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泊辰专利>正文

一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623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7:55
一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用以解决利用载重状态变化时为轮式车辆提供自加力的问题,它具有前轮和后轮,以及通过相应的轮轴将前轮和后轮连成一体的车架,所述的车架上设有将载重通过安装在车轮轮轴上的具有一倾斜角度的传力部件,获得一个额外的施加于轮轴上的载重重力分力,该重力分力的方向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这种施加于轮轴上的力可使得轮式车辆获得辅助推动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于源动力为人力脚蹬的车辆,也可以是电动或者是汽油活塞发动机为动力源的车辆上,以提供辅助推动,具有省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式车辆,尤其是应用于两轮、三轮或者四轮车辆上的一种自加力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轮式车辆,无论是两轮、三轮或者四轮车辆,对于其载重的布置,一种方式是:以近乎垂直的方向上施压在轮轴上,其载重对轮式车辆的前行运动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车辆前行的动力源于人力或者是电动的或者是汽油活塞发动机的动力,依靠传动机构来驱动车轮滚动。另外一种方式是使用传力杆100在与移动方向相同的第一象限倾斜δ的那个位置,施压在轮轴上。例如图1所示传统的两轮脚踏车。这种将传力构件12设在第一象限倾斜角为δ时,还更费力。如何利用载重(或者人的体重)状态的改变,为轮式车辆提供自加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01925.1号公开了一种自加力自行车,包括车架、前后轮、车把、车座、脚踏传动系统,车架上方设有一根横梁,横梁的前端与车架前部铰接,横梁后部与后车叉之间设有弹性复位机构,车座装在横梁的中部,在后轮轴上装有个收力齿轮,与收力齿轮配合竖向设置有加力齿条,加力齿条的上端与上述的横梁铰接,后轮包括轮胎和轮体,在轮体内设有收力发条,收力发条的外圈端部与轮体相接,收力发条的内圈端部与装在后轮轴上的转动套筒相接,在转动套筒与收力齿轮之间设有棘轮棘爪防反转装置Ⅰ,在转动套筒与后轮轴之间设有棘轮棘爪防反转装置Ⅱ。脚踏传动系统的中轴装在副车架上,副车架的上端与横梁相接。颠簸时产生的力通过收力发条对自行车释放,自行车骑起来轻快省力。该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利用颠簸时人的体重状态的改变,通过传力机构将力施加于轮体上,这种方案结构复杂,成本高,对车体改变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其结构简单,对车体改变较小,省力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具有前轮和后轮,以及通过相应的轮轴将前轮和后轮连成一体的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上设有将载重通过安装在车轮轮轴上的具有一倾斜角度的传力部件,获得一个额外的施加于轮轴上的载重重力分力,该重力分力的方向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是,所述的传力部件包括,带车座的铰杆,所述铰杆的一端连接于车架上的立杆上,另一端连接于后叉架上,该后叉架以具有倾斜角度α的姿态连接在后轮轴上。所述的铰杆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铰接于车架的立杆上,另一端通过连接头连接于后叉架上且在实现铰杆绕销轴有限转动的同时,还可使连接头于后叉架上往复移动;所述车架还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固接于立杆上,另一端连接于后叉架上,在后叉架的外端设有活动挡块,所述连接头与挡块之间、连接头与连接杆端头之间各设有套置于后叉架上的弹簧。所述的倾斜角度α为20°~50°。优选为45°。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力部件包括,一前叉架以具有倾斜角度β的姿态于其下端连接在前轮轴上,其上端连接车架。在此基础上,所述的前叉架的上端插置于车架的支撑件下端斜孔内且可与该斜孔内往复移动,在前叉架的上端同样设有活动挡块,中部设有弹簧限位结构,在支撑件下端与活动挡块之间、支撑件下端与限位结构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的倾斜角度β为20°~50°。优选为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轮式车辆的载重及其受力的变化(例如颠簸行驶时)作为自加力源,通过传力部件获得一个额外的施加于轮轴上的载重重力分力,该重力分力的方向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这种施加于轮轴上的力可使得轮式车辆获得辅助推动的效果。