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晓云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及其车门下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1273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车门下锁控制系统,一种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包括中控马达下锁模块和油门触发模块;中控马达下锁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用于控制第一继电器通电的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油门触发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和用于控制第二继电器通电的油门触发开关K2,油门触发开关K2与油门控制装置连接,并且在油门控制装置踩下后闭合;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出线端连接,另一端与用于控制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打开的中控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车门在油门控制装置踩下的同时锁紧,没有延时,当应用在由前向后开启的车门中时,效果尤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车门下锁控制系统的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门下锁控制系统。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车门下锁控制系统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制造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行驶需求,个性化设计以及对于汽车速度性能等的追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车门一般采用从后向前开启,或者如跑车从下向上开启,从后向前开启的车门在开启过程中,可能会与正在前进中的车辆或行人相撞,造成事故,而从下向上开启的车门,开门速度慢,耗费时间长。另外,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从前向后开启的车门,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汽车加速一定时间后,车门自动锁才会开启,而对于从前向后开启的车门而言,如果车辆启动后,车门未关闭,那么后开车门会在逆风气流的作用下吹开,甚至吹落,造成危险。同时,对于后开车门而言,如果依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内扣手式开关,那么在拉动内扣手开关后需要用胳膊推动车门才可以将后开车门打开,使用不方便。因此,如何实现在汽车行驶同时锁紧车门,提高车门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下锁控制系统,该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可以在汽车行驶同时锁紧车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门下锁控制系统的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包括中控马达下锁模块和油门触发模块;所述中控马达下锁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通电的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所述油门触发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通电的油门触发开关K2,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与油门控制装置连接,并且在所述油门控制装置踩下后闭合;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出线端连接,另一端与用于控制车门锁紧的中控盒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中控盒连接,第三端与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端以及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继电器为四脚继电器。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供乘车人员手动开启车门的熄火马达控制模块,所述熄火马达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出线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熄火马达控制模块包括电动开关K3、熄火马达、延时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所述电动开关K3用于控制所述延时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通电,所述第三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熄火马达拉动车门锁扣。优选的,所述电动开关K3为按钮开关、触屏开关或者其他形式无需借助外力的电动开关。优选的,所述电动开关K3的第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延时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延时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第四端均与所述熄火马达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三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端以及所述熄火马达连接,第五端与所述电动开关K3的第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中控马达下锁模块和所述油门触发模块接入的电路中,还连接有起保护电路作用的保险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至少一个从后向前开启的前开车门,以及应用于所述前开车门的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包括中控马达下锁模块和油门触发模块;所述中控马达下锁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通电的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所述油门触发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通电的油门触发开关K2,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与油门控制装置连接,并且在所述油门控制装置踩下后闭合;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出线端连接,另一端与用于控制所述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打开的中控盒连接。该车门下锁控制系统中,当所述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闭合时,所述第一继电器通电,由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出线端连接,此时,当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闭合时,所述第二继电器通电,所述第二继电器通电后将信号发送到所述中控盒,控制车门锁紧,由于该系统中,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安装在油门控制装置上,当油门控制装置踩下后闭合,油门控制装置可以为油门脚踏板或者油门拉线,因此,当所述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闭合时,即车门未锁紧时,踩下油门控制装置的同时,所述第二继电器通电,同时所述中控盒接收到信号控制车门锁紧,在该系统的控制下,车门在油门控制装置踩下的同时锁紧,没有延时,当应用在由前向后开启的车门中时,效果尤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其中:100-中控马达下锁模块、101-第一继电器、200-油门触发模块、201-第二继电器、300-熄火马达控制模块、301-第三继电器、302-延时继电器、303-熄火马达、400-中控箱、500-保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车门下锁控制系统,该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可以在汽车行驶同时锁紧车门,车门的安全性显著提高。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门下锁控制系统的汽车。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的电路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包括中控马达下锁模块100和油门触发模块200,中控马达下锁模块100和油门触发模块200均连接在电路中。其中,中控马达下锁模块100包括第一继电器101和用于控制第一继电器101通电的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当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闭合时,第一继电器101通电,当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打开时,第一继电器101断电。具体的,如图1所示,负极控制第一继电器101,利用中控马达关锁原理,拉动或(推动)开关闭合或断开,形成通电或断电,控制第一继电器101的开和关,当中控马达在开锁时,中控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马达下锁模块(100)和油门触发模块(200);所述中控马达下锁模块(100)包括第一继电器(10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101)通电的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所述油门触发模块(200)包括第二继电器(20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201)通电的油门触发开关K2,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与油门控制装置连接,并且在所述油门控制装置踩下后闭合;所述第二继电器(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101)的出线端连接,另一端与用于控制车门锁紧的中控盒(40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马达下锁模
块(100)和油门触发模块(200);
所述中控马达下锁模块(100)包括第一继电器(101)和用于控
制所述第一继电器(101)通电的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
所述油门触发模块(200)包括第二继电器(201)和用于控制所
述第二继电器(201)通电的油门触发开关K2,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
与油门控制装置连接,并且在所述油门控制装置踩下后闭合;
所述第二继电器(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101)的出线
端连接,另一端与用于控制车门锁紧的中控盒(4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继电器(101)的第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中控马
达下锁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中控马达下锁开关K1
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2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继电器(201)的第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中控盒
(400)连接,第三端与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端
以及所述油门触发开关K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继电器(101)的第
四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继电器(201)为四脚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下锁控制系统,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供乘车人员手动开启车门的熄火马达控制模块
(300),所述熄火马达控制模块(300)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罗晓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