连接;而旋转杆11与下模座可以通过第二转轴40旋转连接。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时,由于取料架10是设置在下模座上的,顶料块12是对准需要取下的工件的,因此可以开启驱动件20,此时,驱动件20驱动旋转杆11沿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整个取料架10向上移动成为图1中虚线所示的工作状态,再继续向上移动工件即可取下,操作非常方便,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取件效率。另外,为了增加取料架10的结构强度,还可以设置加强杆15,加强杆15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杆13的中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传送带,传送带设置在靠近旋转杆一侧的地面上。当取料架10将工件顶出下模座之后,可以滑落在传送带上,利用传送带可以将工件轻松的输送至下一工位或者输送至指定位置,进一步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具总成,包括下模座以及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取件装置,自动取件装置与下模座旋转连接。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取件装置以及模具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架,包括旋转杆、两顶料块和两支撑杆,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顶料块分别与所述两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均与下模座旋转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中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架,包括旋转杆、两顶料块和两支撑杆,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顶料块分别与所述两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均与下模座旋转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中部旋转连接,另一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靠近所述旋转杆一侧的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件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孙连福王海玲杨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