2)、通过设置在车架上的用于承载载重的后叉架、前叉架,以及套置于其上的一对平衡弹簧,可以把行车过程中载重变化产生的振动,作用於弹簧上,再将弹力转变为作用在轮轴上的冲击力,获得额外的冲击分力,该冲击分力的方向同样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同样使得轮式车辆获得辅助推动的效果。3)本专利技术主要源动力可以是人力脚蹬的,也可以是电动的或者是汽油活塞发动机的;在前述辅助推动的效果下,从而得到较为省力的轮式车辆。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对车体改变较小,省力效果更好。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创造性也是显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两轮脚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6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中:1前轮,2支撑件,3车架,31连接杆,32连接杆端头,33立杆,34载物架,341上部连接端,342下部连接端,4后轮,5链轮付,6车座,61车座连接件,7铰杆,71销轴,72连接头,8后叉架,81活动挡块,82短臂后叉架,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前叉架,111限位结构,12传力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具有前轮1和后轮4,以及通过相应的轮轴将前轮1和后轮4连成一体的车架3,车架中下部设有动力源驱动的链轮付5,以驱动前轮或者后轮实现车辆前行,该源动力可以是人力脚蹬的,也可以是电动的或者是汽油活塞发动机的。车架的前部还设有支撑件2,在承载载重的同时还可用于控制方向。这些属于现有技术的范畴,不在详细论述。所述的车架3上设有将载重通过安装在后轮轴上的具有一倾斜角度的传力部件,获得一个额外的施加于轮轴上的载重重力分力,该重力分力的方向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这种施加于后轮轴上的分力可使得轮式车辆获得辅助推动的效果,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当然前述传力部件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可变化的,因而结构不是唯一的。前述倾斜角度是指传力部件的传力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该夹角自垂直线向车辆前行方向的反向偏转。作为传力部件的一种结构:它包括铰杆7,车座6通过车座连接件61连接在铰杆7上且偏离立杆33,所述铰杆7的一端连接于车架上的立杆33上,另一端连接于后叉架8上,该后叉架8以具有倾斜角度α的姿态连接在后轮轴上。这样当载重变化时(例如因颠簸造成人体重力施加于车架上的变化),将通过后叉架8将作用力施加于后轮轴上,这种作用力有一种重力分力,其方向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传力部件的另一种结构:所述的铰杆7的一端通过销轴71活动铰接于车架的立杆33上,另一端通过连接头72连接于后叉架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具有前轮和后轮,以及通过相应的轮轴将前轮和后轮连成一体的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上设有将载重通过安装在车轮轮轴上的具有一倾斜角度的传力部件,通过该传力部件获得一个额外的施加于轮轴上的载重重力分力,该重力分力的方向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具有前轮和后轮,以及通过相应的轮轴将前
轮和后轮连成一体的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上设有将载重通过安装在
车轮轮轴上的具有一倾斜角度的传力部件,通过该传力部件获得一个额外的
施加于轮轴上的载重重力分力,该重力分力的方向与车辆前行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力部
件包括,带车座的铰杆,所述铰杆的一端连接于车架上的立杆上,另一端连
接于后叉架上,该后叉架以具有倾斜角度α的姿态连接在后轮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的铰杆的
一端通过销轴活动铰接于车架的立杆上,另一端通过连接头连接于后叉架上
且在实现铰杆绕销轴有限转动的同时,还可使连接头于后叉架上往复移动;
所述车架还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固接于立杆上,另一端连接于后叉
架上,在后叉架的外端设有活动挡块,所述连接头与挡块之间、连接头与连
接杆端头之间各设有套置于后叉架上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加力的轮式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的倾
斜角度α为2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泊辰
申请(专利权)人:刘泊辰周新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